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0-09-10 13:07:31
基民損失慘重公司盆滿缽滿——公募基金收費模式再度引發質疑
在目前我國投資渠道相對偏少的背景下,基金投資已經是一個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話題。據統計,目前我國基金投資者賬戶數已超過1.9億戶。當公眾將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財產交給基金公司打理時,一個巨大的反差引起了他們的質疑:上半年,我國基金業盈利同比減少168%,管理費收入同比卻增長19%。
“基民巨虧,基金穩賺”的局面將公募基金的收費模式再度推上風口浪尖:為何損失要基民獨自承擔?固定費率是否合理?費率高低由誰來定?
基民虧損基金公司“旱澇保收”
根據基金半年報測算,今年上半年基金合計虧損4397.53億元,與去年同期盈利6424.76億元形成巨大反差。同期,60家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合計149.06億元,同比增長19%。
“將管理費與基金虧損進行比較,是不是合理值得商榷。”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基金分析師聞群說,基金管理費是按照基金規模固定收取,管理費增加只能說明基金規模增加,而不是決定于基金投資收益。
目前,我國公募基金按照固定比例計提管理費。一般而言,偏股型主動投資基金年費率多固定在1.5%,投資多個海外證券市場的QDII基金年費率為1.5%至1.8%,而固定收益類基金為0.6%至0.8%。
從制度上看,將管理費增加與基金虧損進行類比似乎過于簡單;但從基民角度看,基金經理虧了基民的錢,管理費卻一分不少,似乎不公平。
“股市下跌,基金虧損,如果管理費降低,那基民沒話好說。但基民虧這么多,那些30歲左右紙上談兵的基金經理卻‘旱澇保收’,只發一條短信表示理解,感覺心里很不平衡。”基民邢斌說。
今年初,一家國內大型券商的研究人員集中投奔全國各家基金公司。其中一位坦言:“我們判斷2010年股市將不盡如人意,券商是‘靠天吃飯’,收入水平將明顯下降;而基金只要保持一定規模,加上不斷新發基金產品,就能維持不遜于2009年的收入水平。”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資深基金經理劉磊說,我國目前基金的設立方式和收費模式,均最大限度隔離了基金公司收益和基民收益之間的關系,目的是防止基金公司為了高收益而違規操作。現實中,這一制度設計在防范違規操作方面作用有限,卻導致基金公司與基民之間利益關聯性過低,也不利于強化基金經理對公司的忠誠度。
重新輕舊規模比效益重要
基金公司被稱為“職業投資人”。然而在固定費率制度下,他們首先追求的是規模。上半年,國內規模最大的指數基金嘉實300虧損額位列榜首,再次反映了規模不等于效益的現實。然而,對基金公司來說,規模就是收益,擴大規模成為基金公司的核心追求。
“基金公司普遍‘重新輕舊’,不計成本地發行新基金,而不是努力做好老基金的業績。”劉磊說,一般一只新基金前一兩年的管理費只夠收回發行成本。另外,新基金也更受產業鏈上其他機構歡迎。在銷售環節,銀行的客戶經理迫于營銷壓力,更傾向于向客戶推薦新基金,而不是收益好的老基金。
基金業“規模至上”的追求,顯然與基民的需求格格不入。業內人士認為,造成這種不合理局面,主要是因為基金管理費提取辦法不合理。
長期研究國內外基金管理的晨星評級研究員鐘恒說,我國公募基金管理費長期按照統一、固定的費率計提,且費率高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沒有完全市場化,不利于行業優勝劣汰機制的形成。“要想在基民和基金公司之間找到利益平衡點,要想行業健康發展,必須砸破‘鐵飯碗’制度。”
法學博士陳斌彬指出,我國當前基金管理費計提模式存在三大弊端:一是基民只能被動接受基金合同條款,沒有就管理費合理性問題起訴基金公司的權利;二是負盈不負虧的分配制度,使多數基金管理人傾向于用保守的投資策略,盡量沉淀募集資金,通過時間推移逐步侵蝕基金持有人本金;三是基金資產規模效益直接受益人是基金管理人,而非基金持有人。
值得關注的是,個別業績驕人的基金長期處于封閉狀態,似乎成為重業績不重規模的典范。不過,市場人士質疑:這類“看得見買不著”的基金是否只是公司擴大規模的“誘餌”?畢竟個別擁有此類明星基金的基金公司,其基金數量、種類、總規模也在業內名列前茅。此外,操作明星基金的基金經理,也同時操作其他基金,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可能?畢竟,多只基金同時同方向買賣同一只股票時,買賣的先后順序和操作的資金量都將影響基金收益。
標本兼治兩全之策是否存在
巨虧之下,大量基民呼吁基金管理費應改為浮動費率。日前,一項關于“基金虧損該收管理費嗎”的調查結果顯示,95%的投資者認為不應在基金虧損時收管理費,89%的投資者認為應采取浮動費率收費模式,只有4.5%的投資者認為應采取固定管理費模式。
1998年以前,我國曾實行過浮動費率收取管理費模式,結果造成了基金片面追求凈值增長,有的甚至采取年底將股票價格推上去等不當手段提高基金凈值,加大了基金投資風險。這種做法后來被廢止。2008年上半年,基金業創出了歷史最大虧損,浮動費率一時成為各方論戰焦點。在今年虧損重現之際,類似爭議再次浮現。
天相投資曾發布報告支持固定費率制,并提出固定費率的三大優勢:簡單透明,便于理解和操作;不會引誘基金公司過于激進;基民可以“用腳投票”,通過基金贖回改變基金公司規模,從而改變其收益。相反,浮動費率可能導致投資者難以理解,增加申購贖回價格確定的難度。
而陳斌彬等認為,鑒于我國基金管理費行政管制的缺陷,應盡快標本兼治。就“治標”而言,當前最迫切最重要的就是基金管理費調整問題??梢约橙∫酝圏c教訓,借鑒國際上成熟的“有條件的業績報酬機制”,引入盈虧兩負的計提模式。“治本”之策,則是從法律上要求基金公司只能通過增進基金持有人利益來實現自身管理費收入增加,同時賦予基民在基金管理費上的代表訴訟權。
鐘恒等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國內股市和法律環境已今非昔比,不能因為一項合理制度曾出過問題就“因噎廢食”。此外,投資者要將費用因素貫穿在整個投資過程中,而不是行情好時忘記它,行情不好時才引起警覺。只有投資者對費用的認識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對基金公司費用調整形成有效的催化作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