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6 02:50:30
每經記者 李文藝 胡玉慧
2009年最后一天,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下發《關于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時,幾乎所有投資者和機構都認為,這將對大小非減持起到抑制作用,至少大小非們會將出售的心理價位提高,因為要繳納20%的稅款。然而事實上,從通知執行1個多月的情況來看,繳稅似乎并沒有減緩大小非的減持步伐,與2009年11月、12月相比,今年1月份的減持數量還略有增長。《每日經濟新聞》通過交易所公開信息,統計出今年1月份上市公司高管減持自家公司股份3708.4萬股,套現7.71億元,其中大小非高管所占比例在80%以上,套現金額超過6億元。
1月中小板減持環比增6%
通知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限售股,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如果納稅人未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不能準確計算限售股原值的,一律按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稅費。消息一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會對大小非的減持步伐起到緩沖的作用。但是,從過去一個月高管的減持情況看,繳稅對大小非高管賣票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大部分高管所持股份都來自原始股,所以一直以來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的減持可以說是大小非套現的“縮影”。《每日經濟新聞》發現,進入2010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高管減持依然活躍,今年1月份減持總量達3002.43萬股,涉及金額6.31億元,較去年12月環比增長了約6%。
由此可見,盡管征稅新規開始執行,不過高管們賣票欲望不減,減持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及二級市場競價交易。今年1月中小板高管減持交易達到183筆,較去年12月份的352筆減少了幾乎一半,而平均每筆的交易量卻增加了,說明今年1月主要是高管大小非在套現。今年1月份的平均減持量為16.4萬股/筆,去年12月份卻僅為8.04萬股/筆,而去年11月份為10.29萬股/筆。
上海市場的原始股東高管也沒閑著,如金證股份(600446,收盤價12.98元)的兩名董事,同時也是公司前十大股東,就在今年1月初出售了公司股份85萬股,套現近1300萬元。
某券商營業部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通知規定20%的財產轉讓所得稅由券商代扣,征稅的過程是可執行的。從我們營業部執行的情況看,大多數個人投資者轉讓限售股時,都沒有拿出原始憑證,因此都按15%計算成本價。”
該人士還告訴記者,大小非的持股成本實在是低,很可能連15%都不到。華安證券張兆偉分析認為,通知的發布其實會讓大小非們擔心后期或有更嚴厲的限制措施,所以“落袋為安”的想法也更加強烈。“另外,2009年大牛市行情也讓不少公司股價暴漲,誰也不知道后市會怎樣,現在賣和以后賣都要繳稅,從這個角度看,繳稅新規是不會對大小非減持產生影響的。”張兆偉說。
獲取成本低廉
20%的稅率為何還是攔不住高管們的減持沖動?東華軟件(002065,收盤價24.00元)證券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高管減持確實是有自己的資金需求。據了解,東華軟件董事長薛向東在今年1月份減持了500萬股,摘得1月中小板高管賣票規模榜眼。
而獲得1月中小板減持狀元的是恒寶股份(002104,收盤價18.26元)副董事長江浩然,其以692.56萬股的減持總量位居中小板眾高管之首,占到了恒寶股份目前流通盤的4%左右。這位副董事長的持股成本,從恒寶股份招股說明書中可窺一斑:2004年7月,江浩然以1.42元/股的價格從公司原發起人股東中受讓了834萬股股份;當年10送8的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實施后變動為1501.2萬股,2005年10送2后增加至1801.44萬股。此后恒寶股份于2007年年底上市,2006年~2008年恒寶股份相繼制定了10轉7派1(含稅)、10轉5派2(含稅)以及10派1(含稅)的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江浩然的持股成本被大大攤薄。
相比于廉價的成本,套現的誘惑太大了。隨著去年末3G概念的持續升溫,恒寶股份股價從去年三季度末的不足10元一路上揚,今年1月19日更是摸高至23.13元(前復權價),股價早已翻番。江浩然在1月8日、1月11日分別減持了200萬股和492.56萬股,套現金額超1.2億元。
“有自己的用資需求”,這幾乎是《每日經濟新聞》本次采訪到的對高管大小非減持公司股份的一致回應。利歐股份(002131,收盤價19.80元)也表示,自家高管對資金有需求,卻并未透露進一步的細節。而當記者問到“20%稅率的征稅新規是否給公司高管減持帶來影響”時,受訪公司均表示不便代當事人回應,不過東華軟件證券部人士表示董事長知道這條新規定。
三個月套現23億元
根據記者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趁大盤運行于3000點之上,兩市高管已然發起了瘋狂的減持行動。記者統計大宗交易后發現,去年11月高管們共賣出4152.8萬股,套現7.68億元;去年12月出售4006.12萬股,套現7.69億元;今年1月出售3708.4萬股,套現7.71億元。可以看出,減持數量呈逐漸下降趨勢,但套現金額卻略有上漲,三個月合計套現23.08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高管增持的數量卻少得可憐。去年11月有高管從二級市場買入了149萬股,涉及資金2800多萬元;去年12月買入200萬股,涉及資金2600多萬元;不過,1月份的增持行為明顯減少了,總額不到30萬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對于近三個月高管的瘋狂減持,大同證券石勁涌稱,在一年的12個月份中,高管們能夠買賣自家股票的機會是比較少的,因為涉及到許多窗口期,而每年11月、12月正好處于三季報披露完畢而年報尚未開始披露期間,是不錯的交易時間。而到了1月份盡管公司開始陸續披露年報,但也畢竟是少數。“另外,絕大部分高管所持股票來自于原始股或股權激勵,前者的套現欲望自不必說,股權激勵本身也涉及到繳稅等問題,到期變現一方面是資金的需要,另一方面還是落袋為安的思想在主導。”石勁涌表示。
2009年11月份以來的統計數據顯示,高管通過二級市場出售股票的交易共有1186筆,除原始股東外,賣出股權激勵股份的也大有公司在。金發科技(600143,收盤價8.93元)就是一個代表,公司7名高管人員自去年11月以來已賣出了18筆(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去年11月出售的),合計賣出235.78萬股,套現2551.14萬元,減持均價為10.82元/股。
另一代表是用友軟件(600588,收盤價26.87元),12名高管在最近三個月內進行了29筆減持交易,共賣出36.51萬股,套現908.57萬元。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初以來,用友軟件高管的減持就沒停止過,因為實施了股權激勵,獲得股權的高管們,幾乎都是在激勵股份上市后不久就進行拋售。
為減持不惜辭職
實際上,也有極少數的高管人員,目前所賣股份來自其在二級市場的增持,經過半年的禁售期后,竟也獲利頗豐。
大龍地產(600159,收盤價14.20元)的副總經理房滿紅、監事會主席袁振東曾于2008年9月通過二級市場分別買入大龍地產1.8萬股和2萬股,由于相關規定要求上市公司高管在一年內賣出股份不得超過所持股份總數的25%,房滿紅和袁振東便在2009年11月分別出售了3500股和5000股,未超過減持上限。但是同他們當初5元多的買入價相比,本次出售的價格都在20元以上,獲利近3倍。
高管人員的股票交易可謂五花八門,為了規避相關規定的限制,可謂各用其招,有人小心估量著減持時間,而有人甚至為了套現而不惜辭職。
截至1月13日,延華智能(002178,收盤價14.75元)股東胡美珍已通過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400萬股,占到公司總股本的5%,減持后,胡美珍持有延華智能流通股274萬股。而胡美珍曾經是公司副董事長,2008年6月其辭掉該職位。試想一下,如果胡美珍目前仍為公司高管,那么本次減持數量只能限定在168.5萬股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