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2700點之下三大焦慮籠罩A股

2010-08-29 23:46:43

美國“兩房”在2008年扇動了一下左翅膀就讓世界經濟顫抖,如今的美國樓市、中國樓市誰會是另一只攪動全球經濟的翅膀?

每經記者  趙笛

  2700點屢屢無法突破,這到底是為什么?我們不去討論中國股市是否是經濟晴雨表的問題,這就像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毫無意義可言。

        我們只需知道,蝴蝶效應影響著世界。美國“兩房”在2008年扇動了一下左翅膀就讓世界經濟顫抖,如今的美國樓市、中國樓市誰會是另一只攪動全球經濟的翅膀?

這便讓世界憂慮、股市憂慮。

市場焦慮

農行上演“織布”走勢2.68元破不破成“心病”

每經記者  朱秀偉

    未來到底是上是下?市場對此似乎患上了焦慮癥。農業銀行(601288,收盤價2.69元)近期的“織布”走勢正是市場焦慮最好的一個縮影。2.68元發行價能不能守住,都已成為多空雙方的  “心病”。此外,從上證指數看,近一月來在2600點已經兩上兩下。本周的縮量,更是觀望氛圍濃厚的表現。

兩大權重板塊上下兩難

        梳理2319點以來這波反彈,率先啟動正是房地產板塊,連續的走強,極大帶動了市場人氣,從7月初到8月中旬,房地產板塊漲幅超過20%。

        但正當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先是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短時間內連續提出要抑制房地產投機,緊接著國土部清理閑置土地,近期又傳出暫停開發貸,一系列的信號顯示房地產調控似乎一點未放松。

        雖然地產龍頭萬科A(000002,收盤價8.44元)多次力挽狂瀾絕地反擊,但卻無法挽救整個房地產板塊。相比8月中旬的高點,包括金地、保利等龍頭股回調幅度都超過10%以上。

        調控政策的松與不松,讓房地產個股走勢極為“糾結”。另一大權重板塊,金融股同樣如此。

        工行、中行剛剛公布了業績,報表可謂極其亮麗。例如中行,凈利潤543.75億元,每股收益0.20元,按照目前股價3.38元,PE只有8.45倍。

        但在地方融資平臺風險、未來增速下滑等等利空打擊下,不少銀行股股價已經逼近2319點的低點。再如中行,7月5日創出收盤低點為3.37元,而昨日(8月27日)中行收盤價為3.38元。

        一方面有極為亮麗的業績,另外一方面卻是不可預知的地方融資平臺風險。多空因素博弈,讓投資者更是兩難。

農行走出“織布”行情

        農行雖失去了綠鞋保護,但2.68元卻屢屢被神秘護盤資金保護。昨日,截至收盤,在2.68元處,依然有2.27億股買盤死守發行價,但與此同時農行也未向上尋求突破。一個交易日的波動區間只有1分錢,從分時走勢看,有人將其形象地比喻為“織布機”。

        “最近大盤走勢看不懂,資金都陸續撤回來了。后面要看農行是否破發,一旦破發,我就重倉下空單”一位在期指市場的投資者向記者說。

        “農行本身是權重股之一,而且剛上市是市場關注焦點,它的走勢對市場影響極大,特別是對投資者的心理層面,一旦破發將是極大的打擊。”太和投資投資總監王亮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農行“不上不下”的走勢,以及近十個交易日在幾分錢區間窄幅波動的特點,都是市場“糾結”、“焦慮”最直觀的表現。這種格局結束之日,也許就是大盤方向明確之時。

        此外,另一個特征,也能體現出市場的焦慮。上證指數近一個月以來已經在2600點兩上兩下,7月28日向上突破2600點,8月10日大陰線又跌破;8月13日、16日,連續兩根陽線似乎重新站穩,但經過連續下跌后在本周三報收2596點,一個月內第二次跌破2600點。雖然本周五報收2610點,勉強站穩2600點,但連續萎縮的成交量表明,這種平衡是短暫、脆弱的。

宏觀焦慮

世界與中國都陷入困惑中

    7月,美國房地產數據給美國經濟、世界經濟套上了焦慮的帽子。

        信心焦慮:8月份美國住房建筑商信心指數連續三個月下滑,創09年4月來的新低;

        開工焦慮:7月份美國實際新屋開工數、建筑許可數均出現下滑;

