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0-09-01 09:26:19
打開各主要財經網站,時不時地就會跳出幾大“猜想”這樣的標題;翻閱各財經報刊甚至綜合類報刊的財經版面,冠有各種前綴的“猜想”也會躍入讀者眼簾。在這個靠炒作吸引受眾眼球的時代,即使十分嚴謹的分析,也要戴上這樣的帽子,才能夠引起關注。
與此同時,一些缺乏現實依據也無科學邏輯的“猜想”魚目混珠,混淆視聽,導致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尤其是在當前中小投資者處于信息弱勢的情況下,這種錯誤的引導危害性更大。今天,我們對今年以來廣泛傳播的六大猜測進行盤點,說明這些猜測的起因、核心內容、出處,并根據現實情況給予精短的點評。希望借此給投資者一雙慧眼,認清那些信口開河猜想的真實面目。
不成立猜測1
2319點不是這輪調整的終點
猜測起因:市場下跌以及經濟同比增長幅度回落引發投資者擔憂
猜測內容:
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1.4433%,資金成本的大幅降低,前期緊張的資金面得到緩解。但自農業銀行發行結束后,公開市場傳遞出將加大回籠力度的信號,透露出央行對資金面不會過度放松。沒有充裕的資金面支持,很難扭轉A股市場的下降趨勢。
該文作者研究發現,GDP同比增長絕對值大小,對A股漲跌沒有必然的影響。真正影響A股漲跌的是GDP同比增長的變化趨勢,即是上升、還是下降。上證綜指高級別上漲、或下跌,與季度GDP同比增長出現向上、或向下拐點時間誤差不超過一個季度。
998點至6124點的大牛市產生因素很多,其中一個因素是從2005年二季度開始GDP同比增長逐季加快。從2005年二季度的同比增長11%,直到2007年二季度的14.5%。隨后季度GDP同比增長回落,從2008年一季度開始加速回落,直到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2%,期間上證綜指從6124點調整到1664點;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再次出現向上拐點,從一季度同比增長6.2%,直到201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9%,期間上證綜指從1664點反彈至3361點。
最新數據: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是10.3%。從四月份開始,工業增加值已經連續3個月下滑,預期下半年GDP同比增長將繼續下滑, 三、四季度將回落到10%。今年一季度起,國內季度GDP同比增長出現向下拐點,與A股市場4月份以來的調整趨勢是相符的。
該文作者從以上分析得出結論,2319點并不是這輪調整的終點,近期反彈只是下跌途中的抵抗性反彈。但沒有預期之外的利淡因素,短期內跌破2319點難度很大。
隨著農業銀行的上市,15家已上市銀行股的總市值超過滬深兩市所有A股總市值的40%。海外經驗顯示:一旦某行業或板塊總市值超過本地股市總市值的20%,不管該行業或板塊的業績增長情況如何,其二級市場的表現都將落后于大盤。A股歷史曾出現過一次,1997年家電板塊的總市值就超過當時A股總市值的20%,隨后家電板塊就陷入長期的低迷。其實,隨著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的上市,銀行股已經不再是稀缺的板塊,今后銀行股走勢落后于大盤應在意料之中。
該文最后強調,中小板指數剛剛跌破復合頭部的頸線,創業板指數連續的下跌走勢似乎暗示中小板、創業板等中小盤股目前風險仍然不小。雖然戰略新興產業、醫藥股,以及新疆、西藏區域板塊將呈現出很好的彈性,是反彈行情很好的待選品種。但要注意:1.時刻不要忘記風險,因為一旦題材股補跌,殺傷力會很大;2.多數個股并沒有業績支持;3.尊重趨勢,不能“相愛”到永遠。
文章出處:證券市場紅周刊 期號:2010年第27期
點評:從今年7月以來,上證綜指一直運行在2319點上方。
NextPage
不成立猜測2
正是調控政策在推高房價和地價
猜測起因:前幾次房地產調控的結果是,地價、房價屢漲屢調,屢調屢漲
猜測內容:
近五年來,地價、房價一漲,“民怨”呼聲一大,調控政策便重申一次。屢漲屢調,屢調屢漲,原因眾多,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在推高城鎮的房地產市場價格。
譬如,國土資源部最近頻頻出手,頒布土地“調控新政”。最新的動作便是拿地“首付提高至50%”(2009年12月);
“土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于出讓地塊所在地級別基準地價的70%,競買保證金不得低于出讓最低價的20%”(2010年3月);
“各地當年的保障性住房、棚戶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確保上述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2010年3月);
