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三聚氰胺陰魂不散 10萬噸“毒奶粉”遺害市場?

2010-02-02 04:34:53

盡管頻出重手,但三聚氰胺卻緣何屢禁不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每經實習記者  陶斯然  發自上海

        距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還不到一年半,國家級機構再一次就三聚氰胺發出了聲音。

        1月30日,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  (以下簡稱食安辦)召開2010年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各單位要采取堅決果斷措施,主動出擊,徹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隱患。這也是《每日經濟新聞》1月22日對三聚氰胺殘留毒奶抬頭進行報道后,有關部門的首次出擊。

        記者調查發現,在本次食安辦點名的5家公司中,唯一自己擁有奶源生產基地的山東淄博綠賽爾乳業有限公司被曝光之后目前換了名稱依舊在從事生產,該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切運營正常”。而另有企業仍在使用2008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為原料生產乳制品。

        針對市場上不時出現的2008年問題奶粉原料,乳業資深分析人士王丁棉推測,或仍有10萬噸毒奶因各種原因未被銷毀。

警鐘再響

各地暗中清查已歷一月

        三聚氰胺的安全警報仍未完全解除。

        1月30日,食安辦召開2010年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各單位要采取堅決果斷措施,主動出擊,徹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隱患。

        在會議上,食安辦曝光了2009年5家產品三聚氰胺超標的公司,分別是上海熊貓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熊貓乳業)、陜西金橋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金橋乳業)、山東淄博綠賽爾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淄博綠賽爾)、遼寧鐵嶺五洲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洲食品)、河北唐山市樂亭縣凱達冷凍廠(以下簡稱凱達冷凍廠)。食安辦還透露,這些公司生產的涉案超標產品,均使用了2008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作為原料生產乳制品,性質非常惡劣。

        其中,上海熊貓乳業已經在一個月前的上海食品安全聯席會議上被披露,而該案件更是早在2009年4月,即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后半年左右即被上海有關部門查處。

        記者還獲悉,在食安辦曝光這一系列事件的一個多月之前,就已經下文要求全國全國各省市徹查上海熊貓乳業、淄博綠賽爾、五洲食品、凱達冷凍廠等企業的三聚氰胺超標產品,這也表明該查處已在全國各地暗中進行達一個月之久。

        盡管頻出重手,但三聚氰胺卻緣何屢禁不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最新進展

問題乳企改頭換面繼續生產?

        “我們的公司已經注銷了。”淄博綠賽爾工作人員如此告訴記者。

        作為本次食安辦披露的5家企業中最為“特殊”的一家,淄博綠賽爾擁有自己的奶源基地,可使用本公司的原奶進行加工生產,而其他4家則不得不從其他公司購買奶粉原料進行加工生產。在淄博綠賽爾的網站上,可以發現該公司在2003年固定資產就已達到5860萬元,年銷售收入2.5億元。

        盡管此前已被食安辦通知暗中調查,但記者發現在該公司的主頁上,2009年12月21日公司依舊在招聘新員工,且招聘的職位從文秘到車間工人五花八門,這看起來頗有點蹊蹺。

        2月1日,記者首先致電該公司辦公室希望能進行采訪,得到工作人員答復稱該公司已經注銷。但記者隨后又以消費者的身份致電該公司的市場部時卻被告知,目前仍然可以訂奶,而且公司“運行正常,生產有序”。

        一家目前本該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公司,為何還在堂而皇之地進行生產?

        “綠賽爾公司確實已經注銷了,我這里是康智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智多)。”2月1日,綠賽爾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記者如此解釋,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經市場上沒有綠賽爾,只有康智多。

        山東康智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位于山東淄博市的乳企,是國家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

        記者同日又致電康智多進行采訪,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康智多與綠賽爾沒有實質性的關系,但雙方有協議,綠賽爾可以使用康智多的“品牌”。

        據該人員介紹,綠賽爾確實已經注銷,但實際上它仍然在使用康智多的注冊號進行生產,不過兩家公司的產品沒有任何關系,只是經過一些協議約定如此。

        作為本次被披露的5家乳企中最特殊的一家,綠賽爾最大的疑問即其超標產品的原料究竟是2008年未被銷毀的劣質奶,還是該公司自己奶源最新生產的原奶。

        2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系該公司負責人,但其總經理室某人員在了解到記者來意之后掛斷了電話。

問題溯源

無名奶粉供應商流毒市場?