        銷售焦慮:7月份美國成屋銷售環比猛降27.2%,同比下降25.5%,降幅遠高于14.1%的預測值,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庫存焦慮:銷售不暢導致存銷比繼續大幅攀升,7月成屋存銷比為12.5,環比飆升40.45%;

        房價焦慮:7月美國新房均價則下跌至23.5萬美元,跌幅增至5.24%。

        而除了房地產市場,就業問題也讓人焦慮。截至8月14日當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達50萬人,為去年11月14日以來最高。

        然而,焦慮不僅僅在美國,歐亞市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新的數據表明,歐元區綜合PMI指數回落至56.1,制造業和服務業分項指數分別從56.7和55.8回落到55和55.6;日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長0.4%,增幅為三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國金證券認為,歐洲二季度GDP環比增長1%將是今年高點,未來歐洲經濟亦將如期放緩。長江證券則認為,若單純以單季度GDP增長率小于零來作為二次探底的標志來說,日本可謂已經身處懸崖邊。

兩難境地中的中國

        轉到國內,各方焦慮正在升溫。

        7月份當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2.3%,增幅比上月回落2.6個百分點,光大證券預計實際投資同比增速還將回落;

        7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光大證券預計8月份工業增加值會下降到12~12.5%左右,四季度則下降到10%左右。

        在企業盈利方面,前7月,國有企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8.8%;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0.1%;但成本同比增長37.2%,存貨同比增長24.1%。東莞證券指出,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放緩,環比下降,表明政府經濟刺激計劃的放緩與退出對央企有較大影響。

        更值得關注的是,CPI和PPI呈現出背離走勢。

        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3.3%,較6月份的2.9%環比上漲0.4%。不過,7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長4.8%,環比下降0.4%。這已是PPI連續兩個月下滑,CPI和PPI連續兩個月出現背離走勢。有專家預計,這種背離走勢還將延續到8月份。

        工銀瑞信固定收益總監杜海濤認為,造成背離的原因是“錢太多”。他指出,前幾年貨幣投放量大,但工業產品產能普遍過剩,供大于求,把貨幣與價格的通道阻隔了。投錢多了造成物價上漲,形成通脹壓力;但產能過剩又造成工業品價格無法提升。

        一面是CPI帶來的通脹壓力,另一面又是經濟增長下滑的困惑。簡單的加息,已經不能應對當前這種復雜的局面,政策在兩難中焦慮。

樓市風暴第二波或來襲

        自“國十條”頒布以來,樓市交易量逐步回穩,近期有近75%地區的樓市成交環比回升。不過,這或許是政策新的調控開始。8月初,銀監會建議暫停北京等四個城市的第三套房貸;8月19日,國土資源部披露全國閑置土地達2815宗,并設定10月底為清理完畢的大限;近日,李克強副總理8天內兩談保障房和堅決抑制投機炒作行為……

        中投證券認為,調控政策目標是促成房產價跌、量升,并可持續,顯然目前遠沒有達到這個結果。而此波反彈的邏輯,是對調控政策趨緩的預期及經濟悲觀預期修正引發的估值重新修復。行情若要進一步拓展,關鍵是需要房產價跌量升效果兌現,否則調控政策趨緩的預期可能被破壞。

冷靜之后重選投資品種

        “伴隨著就業、消費等等主要數據的同步下滑,地產銷售下滑的幅度遠超出我們和整個市場的預期。"長江證券海外市場研究員沈楠表示告訴記者。

        國內的機構同樣開始焦慮。國投瑞銀優化增強債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李怡文表示,1~7月,CPI同比上漲2.7%,而1年期存款利率僅為2.25%,“負利率”已經很明顯。未來2~3個月CPI可能會繼續上行,不排除央行為抑制通脹預期而小幅加息。

        隨著思考的深入,先知先覺的避險資金開始行動。近段時間,全球的焦慮情緒導致高風險資產價格再度出現大幅下挫的現象,美國及歐洲主要股指連續下跌,逼近前期低點位置;美國債收益率再創新低,10年期收益率再度跌破2.5%這個心理關口;美元開始觸底反彈,黃金價格高歌猛進,臨近新高。

        相比外圍市場的風聲鶴唳,國內市場更像是“溫水煮青蛙”。樂觀者還在期待,焦慮者已經看出8月份以來的平臺漸有雙頂的意味。

機構焦慮

中信VS中金機構多空分歧嚴重

每經記者  朱秀偉

    雖然以基金為首的機構在市場中的“話語權”逐漸減弱,但他們對市場的看法,對投資者依然存在參考意義。《每日經濟新聞》梳理了各類機構的觀點,可以看出目前機構間分歧十分嚴重。

