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人民幣升值的受益板塊

中國證券報 2010-09-16 10:19:58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連續5個交易日走低,15日更是一舉達到6.7250。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包括房地產、航空、造紙等在內的升值受益板塊又會凸顯出哪些投資機會?

  航空業:

  盈利有望進一步改善

  伴隨著人民幣升值,航空業無疑是市場公認的最大受益者。2010年上半年行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國際航線和貨運呈現出高速的增長態勢。民族證券分析師發布報告認為,重啟匯改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快速升值,預計下半年人民幣升值速度有望加快,實現全年累計升值3%左右,而明年有望進一步加快,預計全年實現累計升值4%-5%。在此背景下,航空業將會獲得大額的人民幣匯兌損益,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航EPS將分別增加0.05元、0.02元和0.03元。此外,航空行業政策也推動投資熱點形成。自金融危機以來,民航局等相關部分針對行業出臺了若干行業扶持政策,其中包括繼續返還機場建設費、補貼航線、減免國際航線營業稅等等,這些都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未來行業將繼續優化增長結構,在原有政策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落實特殊遠程國際航線補貼政策,擴大國際航線稅費減免的種類和范圍,采取有效措施扶持通航企業提升服務能力,盡快建立支持我國航(601111)空貨運業發展補貼政策體系。此外,民航局關于對國際航線、航空貨運以及通用航空的相關政策有望逐步落實,行業政策一方面有利于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有望成為航空板塊表現的催化劑。

  造紙業:

  降低原料成本 提升盈利能力

  中投證券分析師認為,自匯改重啟后,人民幣已有一定程度升值,而且后期升值壓力依然存在,這將對造紙等受益人民幣升值板塊構成利好。目前國內造紙企業的木漿進口依存度依然較高,因此國外木漿價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內紙廠的生產成本。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進口木漿價格已經達到867美元/噸,環比上漲了5.3%。同時,國內造紙企業的議價空間有限,使得造紙行業的整體利潤空間受擠壓。而人民幣升值不僅可減少造紙企業的木漿進口成本,同時也可減少造紙設備的進口成本,從而減少生產成本和財務費用,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此外,從今年中報業績觀察,不少造紙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幅增長,現價安全邊際較高,因此投資者可關注造紙等受益人民幣升值品種。個股方面,分析師看好前三季度業績已預增50%-70%的太陽紙業(002078)。

  國金證券分析師表示,造紙行業變化來自于供需兩方面的改觀。從需求看,行業的季節性變化環比會上升,中下游的補庫存將加大需求的擴大。從供給看,除了銅版紙外其他紙種沒有新的大產能的沖擊,落后產能的淘汰可能會出現超預期的情況。分析師預計,紙價上調這一趨勢會維持,從時間來看至少到春節前,漲價的幅度有望保持在15%-20%左右(銅版紙除外),維持紙業存在相對收益,建議增加配置,重點關注岳陽紙業(600963)、晨鳴紙業(000488)、博匯紙業(600966)和太陽紙業。

  房地產:

  升值利好還需經濟向好撐腰

  中信證券(600030)分析師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房地產行業具有較好的正面影響,不過也有一定的利空影響。從利好方面看,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外資對房地產的投資需求加大,貨幣升值預期卻會導致外資的涌入,并大量投資到房地產上,從而增加房地產投資需求,推高房價,這是貨幣升值過程中必然發生的。另外,收入效應及財富效應導致國內房地產需求增加,升值會導致物價變得更便宜,用于購房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購房能力的提高導致需求增加。不過,從利空角度分析,貨幣持續過快升值也可能導致經濟減速、外資需要下降,從而使房地產需求下降,進而導致通脹水平下降,從而使房地產價格漲速下降。分析師表示,利空與利好影響相疊加形成升值對房地產的最終影響。整體而言,人民幣升值的最終影響取決于升值后宏觀經濟的走向,如果經濟仍然能保持較高的增長,則升值對房地產是利好;如果經濟出現嚴重衰退,則房地產也可能受到一定的沖擊。

  長城證券分析師表示,房地產市場作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后轉換成人民幣資產的天然媒介,成為外資追捧的對象,外資通過持有房產享受房價上漲和匯率上升的雙重收益。外資投資房地產,就算價格不漲,人民幣匯率上漲也能實現資本保值升值的目的。不過西部證券分析師表示,未來房價回落或將制約下半年人民幣升值預期,我國目前處在調控經濟的階段,雖然中長期來看經濟增長的空間依然很大,但短期來看,經濟增速的下滑不可避免。在我國經濟回歸平穩增長之前,人民幣匯率確定性升值的預期將趨于弱化。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