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內熱外冷 常州銀企聯動度危機
2009-07-31 01:58:49
每經記者 劉春香 發自常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長三角調查的第三站選在了江蘇常州。通過我們的觀察發現,宏觀數據似乎正在預示著當地經濟的復蘇,但微觀的實體經濟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尤其是作為當地支柱產業之一的紡織行業,雖然國內需求在逐步的復蘇中,但來自海外的訂單卻并沒有恢復。據常州最大的棉紗基地——常州湖塘紡織城的數據顯示,今年的5、6月份的生產和銷售基本上已經恢復到去年上半年的水平,但在外銷方面仍沒有起色,所以“復蘇只是國內擴大內需的一個結果”。
湖塘樣本:訂單內熱外冷
28日,當記者來到中國最大的棉紗基地——常州湖塘紡織城時,看到的景象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似乎一派復蘇的跡象。臨近中午時分,一位老板娘還在利落地和遠道而來的客戶商談,顧不得臉上的汗,用計算器飛快地和客戶討價還價,“難得的商機要好好把握。”她說。
紡織城陸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介紹,受此次金融危機重創的棉紗行業正在恢復元氣,此前銷售量的大幅下滑和訂單萎靡的情況已經有了好轉,“今年5、6月份基本上已經恢復到去年上半年的水平。”
經營戶小李證實了這一說法。當初他也曾陷入困境,一方面向上游客戶訂單的錢要交付,另一方面下游客戶的錢卻遲遲不見到賬,而且訂單也日益減少,資金周轉出現困難。“去年下半年以來紡織城內500多戶商戶中有幾十戶關停。”
幾十個經營戶的關停對一個紡織城來說數量看似甚少,但意義卻甚為重大。據介紹,這里的棉紗銷售占到全國的60%,用紡織城負責人的話來形容“有區域定價權”,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這部分經營戶也不會關停。
今年以來,隨著整個經濟的回升,棉紗行業也得以逐步恢復。一方面訂單在增加,另一方面棉紗價格也在逐步回升。而紡織城內搬運工、卡車司機等人數的增加似乎也驗證了棉紗行業的復蘇。
不過對于這一“復蘇”,棉紗商會會長毛小強仍然心存擔憂。據介紹,在去年11月~12月份,紡織城的棉紗銷售數量曾一度銳減到每天約600噸。情況在今年4月出現好轉,銷售數量和價格都有所回升,并在5月至6月份達到了每天3000噸的銷售水平。“但是這增加的2400噸的銷售當中,70%由國內消化,30%由國外消化。”毛小強表示,所謂的復蘇只是國內需求的增長和復蘇,而國外的情況還是相當糟糕。
更糟糕的是,由于國外訂單企業尚沒有恢復生產,使得之前的訂單貨物在到達對方口岸后一直無人提貨。貨物的積壓導致國內經營戶的資金運轉遭受重創。據毛小強的估計,貨物滯留在國外口岸的占紡織城出口總量的20%。而對于經營戶來說,把貨再運輸回來的成本比擱置在對方口岸的成本還要高,“拿回來還不如扔掉。”
光伏行業:再融資能力減弱
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常州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但這個產業同樣對市場的復蘇有著很大的憂慮。在一家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能組件生產的制造商常州天合光能公司,企業的總監吳華表示,雖然目前市場有所好轉,但由于企業主要針對國外市場,對外依存度高,匯率和市場都不太穩定,還面臨著出口國家的政策風險。
吳華介紹說,天合光能業務涉及單晶、硅片、組件和系統安裝,業務遍布亞洲、歐洲、北美。“金融危機對我們的影響大大高于國內企業,因為我們不僅僅要承擔業務量縮減的危險,還要承擔匯率的風險。”由于天合光能主要的客戶在歐洲,金融危機當中,直接的影響是其客戶銀行貸款的萎縮。“我們在歐洲市場的客戶主要采取先貸款再上項目的模式,這種貸款的比例往往高達項目資金總需求的80%~90%,但金融危機讓這一貸款比例大幅降低。”吳華表示。更糟糕的是,全球股市低迷讓企業再融資的能力也大為削弱。
“不過從我們近期業務量的回升上來看,這種現象正在慢慢好轉。”吳華透露,去年四季度天合光能的銷售價格曾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從4.1瓦/美元下降到2.5瓦/美元,但隨著海外市場漸漸走穩,企業的環境正在好起來。
思考:復蘇是否真實?
在近日召開的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常州市政府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較為樂觀。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常州不少當地的企業擔心,數據的復蘇和實體經濟復蘇是否會背離,外需低迷的復蘇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復蘇?
在新聞發布會上,當地政府也承認,從支出角度分析,內需拉動成效明顯,投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有所提升,而外需不足的矛盾依然較為突出。據了解,上半年常州市投資總量穩步增長。常州市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6.8億元,同比增長18.4%,其中工業投資完成479.8億元,增長17.9%;服務業完成投資319.1億元,增長19.4%。城市電網、交通樞紐、城市路網和生態環境等政府主導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明顯加大。
而外需市場卻依然低迷。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65.5億美元,同比下降22.3%。其中進口18.2億美元,下降19.1%;出口47.3億美元,下降23.4%。招商引資壓力空前加大,1~5月份全市新簽協議外資項目64個,比去年同期減少25個,新簽協議注冊外資8.1億美元,同比下降34.8%。
復蘇對策:銀企聯動
“湖塘紡織城的經營戶能夠在惡劣的外部環境中得以生存,銀企聯動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湖塘紡織城陸經理認為,銀企聯動的關鍵點在于當地商會在其中的橋梁作用。
據了解,湖塘紡織城的經營戶從上游客戶那里取貨一般以貨到付款的方式進行結算,這一交易方式對資金的要求非常高,必須有暢通的資金流。從上游供應商取得貨以后,需要經過一個月的加工周轉期,才能和國外采購商進行交易,在此過程中,經營戶必須自己墊資。
在金融危機中,由于貨款不能及時到位,或者國外客戶不能及時收貨,導致經營戶一方面要支付上游供應商貨款,一方面貨款收不回來,也就造成了資金相當緊張。
這一局面讓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立即促成銀企對接和聯動。據當地相關部門統計,從2009年3月至7月間,由于銀企聯動,湖塘紡織城經營戶累計獲得銀行貸款1.5億元。這其中90%的貸款給了棉紗企業。
據當地棉紗商會會長毛小強介紹,銀企聯動當中的聯保聯貸模式也讓湖塘紡織城的經營戶受益匪淺。“這一模式就是幾個商戶一起為另外一個商戶擔保貸款。假如這個商戶還貸出現問題,他們將承擔第一連帶責任。”劉先生就是這一聯保聯貸的受益者之一,基于大家之間的彼此信任和經濟逐漸向好的局面,他通過這一途徑獲得貸款,從而獲得了翻身的機會。
對棉紗行業來說,國家層面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的增大,特別是兩次出口退稅額度的增加也是雪中送炭,給棉紗企業的經營者帶來了更強的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