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莫讓“民間投資36條”又成制度“杯具”

2010-05-15 01:49:30

馬光遠(經濟學家)

        “民間投資36條”重申了2005年頒布的“非公36條”的基本精神,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要求創造公平競爭、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對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不得單對民間資本設置附加條件。

        在當前的環境下,重啟民間投資,剔除阻礙民間投資的各種政策路障,對于扭轉中國經濟浮躁過剩的投機之風,防止中國經濟陷入“空心化”的泥沼,具有心酸而深遠的意義。

        言心酸,是當前民間投資的環境相較于5年前不僅沒有實質性改善,反而愈加惡化。比如,目前民間資本在電力生產和供應業中只占13.6%,在金融業只占9.6%,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只占7.5%,至于在石油、電信、鐵路等領域,所占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二,2009年的“4萬億”計劃,大量的信貸、資源、項目給了國字號企業,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組整合的名義將民間投資擠出煤礦等領域;其三,中央表示,要鐵腕治理落后產能,而在很多領域,由于民間投資的規模所限,淘汰落后產能的“指標”只能靠關閉民營企業來完成。

        言深遠,是當下中國蔓延著急功近利的歪風。特別是在樓市泡沫的帶動下,民間資本、國有資本和外資都爭先恐后進入房地產業,在房價暴漲的情況下,進入房地產的一個月收益遠高于辛辛苦苦做實業一年的收益,做實業成了最沒出息的選擇。長此以往,意味著大多數資源將集中在房地產業,關系國計民生的實體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的資源將逐步萎縮,最終造成中國經濟的“空心化”,整個經濟體將演化成一個只追逐財富分配,而不創造財富的“傳銷化”體系,這是中國經濟未來面臨的最大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懸崖勒馬,一方面需要下狠心打壓地產泡沫,整治浮躁之風,鼓勵實業興國而不是樓市經濟,但另一方面,要給有志于做實業的民間資本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把游離的民間資本引導到實業中來,引導到攸關中國經濟未來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產業上來,既是圖存,也是救亡,其意義不容低估。但實事求是地說,“民間投資36條”無論是基本精神、內容,還是基本要求,和5年前頒布的“非公36條”并無多大的區別。比如,在投資領域上,“民間投資36條”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的領域,“非公36條”亦基本覆蓋,只是更加具有操作性。“民間投資36條”并沒有很大的實質性突破,在電信、石油等領域,民間資本只能以參股,而不能以獨資、控股的方式進入,5年前如此,5年后依舊。

        特別是一些所謂對民間開放的投資領域,其實是一些國有資本根本不愿進入的領域,或者是盈利微薄的領域,或者是急需資金的領域。比如,“民間投資36條”列舉的經濟適用房、公共主體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領域,本來就屬于一個不賺錢的公益行業,國有資本根本不愿意投入;再比如,在金融服務業方面,“民間投資36條”提出鼓勵民間資本興辦中小城鎮金融機構,發起和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輔助社等金融機構。而村鎮銀行也好,農村金融機構也罷,風險都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民間投資36條”極有可能淪為僅僅應付民間呼聲的軟性政策,屬于暴利的壟斷領域,國有資本未必會讓出地盤。

        鼓勵非公經濟和民間投資,不僅關系到中國經濟的轉型大計,也關系到中國未來市場經濟資源配置方式的方向性選擇問題:是選擇按照市場來配置資源,還是選擇按照政策、關系和權力來配置資源?是建設一個有實業基礎的經濟格局,還是讓經濟空心化?

        為避免“民間投資36條”重蹈“非公36條”的覆轍,筆者建議:首先要解決認識和理念問題,要充分認識到啟動民間投資不僅僅是救急,是充當公共投資的接力棒,是為中國未來的市場經濟奠定一個良好的微觀基礎;其次,要從政策層面真正鼓勵,特別是在石油、電信、金融等壟斷領域,要給民間資本的進入開辟綠色通道,清除一切不合理的限制法規,給出時間表;第三,在“民間投資36條”里有一項特別有價值的規定,那就是政府幫助非公經濟進行產業升級,參與國家級的課題和研發,這意味著,未來民營經濟在技術研發方面可以獲得國家的資金,這對于中國制造的提升是非常關鍵的,亦希望在政策中提出明確的比例;最后,為了強化執行力,筆者強烈呼吁建立正部級的“民間投資促進局”負責貫徹和落實,避免“民間投資36條”再次淪為“杯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