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保障房“質”和“量”不能因房價“變臉”

2010-10-14 01:57:5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張敏

  話題緣起

        在保障房建設正在得到政策強化的背景下,其“質”和“量”卻忽然暴露出問題:北京市大興區明悅灣經適房項目8棟住宅樓因混凝土試塊強度不達標被責令拆除重建;另據報道,截至8月末,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410萬套,占年度計劃的70%,而按照要求,9月底前各地的保障房項目必須全部開工,因而引起保障房建設開工不足的擔心。

        12日,住建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今年1~9月,全國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開工520萬套,占年度計劃90%。即便如此,質疑聲音仍然不斷。

        90%的開工率能否說明問題?在“欠賬”多年后,今年能否完成保障房建設任務?保障房質量問題的根源在哪?《每日經濟新聞》邀請了3位資深業內人士,為您一一解析。

對話嘉賓

牛鳳瑞  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云峰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華業地產副總裁

楊少鋒  北京聯達四方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

應用竣工率衡量進度

        NBD:關于保障房建設進度,8月底開工率是70%,9月底是90%,開工率這個指標能說明什么問題?    楊少鋒:開工率不能衡量保障房建設進度。什么叫開工?如果除雜草、平整土地都叫開工,這個做起來就太容易了。實際上,保障房項目的建設周期是比較長的,至少要一年多到兩年。為了更加科學,應該用竣工率來衡量保障房的建設進度。目前公布的數據背后隱藏著很多問題。據我們了解,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應付檢查,虛報了開工率數據。同時,一些保障房項目資金不到位、企業資質不足,地方政府仍為他們發放開工許可。

        陳云峰:雖然開工率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但也應該看到,今年在政府的大力督促下,開工情況還是比去年好很多。我們中經聯內部普遍反映,很多區級的政府通過辦公會等方式給企業施壓,承擔保障房建設任務的企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另一方面,保障房建設需要的手續十分繁雜,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建設進度。

        牛鳳瑞:今年建設計劃是580萬套,按600萬套計算,能夠解決的居住人口不到2000萬,我們的城市人口有6億多,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就算今年保障房全部按時開工,相對于龐大的需求,也只能是杯水車薪。保障房建設是個長遠的任務,不管是開工率還是其他指標,都不能只看一朝一夕。

        NBD:前幾年保障房建設沒有完成任務,有觀點認為缺乏資金是主要原因,地方政府怎么去弄更多的錢?

        楊少鋒:保障房建設收益較少,地方政府更愿意建設諸如會展中心、廣場之類的政績工程,或將優質的土地賣給開發商。我認為應該制定硬性指標保證資金來源,比如土地出讓金的50%必須用于保障房建設等。

        NBD:雖然今年國土部要求,三類政策性住房的供地面積不低于住宅用地供應總面積的70%,但能不能保證土地的供應和地段的“質量”?

        楊少鋒:沒錯。在保障房用地供應上,不僅要保證“量”,也要重“質”。保障房是一種對公共交通要求很高的建設項目,因為保障房涵蓋的人群中,大部分都要使用公共交通。現實中,很多保障房沒有人住,就是因為位置偏遠、公共交通難以覆蓋。這是個復雜的問題,除了保障房與商品房地塊捆綁出讓外,還需一系列的制度規定。

質量問題是頑疾

        NBD:兩種地塊捆綁出讓的制度可以很好地解決錢和地的問題,今年北京還將配建比例提高到30%。但據了解,一些開發企業并不太認同這個制度,因為政府對保障房的回購價或最高限價,甚至低于開發商拿地時的樓面價,開發商顯然是虧的。

        牛鳳瑞:這就涉及制度設計。建設保障房本應是政府的責任,讓開發商參與建設,相當于政府在“甩包袱”。既然這樣,政府就應該在土地出讓中,給與開發企業一定的優惠,而不能讓他們以商品房的價格拿地去建設保障房。

        楊少鋒:保障房建設其實是有利潤的,很多國外的基金都在醞釀進入保障房市場。但因為利潤較低,反而容易成為企業的負擔。就配建制度而言,涉及企業的成本核算,而不是制度本身的問題。假設一塊地規定20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其中4萬平方米要求建設保障房,那么企業拿地前進行核算時,就應該以16萬平方米的商品房標準來計算成本,而不是單純看那部分保障房建設面積。

        NBD:同一個地塊上,商品房質量沒有問題,為何保障房卻出了問題?

        陳云峰:不管哪種房屋的質量出了問題,主要責任都在開發商。作為開發企業,不管建設哪種房屋,都應該盡心竭力地去完成。關于保障房質量上的問題,我認為可能是由于利潤太低,開發商有意控制了成本。當然,建筑方、監理方都有責任。

保障房建設應成常態

        NBD:今年的保障房建設計劃能不能完成?

        陳云峰:從開工這個指標上看,我認為還是能夠完成的,但關鍵是要督促竣工,從而盡快地供應到市場。在當前房價高企、供需矛盾突出的情況下,保障房建設顯得尤其迫切,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這個矛盾更加突出。總體上看,今年政府對保障房建設投入的精力遠遠大于往年,并實行了較為嚴格的問責制。我認為,政府應該把保障房建設的問責放在第一位,商品房供應、房價等問題則放在問責的次要地位。

        NBD:保障房建設力度會不會隨著房價的回落、市場的穩定而減弱?

        牛鳳瑞:本質上講,保障房問題的本質就是社會財富短缺的問題。在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社會保障體系亟待健全的情況下,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會面臨這個問題。但不管社會發展到什么階段都有窮人,都有需要住房保障的人,所以保障房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管房價是漲還是跌,房地產市場怎樣運行,我們都不能放松保障房建設和住房保障體系的完善。針對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我認為現有的保障房建設力度至少要持續10年,甚至20年。

        結束語:從這幾次的樓市調控我們可以看出,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保障房建設將成為政策的重點。而在整個住房保障體系的完善上,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無論如何,保障房建設都應該成為常態,而不能被當做高房價的“救心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