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從火熱追捧到回歸平靜
2010-05-15 01:48:39
每經記者 李娜
頭頂著高成長型的光環,承載者投資者眾多期待的創業板登陸了A股市場。幾批創業板新股過后,目前創業板市場已吸納78位成員。創業板開板以來,這些“創業者”們也是幾經起伏。有旋即飆漲,也有迅速破發。而從基金的追捧來看,創業板也是歷經了寒冷、熱捧、躲避和理性的曲折過程。
基金追逐創業板歷程
歷史多次證明,作為資本市場的一員,基金往往不會是市場的領跑者,而是市場的“右側交易者”。
而在創業板登陸時,基金也明顯經歷了一波由冷淡、熱捧、回避和精挑細選的過程。
首批創業板開始詢價時,基金顯然對創業板過于保守。由于過低的報價,在首批創業板公司的詢價過程中,券商成為當中的絕對主力。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基金謹慎參與第一批創業板打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時間較為緊迫且準備不足。基金從9月21日拿到第一批創業板公司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開始參與路演和發行,到10月12日第三批公司結束詢價,僅有10個工作日的時間來研究這28家企業,并決定是否參與以及如何參與。
報價過低,成為了基金對創業板打新的阻礙。不過,在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網下詢價過程中,參與打新的基金數量不僅大增,參與的資金力度也是大幅上升。統計數據顯示,此批申購中,基金公司平均申購數量占比為46.35%,遠遠領先于券商等其他機構。而第二批9家企業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7.19倍,略高于首批發行情況。愛爾眼科、億緯鋰能都成為當批基金眼中的寵兒。
對于新鮮事物,資本市場向來不缺乏追逐的目光。也許市場并沒有意料到,具備“三高”特征的創業板,上市后并沒有出現此前投資者所擔心的大跌,反而成為了市場爭搶的香餑餑。事實上,基金對創業板的追逐也是持續升溫。數據顯示,創業板第四批、第五批的平均發行市盈率分別高達83.59倍和77.75倍,大高于此前三批28家創業板個股的平均市盈率。
在賺錢效應的驅動下,市場的泡沫也在不斷的聚集。從后幾批創業板股票上市后定位來看,由于發行市盈率較高,一些個股在上市后不久就跌破發行價。今年2月,創業板破發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天源迪科在上市8個交易日后破發,不少基金選擇了將此前網下配售的創業板個股相繼拋售。從這時開始,基金對創業板變得謹慎起來。
近期以來,隨著創業板市場的單邊下跌,基金對創業板的估值也十分謹慎。新股快速發行,基金對創業板新股的質地要求越來越嚴苛。“其實,創業板中有不少優質個股,只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去年創業板的賺錢效應太誘人了,不做就要落后。
現在,創業板新股破發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這是很正常的,市場慢慢回歸到了企業的基本面,只是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某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基金抓股不俗
新的經濟增長模式,迫使基金公司挑剔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陸續上市的創業板個股中,也不乏高成長性的代表。當然,在追逐高成長性的同時,創業板自身的高風險也不容忽視。
始自4月份的持續下跌,滬深股市也是一片“慘綠”。除了傳統的大盤藍籌持續受傷外,創業板、題材股也沒能幸免。那么,在暴風雨后,這些創業板新股的表現又當如何?基金公司精選的創業板個股,會不會成為市場中的領跑者,或是市場中的領跌者呢?
統計顯示,自年初至本周四(5月13日),共有20只創業板個股逆市跑贏大盤,于10月底上市的那批創業板新股就占到了10只,成為創業板賺錢的主力。
“牛股”神州泰岳同期漲幅達33.53%,在一季度被銀華系基金大舉進駐;曾創下177只基金參與詢價記錄的愛爾眼科,同期漲幅28.71%;今年2月中旬才上市的鼎龍股份更是拔得頭籌,自其上市首日至本周四,鼎龍股份漲幅高達42.6%;萬邦達、機器人的漲幅也達到了31%和26%;上海凱寶、同花順同樣有出色的表現。資料顯示,萬邦達、上海凱寶也分別被銀華系和匯添富系基金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創業板出現不少牛股,但內部分化明顯。1月上市的朗科科技至今跌幅已接近50%;3月底上市的三川股份股價同期跌幅也達38%。所幸的是,這兩只跌幅居前創業板個股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卻難覓基金的蹤影。同樣受傷較重的寶德發展、網宿科技,基金也未現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