“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計劃沒有編制公布前,各地不得出讓住房用地”(2010年3月)。
在我看來,硬性規定拿地首付比例是典型的一刀切。如果是毛地批租,投資人應該是按照動遷交地的進展情況,按簽約拿地總量的適當比例逐步交付土地價款。如果是凈地批租,只要能夠實現土地轉讓、規劃指標許可、進場建設許可三證同步,投資人就是一次繳清全部土地價款,都是應該的。但現實問題是三個步驟無法實現同步化。投資人繳了土地價款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不能實現土地的實際使用。大量的土地投入資金被擱置,而不能很快進入流轉,只會大量增加土地的開發成本。
現在把今年的政策保障住房用地提高到當年城市房地產用地總量的70%,這是試圖用一撮而就的辦法解決復雜且要長遠執行的政策保障住房建設分配問題。這一用地比例的規定,毫無科學依據,必將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反映的是“不行也得行”的亂來行為。一下子拿出這么大比例的政策保障房用地,短期內根本無法消化,造成政策保障房投資的巨大浪費。另一方面極端加劇了市場商品住房土地供應的稀缺性,造成了供給和需求的巨大市場失衡。
聯想到兩三年前,全國硬性推行荒唐無比的70/90政策,也是要求全國各地都要制定為期三年的房地產發展規劃,其結局如何呢?現在大家已經看到了。前車之鑒理應引以為訓。現在國土資源部又要求全國制定政策保障住房的用地規劃,而且申明這個規劃不落實,商品房用地不準供。太迷信自己手中的權力和能力了吧?
國土資源部的這個新規定,本質問題是70%的政策保障住房用地規模是否科學?
為什么這兩年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車轱轆轉,形成頒布—落實不了—重申再頒布的怪圈,本質問題也是這些政策是否經過調查研究?是否進行過試點總結?是否進行過政策效果評鑒?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
文章出處:2010年3月24日 新浪地產
點評:4月份,新華社連續發文針對房地產調控的雜音進行批駁。在經過一系列的調控政策后,房價上漲勢頭已經放緩。國家統計局8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3%,漲幅比6月份縮小1.1個百分點;但環比(比上月)漲幅與6月持平。自4月份出現本輪房價同比增幅的高點之后,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出現回落。現在,中央決策層、各職能部委、地方政府、開發商等對房地產調控已經初步形成共識,政策效果顯現已經為時不遠。
NextPage
不成立猜測3
股指期貨催生指標股“游擊隊”
猜測起因:股指期貨4月16日正式開始交易
猜測內容:
漲停板“敢死隊”現在見得太多了,例如某某券商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某某券商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等等,對這些游資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不過,游資依靠信息的不對稱,依靠火力集中的資金優勢能夠參與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盤股。
這些漲停板“敢死隊”敢去碰大盤股嗎,敢去碰工行、招行這些“大象”嗎?現在是不敢,但等到4月16日,股指期貨登場后就不一定了,說不定這些游資將轉戰大盤股市場。深圳一位資深私募人士告訴記者,“為什么現在市場風格轉換始終無法完成?原因很簡單,游資現在基本主導著這個市場的熱點。但由于沒有做空機制,沒有套保工具,因此只能在中小盤股上做文章。不過,等股指期貨出現后,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很大變化。”
股指期貨出現后,由于是保證金交易,杠桿作用比較明顯。同時期貨現貨兩線作戰,也有了套保的工具,因此游資狙擊大盤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收益可能遠遠超出現在炒作中小盤股。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其實在海外市場,機構通過炒作指標股拉升指數,并在股指期貨市場上牟取暴利的經典案例早就有了。例如在香港股市,通過做多中國移動拉升恒指,從而在恒指期貨大幅盈利;隨后又打壓中國聯通做空股指期貨,這樣的案例很有可能在不久后的A股市場中出現。因此,當A股市場股指期貨正式登場后,藍籌股對游資的吸引力將大大增加。
那么,一旦股指期貨催生大批指標股“游擊隊”后,會不會出現指標股漲停的情況呢?私募人士認為,指標股“游擊隊”不一定要大盤股漲停,畢竟這需要的資金量還是很大。真正狙擊指標股的目的,是讓指標股出現大幅跳空缺口,不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都將對股指期貨標的指數產生巨大的影響,“游擊隊”便可在期貨市場上成功獲利。觀察恒生指數或者道瓊斯指數,其實我們可以經常看到股指跳空缺口的出現,這或許正是指標股“游擊隊”干的好事。