        那么,問題可能出在哪里?

        “我們廠是好的,都是加工用的奶粉原料出現了問題。”在1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凱達冷凍廠某工作人員時,該人員還如此表示。但當2月1日記者再次致電該人員時,電話已經處于無法接通狀態。

        據了解,上海熊貓乳業、五洲食品、凱達冷凍廠這幾家公司都是使用了2008年的問題奶粉為原料進行加工,最后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

        其中2009年12月31日,上海食品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發聲明稱,上海熊貓乳業涉嫌將含毒回收煉乳用于再生產。該公司也因生產、銷售三聚氰胺超過國家標準的乳制品而被起訴。

        而五洲食品有關工作人員在1月2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已經“不存在”,該公司產品的原料也是來自其他公司供應的奶粉。

        經過記者多日調查發現,以上幾家公司的產品使用的均是其他不知名小公司提供的問題奶粉,而這些奶粉供應商一般多為地方性的企業,除了當地人,基本上無人了解。

        經歷了2008年那一次嚴格的檢驗,為何依舊還有這樣的企業留存下來,并且將2008年的“毒奶粉”放在今天繼續加工使用?

        “大的企業都沒有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性的小企業缺乏足夠的監督,因此鉆了空子。”一名國內知名乳品企業的高層人士告訴記者。

        據透露,2008年對毒奶粉銷毀的重心是放到了對市面上的產品進行召回并銷毀,而對有毒原材料的銷毀則未必有那么嚴格。

        對此,上述高層人士表示,當時確實針對市場上產品的動作更多一些,產品在召回后,立即在質量監督部門的監督下進行了銷毀。

        如果僅僅重點銷毀超標產品,“有毒”原料又流向了哪里?這名高層人士告訴記者,大的企業一般來說不存在問題,“全國性的企業要接受全國的監督,現在檢查這么嚴,而且三聚氰胺已經是一個必須檢查的項目,有毒原料如果使用馬上就會發現,企業不會冒風險去干這樣的事情了。”但他同時也認為,對于一些小企業特別是地方性的企業來說,如果地方缺乏足夠的監管,再加上只在部分地區進行銷售,即便出現問題可能也比較難以發現。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食安辦披露的幾家企業都符合以上描述,為地方性的小企業。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全國一直在嚴格檢查,但涉及范圍太大,面積過廣,難免有一部分“有毒”奶粉沒有被查出來。

業內專家

或仍有10萬噸毒奶未被銷毀

        自“三鹿奶粉”事件后,以上5家企業的出現,意味著我們還未徹底告別三聚氰胺的幽靈,而目前市場上到底遺留了多少“有毒奶”,則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王丁棉認為,對現在出現的產品三聚氰胺超標的事件,首先要搞清楚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到底是原來留下的有毒奶再現市場,還是現在又生產出了新的有毒奶,這是一個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

        對于現在新生產出三聚氰胺超標的原料奶,王丁棉表示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他認為“飼料的安全問題必須得到重視”。王丁棉告訴記者,“目前很多小企業手上還有2008年的劣質奶,但他們不敢拿出來賣了,不過他們卻可能賣給飼料商,最后三聚氰胺又通過飼料傳導給奶牛,再轉嫁到產品上。”

        而對于2008年事件中遺留下來的“有毒奶”,王丁棉則表示是肯定存在的。

        據王丁棉透露,在“三鹿奶粉”事情爆發之前,有一些經銷商手上依然有很多“毒奶粉”,在事情爆發之后,并沒有按照要求進行銷毀。

        “這些人認為一年之后管制會比較松,所以現在就又拿出來賣。”王丁棉表示,陜西金橋乳業和上海熊貓乳品就應當屬于這樣的情況。“早在去年6月份的時候,就有一位經銷商找到我,說他的手頭上有5萬~6萬噸的三聚氰胺超標奶粉,并且咨詢他是否可以廉價賣掉。”王丁棉當即向他表示,“這是犯法的行為”。

        “據我預測,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市場上仍有約10萬噸的毒奶粉沒有被銷毀。”王丁棉如此推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