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9 03:48:10
每經記者 羅倫 發自上海
在方舟子還未在微博上發表“學歷造假論”之前,先后擔任微軟中國區總裁、盛大集團總裁、新華都集團榮任總裁兼CEO的唐駿還是許多人心目中職場成功人士的典范。
然而本周,學歷之爭在將唐駿推上了風口浪尖的同時,也引發了網絡上和企業內部的深刻思考:學歷、能力和誠信三者應如何排序?
“學歷門”事件爆發之后,《每日經濟新聞》就企業人才錄用和學歷價值,對國內共50家大中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及部門企業管理層展開了匿名問卷調查。
究竟是學歷說話,還是能力優先?是講究表面的冠冕堂皇,還是追求內在的誠信品格?調查中,各個選項間并不顯著的百分比差距,讓中國企業的用人觀念變得模糊起來。
能力與學歷之間的權衡
“(錄用人才時)會考慮學歷,但是如果要和真實能力PK的話,我傾向于選擇能力。”國內一家頗有知名度的傳播顧問公司的創意總監鮑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即使是??茖W歷,只要有豐富的相關工作經歷,該公司也會予以錄用。
持有以上觀點的企業和個人并不在少數。
“面試除了觀察應聘者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外,我們會有一些標準題目來測試他們的專業能力。”鮑總監稱,“此外,還會有一些我們俗稱的‘小陷阱’,可以看出他們的真實性情。比如,在面試結束后告知應聘者,希望他周日過來幫個小忙,但是沒有報酬。”
鮑總監解釋,從應聘對象的反映,可以看出這個人在選擇工作時的傾向性,具體包括:第一,對方想得到這份工作的熱情,是不是想抓住一切機會;第二,是否有加班的心理準備;第三,精神力量是否足以抗衡物質利益。
鮑總監目前所在的這家企業在國內多個大中型城市都設有分公司。他告訴記者,公司在北京的總部較為核心,因此在人才錄用方面,學歷要求就相對較高,所謂的“海歸”也相對較多。
“當然,不刻意要求高學歷不代表對學歷沒有要求,我們會設置底限。”鮑總監說。
“野雞大學”含金量多少?
“你是什么學歷的?”“哪個學校畢業的?”“大學成績單帶來了嗎?”……招聘市場上,應聘者對這些問題并不陌生。
“雖然很多企業對外宣稱更注重人才的能力,但在招聘啟事上就已經不給別人留機會了。一條‘碩士及以上學歷’,就直接把本科生淘汰,甚至連一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應屆生陳同學向記者抱怨。
其實,被一些500強企業拒之門外,除了陳同學這樣的應屆生,社會求職者也不在少數。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人不得不繼續讀書。更有甚者,出于節約時間和精力等多方考慮,試圖從一些不正規、不合法的渠道來獲得大型企業的敲門磚。
記者隨意在百度上輸入 “海外文憑”的字樣,就找到了約3190000篇相關網頁。“國外大學文憑”、“國外學歷認證”、“留學認證”、“國外文憑公證”、“國外大學成績單”等字眼隨處可見。看起來,似乎要獲得一張國外“文憑”,并不是一件難事。
然而,唐駿的學歷造假似乎更為高明一些,他選擇的途徑是“野雞大學”。
據一位在正規留學服務機構認證的專業人士介紹,所謂 “野雞大學”大致有兩類:一類是不被教育部認可的學校,另一類指那些入學門檻低、課程設置少、允許槍手代考、無正常管理并且可輕易快速獲得學位的學校。
據專家介紹,無論是哪類“野雞大學”,目前都有判斷和鑒別的方式,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國家的教育部涉外監管網(http:/www.jsj.edu.cn/)查詢。所有教育部承認學歷的國外大學都會在涉外監管網上公布。教育部會通過使領館和外交關系對大學進行實地考察,并在學校規模、教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只有通過考察的國外大學才會公布在涉外監管網上。
學歷造假為何有可乘之機
“野雞大學”遭遇炮轟,那從國家認證的學校所獲得的文憑是否就一定具有含金量呢?
“現在的教育市場未必說得清。”一家在全國從事MBA教育的辦學機構的副校長對記者表示。
據記者了解,作為一種專業碩士學位,MBA招生對象一般為大學本科畢業、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實踐經驗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和工商企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因此,MBA的考取會更注重實際操作的能力和工作經驗。如今,有很大一部分在職或者社會人士都會選擇通過讀MBA來提升自我。
據該副校長介紹,目前國內的MBA市場魚龍混雜。只有經過全國聯考所獲得的MBA入學資格才較為正規。其中,作為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EMBA的課程還是由招生院校獨立命題,以申請者的筆試、面試成績和職業成就為錄取標準。所以,其中個別院校為了一時的利益,會無視國家相關規定,出現“放水”錄取的現象。
其實回首過往,企業高管身陷“學歷門”也并非個案。早在過去,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就表示曾在斯坦福大學讀書三年,后來為工作而放棄畢業,最終因此陷入假學歷風波;紐交所上市公司康寶萊原總裁兼首席營運官彭閣瑞,也曾因為假學歷而被迫辭職。
唐駿“學歷門”給企業管理引發的一個問題是,學歷造假,為何在“東窗事發”前,他們都能如此順利地進入公司并且平步青云?
在本次針對企業人才錄用與海歸學歷的調查中,面對求職者的學歷、學位證書等,選擇“除了提交相關文件,還會對學歷證書等進行驗證與核實”的企業僅占被受訪對象的約40%;超過一半的企業選擇“提交學歷證書原件以及復印件等相關文件即可”;甚至還有6.12%的企業選擇“不做進一步處理,僅看簡歷”。
當被問及“您覺得企業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核實錄用人才的學歷真實性”時,選擇“有必要”的剛過50%,還有一大半受訪者表示“沒必要,看日后業績即可”,或者“無所謂”。
“對于那些真正受過高等教育,留洋回國的高材生,一般的中小型企業不敢輕易地用,有時候一些模棱兩可的野雞大學文憑卻恰到好處。”在多家全國重點大學EMBA課程上擔任客座教授的一位學者如此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