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7 02:23:34
每經記者 陳珂 發自上海
近期,隨著美國財政政策的微妙變化,非美元貨幣(如澳元)走出了令人驚嘆的反彈行情。統計數據顯示,3月以來,澳元對美元已累計上漲10%,逼近1月初的水平。澳元的大幅反彈讓一些投資者恢復了對澳元理財的信心,在經歷了2008年的過山車行情后,他們希望能重溫澳元理財高達15%的收益。但在當前各國利率水平處于低位、美元走勢不明朗以及大宗商品需求不見回升跡象的情況下,上述希望恐怕很難實現。
繼續降息或阻截反彈
據《每日經濟新聞》粗略統計,3月下旬以來,商業銀行發行的6個月歐元、澳元、港幣產品年化收益率分別在1.4%、2.7%和1.1%左右。銀率網的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商業銀行美元6個月和1年期平均儲蓄利率分別為0.997%、1.2444%;歐元6個月和1年期平均儲蓄利率分別為1.125%、1.250%,澳元6個月和1年期平均儲蓄利率分別為2.318%、2.458%。
對比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隨著各國央行相繼大幅降息,當前美元和非美元貨幣理財產品的投資價值都已不明顯,要獲取高收益,只有寄望于澳元匯率重新走強。尤其在美聯儲宣布出手購買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之后,美元下跌序幕可能拉開,進而支持非美元貨幣走高。
從技術層面看,雖然歐元、澳元等貨幣近期都呈現出強勢上漲,但澳元理財產品投資前景的陰影在于,貨幣未來的上漲動能是否已經提前透支?去年下半年的貶值風險是否會重現?
相關機構的報告顯示,預計至今年二季度,歐洲央行、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和新西蘭儲備銀行還將降息,如果預期實現,那前期澳元的上漲極有可能是強弩之末。
大宗商品需求無明顯回升
另一方面,當前市場對美元的走勢也存在非常明顯的分歧。有觀點認為,盡管短期內美聯儲購買國債不會導致美元貶值和通脹,但從中長期看,可能會導致美元的惡性通脹,因此可能結束美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的強勢,從而有望推高澳元等貨幣;另有觀點認為,近期美元的急挫只是市場對美聯儲購買國債的過度反應,認定美元反轉下跌為時過早。實際上,這從美聯儲宣布購買國債數天之后,美元指數重新上漲亦可看出。
雖然當前市場對美元的走勢判斷不一,并直接導致對非美元貨幣的走勢預期不明朗,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澳元作為商品貨幣,其匯率走強的另一個重要基礎在于,全球范圍內對大宗商品的需求重新旺盛。在全球經濟尚未回暖時,至少目前還看不到大宗商品需求開始出現明顯的回升。
因此,寄望于通過澳元投資重溫15%左右的年化收益,無論從產品本身投資價值還是從匯率方面看,實現的可能性均不大。
鏈接
星展(中國)銀行高級副總裁:
澳元恐后續乏力
美元是否“不行”了?商品貨幣是否開始“走強”了?這是目前市場討論最激烈的話題之一。星展(中國)銀行高級副總裁、利率產品交易主管程兵日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澳元的提升只是短期行為。
對于美元中長期的走勢,程兵認為,美聯儲宣布購買美國國債,形成了強烈的市場信號(美元指數下跌),但一兩周后,市場心態逐漸趨向穩定,并意識到美聯儲此舉并不能與“開印鈔機”簡單劃上等號,且當前選擇所謂的強勢貨幣,不過是選擇“更不差”的貨幣,這是一個相對概念。當前世界范圍內尚找不到能夠替代美元的貨幣,當市場平靜后,從長期看美元依然會保持強勢。
目前,市場對大宗商品的走強預期比較強烈,市場也重新青睞澳元。對于澳元的投資價值,程兵表示,從去年10月開始,全球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已經 “沒了”,在當前大宗商品市場的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指望澳元匯率大幅提升并不現實。盡管今年以來,隨著中國需求的提振,澳元的確走出了一波行情,但目前全球范圍依然存在供大于需的現狀,因此近期澳元的提升只能看成是短期行為。但他同時表示,澳元重演去年大幅貶值的可能性比較小。
每經記者 陳珂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