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4 01:11:48
中國等國家反對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是爭奪話語權的必然之舉。但就此認為美國會改弦更張,過于天真。
每經評論員 葉檀
幾發炮彈讓美元指數開始上升,截至北京時間晚上10點20分,美元指數上漲0.56%,達到79.19。這就是美元的力量所在,雖然美元貶值遭到其他美元持有國痛恨,但市場出現風吹草動,美元就成為避風港。
美元牽住了人民幣的牛鼻子。
首先,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不會動搖。遭遇全球輿論阻擊,沒有讓美國放棄與鄰為壑的做法,美聯儲主席與美國財長發表各自的辯解書。
本月初,伯南克在一個經濟學課堂上演講時表示,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通過人為壓低本幣匯率,正在放任其經濟走向過熱,使貿易失衡得不到調整,并造成了他所謂的冷熱不均的“雙速復蘇”,而這樣的復蘇是不可持續的。他警告說,它們的“匯率低估策略”對于自身和整個世界經濟來說都構成了 “重大不利”。伯南克回擊國內批評者,表示如果美聯儲不采取行動,失業率可能會繼續上升,而通脹率過低,并且還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11月16日,蓋特納表示,人民幣升值會對抑制通貨膨脹起到關鍵作用,相反則將導致嚴重后果。他解釋說,如果中國政府不允許人民幣升值,那么所有使中國經濟迅猛增長的經濟壓力,將變成以通貨膨脹的后果收場,最后將出現資產和價格泡沫,對經濟體自身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
10月19日,世行發表報告顯示,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相比,人民幣實際匯率上行約8%,地區他國匯率升幅則達10%到15%。自6月中國決定提高人民幣匯率靈活度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名義匯率僅升2.4%;按實際匯率計算,1月迄今人民幣升幅逾4%,但通脹走高影響迄今已經超過人民幣升值。這說明,對內通脹與對外名義匯率升值聯合構成人民幣實際匯率上升。
希望于年底卸任的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全球體系如何應對中國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將是75年后書寫的歷史。對歷史長河的觀察顯示,快速轉變的全球體系之中,快速轉變的經濟體所創造的歷史并不總是讓人愉快的;我們的智慧,他們的智慧,以及我們打交道的方式將最為重要。
中國等國家反對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是爭奪話語權的必然之舉。但就此認為美國會改弦更張,過于天真。
其次,人民幣在緊縮的過程中,但貨幣發行量沒有減緩的趨勢。
由于我國的基礎貨幣主要由外匯占款形成,從1993年到2009年5月,我國外匯占款已達157638.26億元,是1993年(875.5億元)的180倍,占貨幣供給量M2的28.75%。今年外匯占款呈逐月大幅攀升態勢,7、8、9月份分別新增外匯占款1709.51億元、2429.77億元、2895.65億元。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10月貿易順差額創年內第二高,為271.5億美元。而據媒體援引專家觀點稱,10月外匯占款可能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而且民間涌動的熱錢還沒有包括在內。事實上,我國的外匯儲備遠遠不能說明包括民間在內的外匯占款。
央行疲于奔命,用各種手段對沖越來越多的流動性,但不能解決長期貨幣增發的痼疾,目前我國的廣義貨幣發行量占據世界第一就是明顯的例證。
第三,我國要解決社保資金不足等問題,迄今為止的辦法只有兩個:一是讓企業與個人不斷地上繳各種費用;二是不斷地進行國有資產盤活套現,這將導致中國的資本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多數投資者受通脹之害,分享紅利的機會不多。
所謂中國貨幣之謎就是超發的貨幣沒有形成惡性通脹,除了M2的構成與美國不同外,中國的股市與房地產市場吸納了無數的貨幣,不停套現的資產與貨幣之間形成表面均衡。只要危險的均衡維持下去,只要中國有無數資產需要套現,只要沒有強大的改革壓力,目前的貨幣發行機制就不會有根本性改革。
美國雖然與鄰為壑,對國民卻信守承諾。伯南克向國內承諾表示,決心要把通脹率保持在2%左右。在這方面,中國應該向美聯儲學習,對國民的承諾、保障國民的實際生活,維持對內的公平,比什么都重要。中國唯一的辦法是在貨幣上暫別美元,放緩資本項目開放,在國內強力抑制通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