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1 03:13:00
一張購物卡,涉及商家、發卡機構、消費者甚至參與倒賣的“黃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專業的第三方發卡機構,還是直接發卡的商家,發卡之后都能獲得巨大的現金流,這正是他們爭相發卡的主要原因。在這背后,一條圍繞購物卡的利益鏈浮現出來。
每經記者 黃清燕 發自上海
為掌握上海市非金融機構從事支付清算業務的情況,日前,央行上海總部正式啟動對上海從事支付清算業務的非金融機構的登記工作。
根據央行總行4月17日發布的今年第7號公告,目前各地區央行分行都在進行類似行動,摸底非金融機構從事支付業務的情況。業內人士判斷,依據這些登記結果,央行極有可能在未來出臺相關法規,將這些類似銀行業務的機構正式納入監管范圍。
近年來,各地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購物卡,它們或由商家自己發行,或由商家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發行。據悉,這類大大小小的發卡機構,正是此次央行摸底的主要對象之一。
一張購物卡,涉及商家、發卡機構、消費者甚至參與倒賣的“黃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專業的第三方發卡機構,還是直接發卡的商家,發卡之后都能獲得巨大的現金流,這正是他們爭相發卡的主要原因。在這背后,一條圍繞購物卡的利益鏈浮現出來。
利益鏈·商家
利潤超過零售 爭發購物卡
商家之所以熱衷于發購物卡,關鍵在于購物卡不僅能提前帶來現金流,還會由于過期、損毀、零頭放棄等各種原因,每年有大量現金沉淀在卡上,這些資金一旦過了有效使用期,就落入商家腰包,成為商家新的利潤來源。
NextPage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團購購物卡的名義,聯系了多家商場、超市,得到的回復基本是“可以定制,不設上限”。
據悉,節假日是購物卡銷售的高峰期,面值10萬元的購物卡在市場上也可以獲得。在促銷活動頻繁的商場,購物卡的銷售更為火爆。上海某大型商場的企劃人員對記者表示,在商場推廣購物卡,主要是為了鎖定目標客戶。
據一家國企財務負責人介紹,以答謝客戶、送禮、員工福利為目的團購購物卡,該企業一年將支出大約300萬元。
“我們發行的卡,只能在我們的門店內使用。”在這些理由的背后,是強大的現金流誘惑。
據悉,購物卡的發行方可分為商戶自己和第三方發卡機構兩種。如果是商戶自己發卡,不僅可享受客戶購卡的服務費用(通常是1%,對多用途卡可達3%),而且還能獲得卡內的殘值(指過期時卡內的余額,國際上通常有5%~6%)。據記者了解,在一家年銷售上億元規模的商場,卡內殘值一年有近500萬元。
以一家年發行10億元購物卡的大型商戶為例,假定客戶均勻消費,則平均有5億元的存量資金,按最保險的方式存入銀行,可獲取6%~8%的協議貸款利息。再加上1%的手續費收入,以及5%的卡內殘值,一年就有10%以上的純利潤。這也意味著,年發行10億元購物卡的商戶,一年就可賺1億元利潤。
據介紹,大型超市的普通商品銷售平均利潤率也就5%左右,發行購物卡的收益比這多出一倍,因此很受歡迎。另外,購物卡的發行不受監管,對于卡的使用,商戶有“解釋權”,為此,越來越多的商戶加入到發行購物卡的行列中。
利益鏈·第三方機構
NextPage
利用現金流 轉投資本市場
除了自己發卡,許多商家還以“返傭”的形式,將發卡權利交給專業的第三方發卡機構。家樂福內部人士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的購物卡通常交由第三方機構負責發行。”
第三方發卡機構為什么熱衷于發卡?據介紹,他們主要看中的是動輒可獲得的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現金,這筆資金在資本市場可獲得不菲的收益。
第三方機構幫商戶發卡,售卡資金通常是按一定周期(如按月)結算,結算時將存量資金劃給商戶。與商戶自己發卡不同的是,手續費可能更高,或達到3%,而且發卡機構還可以取得0.8%~3%的返傭,餐飲、美容等服務類企業的最高返傭比例甚至可以達到20%。
在北京,以資和信集團的“商通卡”為代表的預付儲值卡活躍在各大商戶,資和信網站上的信息顯示,“商通卡”每張最低額度是100元,最高額度是10萬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資和信集團下設擔保公司、貿易公司、科技公司和典當行等10余家子公司,目前集團總資產已達十億元。不僅如此,資和信的身影還活躍在資本市場上。據記者初步了解,該集團下屬的北京資和信咨詢中心、北京資和信擔保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軍資和信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曾持有中青旅、中體產業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甚至曾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巨大的市場需求,還衍生了以倒賣商場購物卡為生計的“黃牛”,他們經常出沒于各大商場、超市門口。
在上海徐家匯一帶,一名常年倒賣各大商場(超市)購物卡的資深“黃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的收購價一般為卡面金額的9~9.5折,然后以9.5~9.8折的價格賣出,“我們一般只收千元以上的卡,一個月可收購30萬~50萬元。”也就是說,“黃牛”倒賣一張1000元金額的收購卡,可獲30元的利潤。一個月算下來,收入可觀。
NextPage
專家建議
將購物卡納入金融管理體系
4年前,由于美亞公司倒閉,該公司發行的大量 “萬勝卡”至今沒有解決,持有該卡的消費者四處投訴,卻難以找到負責處理的相關部門。
由于對發卡機構資質并沒有嚴格的審核標準,一旦發生商家攜款逃跑或倒閉的情況,消費者在預付卡上預付的款項,就很容易打水漂。由商家關門引起的預付卡糾紛,至今仍沒有得到解決。
中消協日前發出消費警示:預付型消費存在極大風險,今年一季度消費者對美容美發洗浴類的投訴上升了6.9%,大多涉及預付費問題。
對購物卡等預付型消費卡加強監管的呼吁,多年來從未停止過。
對于不記名經常產生的“盜刷”等侵害消費者利益的案例,不少發卡機構在接受采訪時閃爍其詞,表示“一切聽監管機構的”。但是,現在許多地方并沒有明確的監管機構。
有關專家呼吁出臺相應規范制度,建議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將預付型消費卡納入金融管理體系,并結合現階段的使用情況,對預付型消費卡的概念、功能、使用范圍、對象等內容進行重新定義和規范。
專家還建議,對預付型消費卡的發卡主體的資本金要有限定,實行記名制,明確卡的使用范圍及單張卡最高金額等。此外,應對沉淀資金采取封閉式管理,由發卡機構選定托管銀行進行資金管理。
記者獲悉,為了規范第三方支付市場,關于籌建“全國支付清算協會”的討論也在進行中。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