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票據置換策略暫告一段落
2009-12-17 04:38:44
每經記者 陳珂 發自上海
從近期市場票據業務看,或許意味著銀行通過票據置換調整信貸結構、提升收益率的重點策略,目前已經基本告一段落。
12月16日中國票據網數據顯示,1個月到期票據的轉貼 (買斷)年利率報價較上一交易日沒有任何變化,轉貼市場成交利率在月利率0.19%附近也持續一段時間,折合年利率在2.2%左右。
而在銀行票據置換業務較為活躍的10月,當月買斷報價利率平均為2.32%,單月上漲幅度也有11個基點。
商業銀行票據融資余額的大幅下降,或許是轉貼市場交易清淡的直接原因。
數據顯示,11月信貸新增2948億,較上月增加410億,其中票據融資縮減1085億,縮減規模連續三月下降。同時,相對于今年1季度,5、6、7月的貼現增量規模下降幅度明顯,這也導致11月和12月的票據到期量大幅低于8、9、10月。
16日,一股份制銀行交易員對記者表示,年末要控制信貸規模,銀行現在直接貼現的意愿比較低,導致轉貼市場的票源很少,市場成交清淡。“基本上各家銀行都完成了今年票據業務的指標,幾乎沒有什么交易意愿。”
下半年信貸情況變化,引導銀行的操作策略轉變,可能是票據業務轉淡的根本因素。
今年9月,由于出現了銀行信貸“沖時點”的現象,監管部門開始逐步加大信貸調控力度。同時,伴隨著實體信貸需求的復蘇,將今年年初積累的大量票據融資置換成中長期貸款,成為銀行既擴大市場份額又規避監管壓力的重點策略。由于票據貼現融資已經計入了新增信貸規模,因此在轉貼或到期之后,銀行將收回的資金再尋求中長期項目投放,并不會再計算額度。但相比于票據貼現略高于2%的收益水平,一般性貸款的利率卻能夠達到5%,這樣一置換銀行即可提高大約300個基點的收益率。
據央行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短短7、8、9三個月,銀行票據貼現規模分別減少了1982億、2763億、5167億元,合計為銀行信貸騰出了8262億元空間。
而在大幅度置換的影響下,截至11月底,中國銀行業機構票據融資余額占比已經降低到6.3%,并突破6.7%的歷史平均水平。這意味著商業銀行調整票據融資的后續置換空間基本沒有。
“票據業務總體來說還是跟一般性貸款策略相配合的工具。”昨日,一商業銀行公司銀行管理部人士表示,“票據的收益率很低,而且現在銀行也沒有通過票據去占信貸額度的動力”。
在第一創業固定收益分析師鄭振源看來,11月中長期貸款增加量仍舊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并達到3638億,表明中長期貸款的慣性仍舊保持較好,導致票據融資置換空間的縮小,其對整體信貸的壓縮效應已經越來越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