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供需關系決定價格?樓市最大謊言!
2010-05-08 02:57:45
每經評論員 葉檀
房地產市場的變化正進入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是成交量急劇下降,第二階段是試探性降價,第三階段是價格全面下挫,直到投資價格向消費價格回歸。
5月6日,恒大地產在香港宣布,集團旗下所有產品將全線以8.5折對外銷售。這是樓市新政實施以來,第一個有大動作的大型房企,此前已有開發商試探性降價。據統計,從今年4月至今,上海共有近40個樓盤打出折扣讓利消息,其中涉及綠地集團5個樓盤,最高折扣為8.8折,房價由此回歸至去年底的水平。雖然多數開發商表示不打算“跟風”,但在高負債率、低杠桿率的影響下,受到現金流嚴峻考驗的開發商將不得不促銷回籠資金。除非他們在土地款、開發時間、購房預收資金專款賬戶等方面受到地方政府與銀行的特殊照顧。
在投資市場,房地產作為投資品受風險收益規律控制,基本與供需關系無關。但供求關系決定房價的言論四處流傳,甚至連住建部副部長齊驥5月6日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主要原因是供求矛盾突出,其中,不合理的需求占了比較大的比重。”
房價果真由供求關系決定嗎?這是最大的謊言。來看個簡單的例子。
2009年上海樓市嚴重供不應求。根據易居中國的數據,上海商品住宅的成交量比2008年翻了一番,從900萬平方米左右上升到1800萬平方米左右,未能超過2007年的2090萬平方米左右。成交量大幅上升的結果是,2009年除9月外,基本每個月都供不應求。這種情況到今年一季度仍未徹底改觀,3月份由于新政預期,買賣雙方急于出手購房,導致成交量與均價均大幅增長。根據漢宇地產的數據,3月份上海市商品住宅市場供應量為79.53萬平方米,環比大增239.3%,成交量為76.88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32.94%。今年4月份出現了根本逆轉——自2009年1月以來首次供過于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02萬平方米,比3月上漲了27.50%。與此同時,逆轉現象也在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出現。
從3月到4月,市場的剛性需求出現本質變化了嗎?開發商推出的樓盤出現異動了嗎?恰恰相反,今年一季度為了穩住房價,開發商在房展會上不愿意大舉推盤,以尋求5月黃金周的高價。
供需數量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但投資者的預期發生了本質變化。主要表現在樓盤拋盤增加,而入市購房者大幅減少。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4月30日北京二手房存量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的21295套,相比樓市新政出臺前的14日上漲了18.9%。而據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數據,在4月14日以后的下半個月里,北京二手房市場新增客戶需求下跌了八成。
成交量急速下降戳穿了兩個謊言:一是房地產高價由剛性需求支撐;二是房地產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
投資客看到未來風險遠遠大于收益,不再出手購房,以投資客支撐的資產品定價體系土崩瓦解。投資者一撤退,今天的供不應求明天就慘變為嚴重的供過于求。大幅拿地、大碗喝酒的房企傻了眼,他們不得不掛著不差錢的招牌融資再融資,也就是沿門托缽,這一幕在2008年、2009年已出現過。
此時,房地產定價不得不向剛性需求者看齊,一向被冷落的房價收入比也就成為重要的衡量指標。剛性需求者購房目的是為了自住,是真正的大件消費品,自己錢袋厚薄最重要。
抱著供求關系的唱本,會出現大笑話。5月5日,中國社科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聯合發布《中國房地產藍皮書(2010)》,預測2010年全國房地產市場總體上供求偏緊,各月房價同比增幅呈現由高到低趨勢。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認為,雖然近期在政策調控下,房價出現了回落,但供求矛盾可能持續20年,眼下出現的房價下行時間不可能持久,幅度不會太大。
是啊,如果未來還有3億農民進城,房地產倒是不缺剛性需求。可是,他們需要的房子可不是什么投資品,現在溫州“太太炒房團”支撐的高房價,不可能由農民朋友們接盤。“蟻族”倒是有剛性需求,問題是,他們能支付每平方米兩萬元以上的房價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