文章出處:2010年4月14日 《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在股指期貨正式開始交易后,工行、招行這些“大象”的走勢不溫不火,所謂的指標股“游擊隊”也難覓仙蹤。
NextPage
不成立猜測4
期指凈倉位成A股“章魚哥”
猜測起因:期貨公司凈倉位連續12天準確預測下一天股市的漲跌
猜測內容:
A股“章魚哥”的最新戰例發生在8月10日,當日A股大幅下跌,上證綜指失守2600點整數關口,雖然未能有效突破2590點箱體底部,但市場已經一片恐慌。
不過當日的期貨公司凈倉位卻顯露出一絲生機,8月10日尾盤,主力空頭大幅平倉了結,其中空頭主力國泰君安期貨席位逆市減倉,空頭頭寸減倉1901手,所持空單比前一交易日大減40%。截至收盤,凈倉位為136手,多方占據上風。8月11日的走勢恰如所料,雖然早盤震蕩下行,且隨后強勢上漲,但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31.22點,漲幅達1.21%。
根據長江證券的統計,截至上周五,股指期貨凈倉位已經連續12天準確預測下一天大盤漲跌。長江證券認為,自股指期貨推出以來,凈倉位走勢與滬深300的走勢一直保持同步或者領先一兩日。從時間序列上說,這位股市“章魚哥”——凈倉位預測的準確性也在穩步上升,長江證券分析師俞文冰計算后認為,其對第二日大盤漲跌的預測準確率已經從開始60%左右上升至近期的100%。
“連續12次預測準確,如果按每次50%的預測準確率計算,這是一次1/8000概率的事件,”俞文冰在感嘆的同時,也不忘提示風險:“這種預測不可能完全吻合,總會有失效的一天。”
事實上,8月16日的走勢就說明“章魚哥”也會犯錯。截至8月13日收盤,凈倉位為-101手,預測16日大盤應該下跌,但8月16日大盤一路強勢上行,上證綜指大漲55.01點,期貨公司凈倉位指標沒有延續第13天的奇跡。一位上海期貨人士告訴記者,一兩次失誤并不能否認這個數值的指標意義,期貨公司凈倉位的預測性已經不言而喻。
期貨公司凈倉位,聽起來復雜,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機構投資者用大筆資金對第二日走勢進行“投票”。
“失誤的成本太高,一旦看錯,就損失慘重。”上述期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對未來的看法直接影響到投資的收益,所以參與股指期貨的機構投資者往往對大盤走勢把握十分準確,而期貨公司凈倉位的指標意義就在于它是市場中多空意見在股指期貨交易中的對比,這真實地反映了股指期貨參與者對于未來股指走勢的看法。
這位人士認為,股指期貨交易的規模還很有限,一些對市場影響很大的資金參與程度不高,他們的意見就不能通過凈倉位指標體現出來。“比如所謂的國家隊就完全沒有參與股指期貨交易,而他們的意見則對現貨市場的走勢至關重要,”這位人士說“如果期貨投資者根據原有情況作出預測,而現貨市場資金觀點卻發生變化,因而預測失敗就在情理之中了。”
文章出處:2010年8月17日 《中國證券報》
點評:《證券日報》金融機構中心對8月第三周的情況進行了梳理,統計結果表明,“章魚哥”的準確率只有50%,跟拋硬幣的概率差不多。
NextPage
不成立猜測5
從中國股市可以預測全球股市
猜測起因:在A股市場下跌之后,西方股市即出現大規模拋售情況
猜測內容:
分析人士如今認為,上海A股指數可以作為美國股市的一個領先指標。咨詢公司United-ICAP說,他們自2007年以來就觀察到了這一現象,當時上海股市先于道瓊斯指數下滑,并在2008年10月率先觸底,而道瓊斯指數直到2009年3月才觸底。今年以來,上海股市較4月份的高點跌了19%,而經過上周的下挫后,道瓊斯指數只跌了9%。
當然,把中國股市視為全球股市的一個領先指標,這種觀點是種極大的飛躍。盡管傳統的看法是,股市是經濟活動的一個領先指標,但在中國卻通常不這樣認為──中國的股市被視為非理性的,與經濟幾乎毫不相關。
這是因為中國的股市以遵循“羊群效應”的散戶投資者為主,有經驗的外國機構投資者的資金基本被關在門外。A股市場仍是大部分外國投資者所無法涉足的,人民幣也不可自由兌換。
今年,中國的經濟和股市看起來又在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11.9%,而今年上海A股市場一直是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之一,到目前為止已經跌了23%。
不過,或許中國的股市比我們所認為的更重要、更有理性。很少有人會質疑中國龐大經濟的重要性,不過如果低估了中國股市的重要性,或許也是愚蠢之舉。
中國對最近全球經濟復蘇的貢獻受到了廣泛的認可,中國政府支出而非消費者支出推動了增長。中國憑藉大規模的刺激和基礎設施項目以及政府資助的銀行貸款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很多人認為,大宗商品價格的反彈、亞洲出口和新一輪資本支出都要歸功于中國的刺激政策。正如野村(Nomura)最近在戰略報告中所說的,投資者被這樣一個事實欺騙了:這輪周期開始于中國,然后流入發展中國家市場,最后幫助其他地區恢復了增長。
