上海證券報 2009-03-31 10:06:11
⊙特派記者 朱周良 倫敦報道
即便沒有這幾天歐洲各國聲勢浩大的抗議游行,這次倫敦金融峰會也并非被很多人看好。
和一些示威者的心態一樣,不少人認為這樣的高層聚會毫無用處,除了勞民傷財和大家一起拍拍“全家福”,不會對解決當前的危機起到任何實際效果。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在這樣一個信心極度匱乏的時期,占全球經濟規模逾八成的G20首腦能坐到一起,這本身就是一件提振人心的盛事。而且,即便最終的公報在很多問題上只是“說說而已”,但這樣的反復強調對于威脅全球經濟復蘇的保護主義勢力仍將起到震懾效果。
再拍一次“全家福”?
“這次會議不會有結果,是在浪費領導們的時間,大家去拍拍照而已。”一向快人快語的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這樣評價本周的峰會。
在金融大鱷索羅斯看來,這次峰會是一次“不成功則成仁”的會議。他認為,這可能是最后的一線機會讓各國采取切實行動,否則全球可能陷入全面的經濟蕭條。
在民間,廣大民眾用抗議和示威表達著對G20會議的不抱希望。這兩天歐洲的抗議示威此起彼伏。僅上周六在英國,就有3.5萬人冒雨游行抗議,示威者高舉標語敦促政府解決就業、氣候變化以及貧窮問題。據說,在峰會召開當天,可能有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會在會場附近舉行。在柏林、維也納等其他歐洲城市,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也頻頻上演。
盡管距離上次G20峰會只有短短4個月,但這期間金融危機卻在持續惡化,其結果就是經濟衰退加劇、失業率持續上升,這也難免公眾會強烈不滿。
IMF和世行都已下調了對世界經濟的增長預測,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可能面臨二戰以來首次全年負增長。根據IMF的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可能出現1%的負增長,世行則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1%至2%。
官方試圖冷卻預期
與此同時,自知“囊中羞澀”的各國官員也在試圖冷卻外界可能抱有的過高預期。英國貿工大臣、前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本周表示,對這次G20會議不應該抱太高期望。曼德爾森被很多人認為是僅次于布朗的第二把手。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則警告稱,不要對2日召開的峰會有過高期望。“我認為,要在許多不同領域提出具體的建議,對于這樣的一個會議來說要求過高。”他說,“我認為,這次領導人會談一個更好的目標,應該是盡可能確立一些原則,以指導全球范圍內的改革。”
而經合組織秘書長葛利亞認為,面對當前的危機,各國不會有“芝麻開門”式的妙方,不要指望會“從帽子中變出兔子”。
標準普爾首席經濟學家懷斯表示,他并不對這次峰會有太高預期,因為歐洲、美國以及亞洲的立場都不相同。他認為,這次會議只不過讓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有機會和G20其他國家首腦彼此認識,在奧巴馬的團隊還未完全就位的情況下,美國很難在這次會議上有所作為。
正面意義不容小覷
不過,從美國的角度來說,特別是新總統奧巴馬此次是第一次參與重大國際事件,這次的峰會多少還是讓人有了更多的期待。分析人士認為,至少從形式上來說,能讓這些大國的首腦們再一次坐到一起,這本身就應該算是一種成功。
“相比之下,這一次的會議前景會好很多。”高盛全球經濟研究主管吉姆·奧尼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表示,上一次峰會召開時,距離美國大選過后剛剛一周,當選總統奧巴馬甚至都沒有機會參加。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認為,這次會議無論最后有沒有結果,至少對經濟恢復起到一些積極的意義。他表示,盡管各方有些觀點不同,但這樣的會議在促進信心和經濟恢復方面可能產生一些效果。另外還有一些具體問題,比如貿易保護,通過這次會議的探討和呼吁,全球的保護主義應該也會多少有所收斂。
“最重要的是,各國首腦能坐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協調和合作的難得機會,這個意義可能更大一些。很多問題可能通過協調,以后逐漸取得進展。”徐明棋說。
美國國際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迪也表示,他認為這次會議比第一次峰會會更為成功,奧巴馬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國際金融專家、中國銀行研究員王元龍坦言,他對這次會議總體上是看好的。因為從上次會議到現在,短短幾個月就能再次召開這樣的全球最高級別峰會,表明各方面對國際協調和合作的重視,而且在這次會議前各國都做了很多準備,這在當前的危機背景下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專家表示,各國有各自利益的不同,在這次會上可能有很多分歧,也不指望能完全達成一致。但至少可以通過這個機制協調探討,這本身就是一個進步。因為在過去很長時間,這種共同協商基本沒有。對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和世界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進步。盡管各方有些觀點不同,但這樣的會議在促進信心和抵制保護主義方面可能產生一些效果。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峰會臨近,主要國家之間似乎有意無意在相互妥協,以求達成共識。這邊奧巴馬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呼吁“傳遞出一種強烈的團結信號”,那里默克爾也放下了在有關擴大經濟刺激上的反美態度,稱大家是“在一起共同決策,而不是彼此競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