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各新興市場的經濟活動已恢復最佳狀態(tài)

2010-04-17 03:51:37

  2010年第一季度匯豐“新興市場指數(shù)”(EMI)顯示,各新興市場的經濟活動已恢復最佳狀態(tài)。整體產出和新訂單兩項指數(shù)實際上已回升至金融危機前之高位。經濟活動回暖,相應也對價格造成壓力,產出和投入價格均現(xiàn)上升,情況與2007年至2008年初食品、能源價格飆升極為相似。

    產出指數(shù)進一步上升,再次證明新興市場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龍頭。雖然歐美同類指數(shù)在最近數(shù)季也反彈明顯,但與新興市場指數(shù)相比仍顯偏低。因此,從經濟周期來看,新興市場的處境要比發(fā)達市場更顯有利。

        新興經濟體景氣度較佳,主要反映在服務業(yè)的表現(xiàn)較為強勁,這也許是由于銀行體系危機大多出現(xiàn)在西方經濟體。制造業(yè)的情況卻完全不同,無論在發(fā)達市場還是新興經濟體,近幾季制造業(yè)的表現(xiàn)都相當強健,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廠商紛紛重建庫存;全球貿易同步復蘇。細看新興市場指數(shù)的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制造業(yè)正在醞釀更佳表現(xiàn),因其積壓訂單量已接近2004年本項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

        全球貿易回暖對新興經濟體無疑起到支持作用,但在某些市場也令政府以防范通脹作為一個主要目標,并推出緊縮措施。例如,中國的出口已從2009年初的谷底大幅反彈,有鑒于此,中國政府正采取措施防止經濟過熱;在印度,其國內經濟政策也日益趨緊。

        新興市場整體而看,出口訂單普遍已接近“新興市場指數(shù)”調查的歷史高位。越來越多證據(jù)顯示,新興市場之間通過貿易,使彼此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對于絕大部分新興市場而言,與發(fā)達國家的貿易往來已不如往昔重要;相反,與其他新興市場的貿易卻變得越發(fā)重要;例如,中國、巴西、印度之間的貿易量不斷上升。世界貿易須由美國或歐洲主導的說法,似乎已越來越站不住腳。對于大部分發(fā)達經濟體(雖并非全部),情況也是一樣的。發(fā)達經濟體的出口,越來越倚重對新興市場的銷售,而非發(fā)達市場間的貿易。部分國家的出口商積極把握新興市場的機遇,但也有部分國家反應滯后。前者包括美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國;而后者的例子則有英國、法國、意大利和瑞士,這些國家發(fā)現(xiàn)較難與新興市場建立貿易關系,起碼在商品貿易方面。

        然而,發(fā)達經濟體增加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并非一定只有益處。出口的性質也很重要。例如,近年日本對某些新興市場出口大增,但其國內經濟卻依然低迷不振,部分原因就是其出口性質屬于外包型。日本向新興市場輸出資本,日本跨國大企業(yè)得以降低運營成本,但本土生產力發(fā)展卻受礙。這種外包式運營模式,無疑是造成過去二十年日本國內經濟一蹶不振的一個原因。德國也存在類似問題。

        新興經濟體的表現(xiàn)將繼續(xù)領先發(fā)達市場,部分原因是后金融危機時期的經濟形勢對新興市場更為有利。未來數(shù)年,北美和歐洲各國的政府預計會采取緊縮措施,以挽救脆弱的財政,以重新控制局面。加稅和削減公共開支,將會對這些西方國家的經濟復元造成沉重負擔,當然,西方市場的通脹也會受到壓制;因此,利率將維持在極低水平(相對于以往標準而言)。

        相反,新興市場大多無需面對上述壓力。除個別明顯的例外之外,大部分新興經濟體的財政狀況良好,其中,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收支還有盈余,或僅有輕微赤字(相對于以往標準而言)。

        然而,通過貨幣與美元掛鉤,很多新興經濟體選擇緊隨美聯(lián)儲的貨幣政策。鑒于美國聯(lián)邦基金將在未來數(shù)月維持接近零利率水平,聯(lián)系匯率政策會導致新興市場貨幣供應過量,并可能逐步刺激資產價格上升、加劇通脹和加重貨幣升值壓力。此外,新興經濟體還將會受到美國國會越來越不友善的對待。如今在美國政界,認為部分新興經濟體操控本國貨幣匯率的看法日趨普遍。保護主義情緒日益高漲,因嫉妒而挑起的政治爭端,是新興經濟體將要面對的風險。

        為應對來自內外的壓力,決策者可能會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手段。部分國家或地區(qū)如巴西等,傾向采用加強資本管制的方式來抑制貨幣升值并控制通脹壓力;一部分國家則可能逐步采取更靈活的匯率機制。例如,中國政府就可能決定重新恢復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盡管這一機制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曾一度暫停,這也是很自然的選擇。

        可預見的是,新興經濟體將會推出補貼(尤其是基本糧食補貼)和出口限額等一攬子措施,以遏止本地的通脹壓力。另一方面,有別于西方國家的利率政策,新興經濟體將會在今年內逐步加息,某些市場更會伴以限制信貸規(guī)模膨脹的措施。

        短期內,新興經濟體的前景將依然令人矚目,匯豐  “新興市場指數(shù)”的最新數(shù)據(jù)證明了這一趨勢。當然,最新數(shù)據(jù)也同時突顯了未來的風險,最明顯的是源自通脹壓力的風險;由于美國預期將繼續(xù)維持低利率,而新興市場又大多緊隨美國貨幣政策,因此,上述風險就絕非意料之外了。從結構上看,新興經濟體已具備充分條件,讓經濟表現(xiàn)繼續(xù)領先發(fā)達經濟體─  畢竟,這場經濟復蘇競賽的核心是改善經濟結構,而不僅僅是經濟周期的問題;但要安然渡過即將來臨的通脹風浪,決策者尚需小心掌舵。

StephenKing(簡世勛)

        集團首席經濟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