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再掀增持潮前8日數額已超六月總量
2010-07-12 00:00:44
每經記者 李智
中報大幕即將于7月13日拉開,這也意味著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將步入中報披露前一個月的增持禁期。面對大跌后出現的估值下探,不少股東們心急地選擇了在禁期來臨之前下手。截至7月8日,上市公司在7月的頭7個交易日獲得增持總量已經超過了整個6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掀起的增持潮中,不少提前下手的資金已經慘遭套牢,但以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卻顯示出大盤越跌增持越勇的氣勢。面對他們的信心,投資者不禁會問,股指真的能在大跌后扭頭向上?
7月增持量已超6月
Wind統計顯示,7月1日~8日,約有10家上市公司獲其主要股東增持共計2524.20萬股,涉及市值約為3.54億元,而在整個6月份,上市公司獲增持股份總額也才2756.2萬股,涉及市值約為2.88億元。也就是說,進入7月僅僅8天之后,A股公司獲得的增持量已超過了6月總額。
7月1日,威海廣泰(002111,收盤價16.50元)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威海廣泰投資于6月30日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3.01萬股 (占總股本0.021%),平均價格14.963元。更令投資者欣喜的是,威海廣泰投資還宣布擬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總股本2%的股份。這則公告也拉開了7月增持大潮的序幕。
次日,藍籌股中國南車(601766,收盤價5.12元)也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中國南車集團已于7月1日通過上證所系統增持公司股份200萬股,并擬在未來12個月內動用不超過10億元的資金,繼續增持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隨后,武漢健民、格力電器等公司也先后公布了獲得增持的喜訊。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的增持大軍中,上市公司高層也占據了重要的位置。根據相關公司公告披露,中珠控股(600568,收盤價10.27元)董事長兼總經理葉繼革于7月2日、5日,增持公司股份31.4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89%),均價9.28元/股;錦江股份(000754,收盤價19.84元)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于7月2日~6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增持169.48萬股股份,成交價格在16.81元/股至18.26元/股之間。
增持潮早已涌動
受到房地產調控、對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等一系列負面因素的拖累,A股市場自4月中旬以來持續暴跌,上證指數由3100點遭遇垮塌式下跌,最低一度跌破2320點。就在A股市場一片烏云密布之際,5月份曾涌起一股增持潮,多家上市公司紛紛在5月發布公告,高調宣布股東逆市增持的好消息。
據西南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僅有冀東水泥(000401,收盤價16.60元)和中興商業(000715,收盤價12.92元)兩家公司獲得股東增持,共計2198.77萬股,涉及市值累計約為3.52億元。但在股指繼續下探的5月,上海金陵等多達22家上市公司卻獲得了股東的慷慨增持,增持股份數共計29617.03萬股,市值共計31.6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31.60億元的增持額創出了自2009年10月份以來的新高。
但在股指進入6月震蕩期后,股東的增持意愿又有所回落。Wind數據顯示,在股市震蕩的6月份僅有三一重工(600031,收盤價19.86元)、美欣達(002034,收盤價10.37元)、精工鋼構(600496,收盤價9.28元)等8家公司獲得股東增持,增持股份總額也才2756.2萬股,涉及市值約為2.88億元。直到7月上旬這一數據才開始有明顯的回升。
業內人士指出,根據相關規定,擁有上市公司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30%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在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以及定期報道披露的前30日內都不得增持上市公司的股份。因此,不少看準時機的大股東果斷地選擇在披露禁期前,開始自己的增持行為。這也從一個側面推動了7月上旬增持量出現井噴式增長。
減持暗流趨弱
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就在增持潮跌宕起伏之時,減持暗流也沒有停止過流淌。不過從總的情況來看,隨著大盤的下挫,股東套現的沖動也日漸冷淡起來。7月以來,雖遭遇減持的公司也有近10家,但減持股份總量僅為1075.9萬股,市值不足8000萬,與同期增持數量存在巨大的差異。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共有67家上市公司遭遇了股東減持4.36億股,累計減持金額達到了驚人的60.41億元。而進入5月份以后,減持量與4月份相比有了明顯的下滑,雖然風華高科、天潤發展等34家上市公司遭遇了股東的減持,但涉及公司股份已經下滑至1.81億股,減持總市值也降至約18.73億元。在進入6月份以后,上市公司被減持股份已下降至1.41億股,涉及金額18.26億元,較5月份再次下滑。
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總的情況來看,在指數不斷下挫的過程中,以上市公司大股東所代表的產業資本,似乎已經逐漸認可了相關公司的估值,在選擇果斷增持的同時,減持的力度也日趨削弱。而他們的態度,不僅直接減弱了股價下挫的壓力,更增添了部分資金做多的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