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建設未來10年加速跑 新增裝機容量比肩十個“三峽”
2010-08-24 02:17:06
每經記者 宛霞 發自北京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水電建設從審批到建設正在進入“加速跑”。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水電宣傳工作會上,國家能源局有關人士預計,未來十年投入運行的70萬千瓦及以上容量的超大水電機組總計將超過100臺。
到2020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將達1.8億千瓦,而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相當于10個三峽電站。
8月19日~20日,全國水電宣傳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據一位參會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這次會議是在國家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召開的,會議重點是回顧和總結現階段我國水電宣傳工作的不足,同時討論修訂了《中國水電“十二五”宣傳綱要》,這一綱要將為我國水電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水電發展陷入停滯
國家能源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水能開發利用率只占技術可開發量的35%左右,如不抓緊開工一批新的水電項目,將難以實現中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減排目標。
上述人士表示,由于受到生態環境、建設管理和移民安置等問題的制約,近年來水電發展幾乎陷入停滯,我國水電項目的審批多次遇阻,大型水電站的開發力度減緩。
針對水電項目前期審批嚴格、短期內難以大量獲批這一問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表示,環保部門對水電項目前期審批比較嚴格是有必要的,但隨著我國碳減排壓力的逐步增加,大力開發水電勢在必行。
據 《2009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年報》顯示,2007年、2008年、2009年全國核準的水電容量分別僅有234萬千瓦、724萬千瓦和737萬千瓦,遠小于這幾年的投產規模,導致水電在建施工規模逐年迅速縮小,2009年年底僅有6725萬千瓦。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我國水電開發已經大幅滯后于規劃目標。“十一五”期間原本規劃水電開工量約7000萬千瓦,而實際開工量只有2000多萬千瓦。因此,“十二五”期間,水電項目的核準量和開工量都需要大幅提升。
10年后水電裝機達3.8億千瓦
受建設周期影響,如果新建水電要在2020年發揮節能減排效果,未來五年至少需要開工的水電項目為1.2億千瓦。我國水電開發未來將向超大容量方向發展。為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的目標,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更是進入了快車道。
國家初步規劃2020年水電裝機總量達到約3.8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3億千瓦以上(抽水蓄能電站5000萬千瓦),年發電量1.15萬億千瓦時。正在建設中的溪洛渡、向家壩兩座水電站共有70萬千瓦及以上的機組36臺。2030~2050年,隨著西藏水電的開發,將有四個千萬千瓦級水電站的運行水頭超過400米,最大水頭達830米,超高水頭和超大容量水電將成為我國水電發展的主要方向。
來自全國水電宣傳工作會議的數據,目前我國水電裝機總量突破兩億千瓦。去年我國水電發電量達5716.9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15.53%。目前我國水電裝機約2億千瓦,怒江、雅魯藏布江尚未開發,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總體開發程度不足10%,規模化水電開發的潛力巨大。
張博庭表示,“十二五”期間水電的新開工量預計將接近1億千瓦。未來除加強對水電項目監管和審核速度之外,還要引導民眾走出過度強調水電開發面臨的移民和環保問題誤區。對于水電項目的布局,重點將集中在西部地區的金沙江、大渡河、雅礱江、瀾滄江等。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水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有力地推動了能源供應結構的調整,到2020年如果我國水電順利實現裝機目標,我國能源供應結構將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