        比如中金是“死空頭”,中信則是“死多頭”;公募基金有的正在快速建倉,有的則是減倉;私募基金有空倉許久的,也有堅決滿倉的。這種種表現,都表明機構目前也是極為焦慮的。

大券商多空分歧嚴重

        從各大券商最近的策略報告看,賣方間的分歧十分明顯,其中中信是看多派的帶頭大哥;中金則是空方的絕對主力。

        “震蕩不改上行趨勢”、“短期猶豫不改大盤上升趨勢”,這是中信最近的觀點,本周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于軍在合肥更是公開表示,下半年看多到3000點。

        中信證券認為支持行情走好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政府重視保障房建設推進的程度超出預期,未來將可能支撐投資使其難以大幅回落;地方融資平臺的監管模式和力度開始逐步明朗,最壞的預期已經消除;新興產業政策有加快推進的信號,新能源產業、節能減排產業規劃可能會在近期推出。同時中信還認為通脹、房地產和出口的趨勢將推動大盤繼續上行。

        “反彈接近尾聲”,則是以中金為首看空派的普遍觀點。

        “估值修復”是市場對7月以來反彈行情的普遍看法,但中金公司卻認為,本輪反彈的本質并非估值修復,而是借估值修復為名的題材炒作,內在的主要支撐動力來自上市公司中報超預期。

        中金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得出結論:“A股估值水平基本處于25倍~45倍之間,998點和1664點對應都是約25倍左右,而2008年以來的歷次反彈均在市場達到45倍時見頂回落。目前市場的動態市盈率中值水平約44倍,顯示繼續上行空間有限。因此,目前判斷指數能否繼續上行的關鍵,在于權重板塊是否能夠拉動市場上漲。但我們從板塊自身因素、市場因素、經濟因素等角度加以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中的大盤權重股并不具備大幅上升基礎。”

        跟中金一樣看空的券商不在少數,比如宏源證券認為“大盤將進入新一輪的調整周期”;長江證券最新策略就認為“上漲動能已然枯竭,調整無法避免”;招商證券也認為“反彈或已到后端”;國泰君安觀點則是“近期市場行情或已臨近尾聲”。

公、私募基金倉位差別大

        買方之間分歧也同樣如此,這從公募、私募基金之間,不同的倉位變化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銀河證券最新報告顯示,本周華夏基金大幅減倉超過3%,目前旗下的平均倉位已低于70%,這已是華夏系基金連續第四周減倉,倉位已經接近年內的低點。嘉實系也同樣選擇了減倉,上周該基金主動減倉0.76%,旗下8只產品的平均倉位降至65%。除此之外,還有華商、興業全球、融通等倉位下降明顯。

        有人減倉的同時,有人卻在趁調整之機加倉,比如諾德、上投摩根、招商和海富通倉位上升極為明顯。此外,易方達、南方近期雖然倉位變化不大,但整體依然較高,保持在8成左右。

        目前各大私募基金的分歧依然極為明顯,由于沒有倉位限制,不少私募現在保持輕倉,甚至是空倉,這以北京星石為代表。倉位較重的則以廣東新價值為典型。

第三只眼

警惕熱錢撤離中國

    日前,大通證券發出警告: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將放緩,熱錢可能大規模外流。要做好隨時向金融系統大規模注入流動性的準備,要防范國際熱錢大規模集中離境。

        這種焦慮不是空穴來風。有數據表明,7月份外匯占款增加1709億元,規模較上月增加538億元。但是,扣除7月當月的貿易順差和FDI之后,不可解釋部分為負707億元——這是外匯占款扣除貿易順差和FDI之后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值。表明盡管勢頭有所放緩,但熱錢已持續三個月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熱錢外流發生在6月份重新啟動匯改之后,也就是說,有更嚴重的焦慮勝過了對人民幣升值利益的追逐。“這是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質量表示擔憂。”究其原因,第一創業研究所研究員王皓宇認為,09年近10萬億爆炸式的信貸投放,以及10年上半年4.6萬億的跟進信貸,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但同時也埋下了“地雷”,即經濟質量的隱憂。這體現在:一是對房地產市場過快泡沫化的隱憂;二是地方政府債務導致中國商業銀行的撥備風險陡然加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