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借風海西 福建擬助200企業改制上市

2009-05-14 02:51:21

另有消息稱,現階段,在福建建立對臺經貿實驗區已在研究之中,將考慮把廈門島或平潭島建成閩臺自由貿易島,將廈門象嶼保稅區、福州馬尾保稅區建成港區合一的臺灣保稅加工貿易區,爭取將兩岸金融業的試點放在福建。

每經記者  黃清燕  發自福建  

      福建證監局表示,盡快打造出優秀的“海西板塊”。據稱,目前福建正著力推動企業加快改制上市步伐,已有200家企業進入“擬上市”名單。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正疾步前行。《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從權威人士處獲悉,《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經進一步修改后,有望在本周公布。同時,主題為兩岸合作的海峽論壇將在本周召開,許多熱情高漲的兩岸企業早已摩拳擦掌,顯得迫不及待了。

福建

積極承接臺灣產業轉移

        福建省發改委綜合處處長葉飛文在日前舉行的“海峽經濟和資本市場論壇”上指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將突出對臺政策,重點推進機械、電子和石化三大產業。在展望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前景時,葉飛文表示,“爭取每年增長速度高出全國水平1%~2%,成為我國重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除了重點推進的機械、電子及石化等產業對相關產業產生直接效應外,在福建設立自由貿易區也是福建企業熱盼的消息,這一消息有望在近日出臺詳細文件。

        葉飛文介紹,為發展海西區,計劃形成閩臺合作區,在目前的合作基礎上,通過細化落實中央政策,按照“同等、優先、適當”原則,加強對臺資企業的融資,建立與臺灣行業協會企業的對口機制。

        另有消息稱,現階段,在福建建立對臺經貿實驗區已在研究之中,將考慮把廈門島或平潭島建成閩臺自由貿易島,將廈門象嶼保稅區、福州馬尾保稅區建成港區合一的臺灣保稅加工貿易區,爭取將兩岸金融業的試點放在福建。

        “眼下正是臺灣產業升級和轉移的時期,福建無疑是他們轉移的最佳選擇。”福建一地方政府官員坦言,吸引臺商投資建設高端制造業是當地目前的熱門話題。以光電產業為例,眾多臺灣廠商受本島上游硅材料產能不足的限制,向大陸產業轉移趨勢明顯。福建太陽能、硅石資源豐富,現有光電企業超過150家,LED和光伏產業產值去年超過100億元,發展規模躍居大陸前列。為主動對接臺灣的光電產業,福建方面專門開辟臺商創業園,并通過一系列招商會、推介會等對接平臺,與大批來自臺灣的光電企業展開接洽。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得知,福建有關部門已考慮引入臺灣新竹科技工業園的發展模式與管理機制,在福建創建科技工業園。此外,將推進福建與臺灣在金融、電子信息、機械、石化、現代農業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臺商

盼建立“海峽金融特區”

        臺灣第二大金融控股公司臺灣富邦金控有關負責人日前在福建呼吁建立“海峽金融特區”,以此消除兩地經濟體制方面的差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富邦金控通過其海外子公司香港富邦銀行投資入股廈門市商業銀行的方案獲銀監會批準,富邦金控成為首家間接參股大陸銀行的臺灣金融機構。

        對于期望中的  “海峽金融特區”,上述臺灣富邦金控負責人闡述,一是設立人民幣、新臺幣直接兌換機制;二是設立兩岸風險投資基金;三是兩岸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為雙向投融資創造條件;四是出臺相關的配套優惠政策,例如稅收優惠;五是設立兩岸人才交流機制,設立共同人才庫;六是讓臺灣在大陸的金融業辦事處升格為分行或子行;七是在區域內互相開放證券業的經紀、承銷及自營業務。

        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務院明確賦予海西區  “先行試驗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的背景下,福建可以嘗試建立各種專門的金融試驗區或中心。

        中國證監會國際部副主任謝世坤表示,目前證監會正與臺灣方面有關機構加快推進兩岸證券期貨業監管合作備忘錄的商談。備忘錄的簽署,將為臺灣地區證券經營機構更大程度參與祖國大陸資本市場創造條件。

        記者采訪發現,部分原先打算遷移制造基地至西部城市的臺資企業,在近日表示“愿意先緩一緩”。業內人士認為,放寬臺資金融機構的準入資格,試點人民幣與新臺幣清算機制等,對臺商將起到立竿見影且能持續發展的效果。隨著具體政策的出臺,有望掀起新一輪的臺商投資熱。

措施

200家福建企業等候上市

        海西區建設步伐的加快,無疑給已在資本市場上斬獲頗豐的福建上市企業帶來重大利好。

        “如果有優質項目,我們會考慮進行收購,此外,我們將盡快籌集融資。”福建高速(600033,SH)董事總經理蔣建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海西”概念不僅給福建上市公司帶來重大利好,更激發了當地其他企業的上市熱情。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后,福建證監局表示,盡快打造出優秀的“海西板塊”,助推海西經濟。據稱,目前福建正著力推動企業加快改制上市步伐,已有200家企業進入“擬上市”名單。

        福建證監局局長岳仁華認為,隨著兩岸關系的緩和和兩岸三通的實現,兩岸合作日益緊密,發展空間日益廣闊,這給海西經濟金融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對海西資本市場來說,抓住機遇打造優秀海西板塊,助推海西經濟加速發展,正當其時。“我們將積極支持和鼓勵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把優質資產與核心業務注入上市公司,或實現集團的整體上市;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以資本整合促進行業整合和升級,以定向增發、注入資產或者資產置換突破發展的困境。”

        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鄭勇稱,當前,福建正處于海西經濟區建設的關鍵時期,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籌集大量建設資金,是海西經濟區建設的迫切需要。據介紹,福建去年有8家公司募集285.46億元。今年,福建將推動20家重點企業到創業板上市。

資料鏈接

中央支持海西的三點考慮

  中央支持福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第一,從抓住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有利時機來考慮。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強兩岸的經濟合作,共同攜手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將促進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從根本上有利于兩岸人民的利益。福建處于海峽西岸地區的關鍵部位,與臺灣寶島遙遙相對,有著“五緣”優勢,并且已經具備兩岸合作的基礎。

        第二,從全國經濟戰略布局來考慮。沿海地帶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到環渤海,中央都已經進行了部署,而福建處在珠三角和長三角之間,福建的發展可以把珠三角、長三角乃至環渤海連接起來。福建還背靠廣大的腹地,即中西部地區,從戰略布局來說,無論從促進沿海發展,還是為內地服務,以及同臺港澳的關系,福建海峽西岸地區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第三,從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和國家的長遠發展考慮。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加快福建發展,不僅有利于福建自身,也有利于內地的發展,同時對于臺灣、香港和澳門的發展也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同步播報

浙江、廣東等地對接海西

    不僅在福建,浙江、廣東等地的企業也已開始行動,對接海西區建設戰略。

        日前,由溫州市發改委完成的  《溫州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思路研究》報告初步提出了溫州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思路。據了解,溫州已經啟動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五大對接行動”包括:港口對接,鐵路對接,高速公路對接,產業帶對接與文化旅游對接。

        汕頭市也正全力爭取國家將汕頭納入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重點開發區域和海峽西岸經濟區規劃,明確汕頭為“海西南翼區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據了解,汕頭有關部門將建立幫助臺資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服務機制,出臺支持臺資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為臺資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與產業轉移提供服務和幫助等。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