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血拼 京滬穗深四地基金上演規模大戰
2009-12-05 02:28:15
每經記者 李娜
隨著年關將近,基金年底排名的競爭也激烈了起來。為角逐基金規模排名,各地的基金公司將會使出哪些招數?此外,基金經理的年終考核也即將到來,在考核的壓力下,他們的投資思路是否會發生改變?而在QDII方面,今年以來它們的業績表現如何,明年又會有多少新的QDII產品入市?對于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展開調查。
歲末年初,盡管氣溫快速下降,基金公司的營銷戰場卻一派火熱。
深圳和廣州,兩座總計吸納了超過全國三分之一基金資產的城市,博時和易方達兩大巨頭的規模爭奪戰無疑是年末的重頭戲。
上海,這個在全國擁有基金公司數量最多的金融中心,表面上平靜如常,實則卻是基金公司員工頂著營銷壓力四處奔波。
北京,大小基金公司云集,為拼規模,一家基金公司甚至下達了700億元的持續營銷任務。
京、滬、穗、深四地,一場基金規模的大戰正在火熱上演!
廣深
基金業“榜眼”的角逐
多次身居基金業“榜眼”的博時基金,在今年年底遭遇了嚴峻的挑戰。
11月底,易方達深100ETF聯接基金憑借190億元的規模拿下了牛年新基金發行的第二高度。憑此一役,還在三季度末落后100億元左右的易方達基金公司,資產規模實現反超博時80多億元。
據悉,在此次聯接基金發行中,易方達基金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行動。基金經理更是親自奔走于主要代銷渠道做投資路演,江浙、廣州等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較以往不同的是,在本次宣傳的過程中,除了覆蓋大城市外,一些過往不太受重視的二三線城市也未被放過。
面對易方達高調的行動,博時基金看似乎十分平靜。博時基金公司人員此前在采訪中曾表示,排名第二或第三并沒有太大不同,目前除了華夏基金,第二名到第五名的資產規模都相當接近,基金公司在某個時點上的規模并不重要,因為數據一直在變,關鍵是把業績做好。
事實上,這并不意味著博時基金會將基金業規模第二的位置拱手讓出。下周一,剛剛獲批的博時上證超大盤ETF及聯接基金即將拉開銷售序幕。《招募說明書》顯示,其銷售時間只有短短半個月左右。趕在年底前,新基金完成造血功能的意圖十分明顯。由于ETF首發期間,投資者只需要持有其中一種成分股,就可以轉化為ETF基金。這對于那些持有限售股又追求一定流動性的機構客戶,無疑十分具有誘惑力。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意,選擇在下周一同時銷售的還有易方達基金公司的首只QDII基金。
上海
營銷人員多地奔波
“年底了,誰不想把自己的業績做得好看點?誰不想把公司的規模做上去?”滬上一位基金公司市場推廣部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和深圳的劍拔弩張相比,上海的基金公司顯得風平浪靜,據記者了解,在平靜的外表之下,實則暗流洶涌。
前不久,國富滬深300基金將100萬以下的申購費率從1.5%降至1.2%。海富通基金公司則是選擇開通了旗下QDII的定投業務。
和降低費率、開通定投業務等相比,依靠渠道等銷售力量則依然是基金公司員工突擊的重點。滬上某基金公司的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我已經出差半個月了,在國內城市來回跑,幾乎天天都在渠道里面來回奔走。”截至記者發稿時,該銷售人員仍在奔波。而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同樣感嘆:“這段時間真是太忙了,昨天才剛剛回來,最近一直在外面跑,公司的老客戶也需要拜訪。”據了解,上述工作人員已連續奔走了5個城市。
“我們還好,因為公司并不是很注重規模排名。”滬上某合資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員這樣表示。“其實上海火藥味沒有那么重,主要是上海這邊的基金公司數量雖多,但擠入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也就那幾家,排在后面的也沒有力量去爭。”
北京
下達近700億的海量任務
事實上,基金公司每年年底靠貨幣市場基金沖規模,已成為業內公開秘密。Wind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貨幣市場基金的凈申購量最大,即使是位于北京的華夏、嘉實等大牌基金公司也不能例外,這些公司旗下的貨幣市場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的凈申購量都在同業前列。
據了解,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進入四季度后并沒有新基金發行,于是選擇將持續營銷作為公司年底沖量的首要任務,為此,該基金公司在四季度下達了近700億元的營銷任務。如果上述目標達成,該基金公司將會重返基金業規模前十名。
牛年關口,基金公司的規模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基金公司的員工們正游走在代銷渠道、機構、客戶等多方之間,他們正期待著,期待著年底能擁有更好的收成。
記者觀察
規模背后的廣告效應
每到年終,基金沖量拼規模儼然成為了基金業的常態。
據有關業內人士介紹,有些基金公司的股東對基金公司年終時的規模十分看重,屆時公司的董事長還會親自下達任務指標。
一位在基金公司從事多年基金銷售業務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大家看重的還是規模做大背后的廣告效應。現如今,基金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大,規模做大對公司未來的宣傳會起到良好的作用。
眾所周知,基金交出的“真金白銀”才是真正的試金石。不過,在基金業發展的初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然成為過去。某基金業內人士曾表示,對基金公司而言,應該是業績和營銷的雙輪驅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