也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中國的刺激措施轉化成了股市的走勢。
匯豐(HSBC)在股市研究報告中說,2008年11月中國政府宣布出臺人民幣4萬億元(合5,86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時,股市開始復蘇。
這可能是因為中國股市和投資者認識到中國經濟獨一無二地由政策所推動,因此變得理智起來。忘掉GDP增長數據(該數據被普遍認為是不可靠的),而是追隨政策變化吧。
匯豐還強調,今年當政府宣布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并實施更嚴格的房地產措施時,股市隨之下挫。
全球投資者都將比以往更密切地關注中國的決策人士和A股市場。如果我們相信A股是一個領先指標,那么現在的A股市場似乎是在告訴我們中國的增長不僅沒有數據所顯示的那么強勁,全球增長看起來也值得質疑。我們可以預料,在目前是否面臨W型復蘇的問題上將有更多的討論。
文章出處:2010年5月24日 《華爾街日報》
點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A股與全球股市的關系會越來越密切,但如果說現在從中國股市就可以預測全球股市,這種論斷顯然是有點超前了。
NextPage
不成立猜測6
從A股8000點到中國經濟崩潰論
猜測起因:中國產能嚴重過剩,加之貸款投放速度下滑
猜測內容:
因“中國經濟將在9~12個月內崩潰”的言論,“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今年來成為國內媒體關注的焦點。這位個性張揚的國際知名投資分析師常常在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之時大肆唱空,而歷史似乎也屢次證明他是對的……
1987年,美國股市爆發“黑色星期一”大崩盤,麥嘉華在此前一周便呼吁投資人清倉出局;1990年,他成功預測日本經濟泡沫破滅而賺取了大把利潤;他之后還預見到了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9年的互聯網泡沫;2007年3月底,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初期,麥嘉華預言美股將面臨動蕩。
麥嘉華之所以大膽唱空中國,也許在于他又看到了中國投資過熱的“老毛病”。“中國信貸發放過度,但是多余的資金被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和科技研發上,而不是被消費掉。這是中國和美國的不同之處。”
而早在2006年初,麥嘉華也曾指出:“中國部分區域的房地產、電子及汽車業,有固定投資的泡沫,這些產業的產能擴充太快,供給競爭太激烈,需要很多時間消耗。”
今年2月,麥嘉華重申,由于中國產能嚴重過剩,加之貸款投放速度下滑,中國經濟增速將明顯放緩,甚至將面臨硬著陸的風險。
4月,他又指出,中國信貸的過度擴張以及不斷攀升的房價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預示著中國經濟的增長或已接近極限。
5月,他更是語出驚人地表示:“股市及商品價格顯示,中國的經濟將在一年內放緩,甚至崩潰。”他認為上證綜合指數已經無法回復到2009年的高度,“無論怎樣,中國的經濟都將減速。甚至很可能在未來9到12個月的時間內崩潰。”
有意思的是,回過頭來看,這位“末日博士”在幾年前還曾是中國經濟的堅定多頭。
2007年5月,麥嘉華曾認為A股可能上漲到8000點。他指出,發生在上世紀的資產泡沫,如金銀、石油等,都一度連續增長了10倍到50倍,而當時的中國股市只是從低點增長了3倍。“的確,中國進入泡沫階段,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股票市場不可能從這個水平再次翻番。”
2006年3月,麥嘉華表示:“目前上海的房地產可能有一點泡沫,但10年后回頭來看,現在的價格不算太離譜。現在香港的Α級寫字樓每平方米售價約2萬到3萬美元,上海約3000到4000美元,這兩地的環境差別并沒有那么大,為什么價格相差將近10倍?我認為10年后上海的地價可能超過香港,因此,相對看來上海還算便宜,如果要買房地產,我寧愿買上海而不買香港,就算短期被套牢,長期還是會賺錢。就長線來看,上海房地產價格將超越全球許多大城市。隨著中國快速都市化,越來越多的人口遷徙到城市,我相當看好上海的房地產。”
上海房價超越香港,A股市場上漲到8000點,雖然麥嘉華沒有明確指出這種情形將在何時發生,但恐怕都不是小概率事件。眼下最受關注的是,未來一年將對他中國經濟崩潰的“預言”作出檢驗。
文章出處:2010年6月26日 《第一財經日報》
點評:A股8000點沒有見到,從現在的發展情況看,中國經濟崩潰論更是純屬無稽之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