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跑馬圈“風”現困局近1/3風電機組被閑置

2009-07-24 02:26:00

國家電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達894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1%。“實際吊裝容量為1217千瓦。”上述專家告訴記者,差額部分是完成裝機但一直處于閑置狀態的風電機組。

每經記者  張超  發自北京

        “風電的經營困局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華北電力大學尹忠東教授認為,由于很多基礎性問題沒有解決,風電成了“綠色劣勢能源”,這導致風電短期內看不到盈利前景。

        國家電監會近日公布的《我國風電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全國風電場普遍經營困難,甚至虧損。

        “還有近1/3的風電機組處于閑置狀態。”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電力專家表示,包括電網建設在內的很多風電配套設施并沒有跟進,直接導致投入巨資的風電資源被大量閑置浪費。

        國家電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達894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1%。“實際吊裝容量為1217千瓦。”上述專家告訴記者,差額部分是完成裝機但一直處于閑置狀態的風電機組。

跑馬圈“風”仍在繼續

        “風電的裝機容量在2011年有望實現3000萬千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3000萬千瓦的目標原本預計到2020年才能實現,但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2020年風電的總裝機容量可能達到1億~1.5億千瓦。

        “跑馬圈風仍舊在繼續。”有風電專家向記者表示,在2006年國家頒布《可再生能源法》后,風力發電受到一窩蜂式的追捧,幾乎所有能發展風電的地方政府都積極上馬風電項目。

        數據顯示,政策出臺當年,全國實施風電項目超過300萬千瓦。甘肅、新疆、內蒙古、福建、山東、江蘇等省(自治區)先后規劃大型風電項目,內蒙古多個城市提出要爭建“陸上三峽”,甘肅規劃了兩座百萬級風電場,江蘇瀕海的每個縣都在規劃10萬千瓦以上的風電場,近期更是喊出了建設“海上三峽”的口號。

        雖然有近1/3的風電機組處于閑置狀態,但風電建設并沒有因此停滯。7月14日,甘肅酒泉總投資1200億元開建世界上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7月21日,華儀電氣(600290,SH)宣布在內蒙古投資100億元建設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兩處風電場……

        中國風能協會人士告訴記者,根據目前的規劃,到2020年,僅酒泉、哈密等7個在建風電基地的總裝機容量就接近1.2億千瓦,總投資近1萬億元。

        中投顧問提供的數據顯示,風電投資熱也帶動了上游產業火熱:目前我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總計已超過70家,風葉生產企業50多家,塔筒生產企業則有近100家。“從企業產能計算,已遠遠超過市場容量。”中投顧問能源首席研究員姜謙告訴記者。

        “跑馬圈風過于非理性了。”尹忠東表示,風電熱是受政策刺激而引發的,未來必然會有大量小的風機、風電企業萎縮、淘汰,只有實現規模化的風電運營商才有可能生存下來。

“上網”是個難題

        由于國家出臺政策支持綠色能源,很多風電場盲目上馬,根本不考慮后期的電網配套輸出和電力消費問題,導致發出來的電無法并網銷售,這也是近1/3的風電機組閑置的主要原因。

        上述風能協會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證實,內蒙古蒙東、蒙西各規劃有一個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但時至今日,其風電送出方式和消費區域仍未落實。

風電并網“有難度”

        “并非風電企業不想并網,而是風電并網目前還存在一些技術性難度。”國電龍源集團一位負責人說,由于風力發電存在“靠天吃飯”的不確定性,導致目前的電網很難有效調度風電。國電龍源電力是國內風電企業中為數不多的盈利企業。

        中電聯秘書長王永干也告訴記者,國家支持風電上網,而且實行的是“(風電)一上網就購買”的硬性規定。

        “國家是有(風電)發多少就收多少的政策,但要考慮風電和電網間的平衡。”尹忠東分析說,相對于火電,風電的調控性比較差,“火電可以讓你發你就發,讓你發多少就發多少,電網可以有效調節。”而風電的隨機性和間歇性對電網安全存在很大影響,這也導致電網企業對風電上網存有排斥心態。

        “風電有很多不確定性,對傳統供電模式有很大沖擊。”國家電網一位人士表示,風電規模化建設后對當地乃至區域電網的安全運行、電源結構配置、外送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錢和資源都不是問題,關鍵是‘上網’。”華儀電氣一位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公司7月21日在內蒙古剛上馬的風電項目也未落實“上網”事宜。

虧損或將延續

        “具體數據難以統計,但至少有一半的風電企業經營困難。”有電力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像國電龍源那種專業化的風電龍頭企業,其他中小風電企業基本處于虧損邊緣。

        “風電短期內看不到盈利前景。”尹忠東認為,相關部門應該在上馬風電項目之前致力解決風電的若干基礎問題,形成技術規范。

        “由于技術瓶頸沒有真正突破,導致到目前為止風力發電的成本依然高企,類似于德國等新能源應用大國的強制上網電價法并沒有推出,導致電網公司以及用戶很難有積極性去購買。簡單來說,就是發出來的電沒人買。”姜謙也認同尹忠東的觀點,他認為風電本身的成本就很高,再加上企業在招標過程中采用壓價的方式以求獲得項目,導致風電項目中標價格遠低于合理價格,這樣即使有國家的財政補貼,也會顯得杯水車薪。

        上述國電龍源集團人士告訴記者,以內蒙古的風力資源核算,每度電的成本大概在0.45~0.50元之間。“我們的風電企業甚至以0.382元/度的價格參與競標。”該人士認為,國家關于“上網電價最低的投標商中標”的政策也刺激了電企的惡性競標。

        “我國風電產業的現狀是,在政策引導下表面高速增長,但市場缺乏真實需求,景氣存在泡沫。”姜謙表示,風電盈利還需要一個規范化的過程。但他認為,在經歷了這一輪投資熱潮之后,風電產業應該會恢復理性,而風電設備產業的洗牌也將不可避免。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