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地方政府與銀行對抗央行緊縮政策
2010-03-27 04:56:18
每經評論員 葉檀
央行在收緊流動性,但銀行與地方政府并不聽話。
春節以后,央行進行大規模凈回籠。截至3月25日,央行連續第5周實現凈回籠,共 “吸金”6330億元。這一數字相當于此前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資金回籠量之和。
央行回收流動性有非常明顯的操作特征:一是通過數量型調控工具,在數量上大開大闔,春節前連續4周向市場凈投放資金6820億元,春節后連續5周凈回籠。這種規模上的“大放大收”的特征表明,公開市場操作已成為當前當局流動性調控的最優工具;二是在運用上講究長短期結合。3月份,央行再度重啟28天正回購,使得4月份到期資金量增加。此外,3月份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對于3月期工具的使用也大大增加,包括3月期央票和91天正回購,這使得6月份原本很低的到期資金量得以增加,由此,各月的到期資金量變得較為均衡;三是慎用加息等緊縮工具,存款準備金率會適時使用。
央行與銀監會的緊縮政策遭遇投資與信貸的雙重抵抗。別的不說,單是去年的投融資平臺的信貸,以及湖北等省6年12萬億的信貸,就夠央行抵抗一陣子了。要知道,城商行聽命于地方政府,完全是地方政府的錢袋子。如徽商銀行從市場化,又逐步走向了行政化,從獨立董事的任命就可見一斑。安徽等中西部省份GDP大漲的背后,是信貸的節節攀升。
另一方面,央行與銀監會不僅要支持中西部GDP的增長,還要做貢獻。3月25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出席美洲開發銀行年會時表示,如果能確信經濟復蘇,那么部分特別的刺激措施可以逐步淡出。經濟刺激政策退出有三前提:一是決策層需看到確切的跡象或統計數據顯示復蘇態勢良好;二是確定經濟不會出現W形復蘇;三是財政刺激政策應最后退出。
如果財政刺激政策最后退出,就意味著為滿足投資所需要的信貸還會增加。今年發改委審慎對待新項目,即便地方政府不再上項目,為了防止2009年新開工的政府項目不成為“半截子”工程,預計今明兩年平臺貸款可能要達到10萬億。也就是說,在2009年的基數上還需要增加2萬~3萬億的負債。更不用提湖北一省每年的計劃投資就達到2.4萬億元。
銀行也在明里暗里對抗流動性收緊政策。年初放貸有利于銀行業績,銀行面臨業績考核,不可能改變多放貸多得利的盈利模式。由于銀監會出臺 《流動資金貸款管理辦法》,使銀行較難通過企業的貸轉存獲得收益,因此提前放貸成為首選。只要盈利模式不變,只要銀行與地方政府、大企業的交情不變,要改變銀行的放貸沖動難上加難。
央行不會輕易加息,會不會很快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關鍵看3月份信貸數據是否超過預期,看發行央票的利率是否足夠低。
3月份信貸量是多是少?市場各執一詞。四大行3月前兩周放貸近2000億元,分析人士據此推斷,銀行業3月新增貸款約在8000億~10000億。筆者預計該數據有高估之嫌,如果加上銀行暗渡陳倉名為理財產品、實為信貸產品的資金,3月份將突破1萬億元。而央行副行長朱民表示,3月份貸款增長將會進一步放緩,貸款的結構更加平衡。
目前銀行間的資金面繼續寬松,機構對一級市場央票需求不減,所以,央票的收益率連續持平。綜合正回購及央票利率,從回籠成本看,1、3月份央行付出的利率成本還低于存款準備金率。與此同時,大企業有去年的授信保障也不缺錢,他們可以瀟灑地獲取地王。但民間借貸利率已經急劇上升。以東莞、深圳等地為代表的珠三角民間借貸市場,短期拆借利率已經從3月初的月息6%驟然升至目前的8%~9%,不少私募將手中富余資金的20%投入民間借貸市場,就可以保證公司全年80%左右的凈利潤收入,“炒資金”的收益遠勝過炒股票。溫州等地利率大致與珠三角相同。
央行與銀監會收緊流動性,遭遇到地方政府投資沖動與銀行信貸沖動的雙重抵抗。銀行只能采取有保有壓的措施,導致民間利率激升,中小企業將再次陷入融資難困境。富得流油,窮的永遠受銀行歧視,這就是現實。窮人銀行家,還是遙遠的夢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