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企業抬價搶玉米 吉林多家糧庫“顆粒無收”

2010-11-25 01:02:51

“現在糧食市場價格很高,我們根本收不了,收上來也是賠本。這個容量達2萬噸的糧庫,現在里面沒有一點糧食。”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吉林

        昨日(11月24日)上午,傅廣銳在樓道內,已走了好些來回。作為長春市勸農國儲庫的主任,這樣的焦慮狀態,已經持續了數月,“今年情況太特殊了,現在糧庫內沒有糧食。”

        他爾后用手往窗外一指:“往年這個時候,糧庫的院子內,停滿了賣糧的車輛。”

        從二樓窗口望去,偌大的院子,空無一人。可容數車通過的大門關閉,一間間倉庫前面,幾天前下的雪,還未消融。

        時下正是秋糧收購的黃金季節,然而這些糧庫并未續演上年的熱鬧場景,今年格外冷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連日來的調查發現,糧庫空倉的現象,在整個吉林較為普遍。

        然而,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基地,吉林2010年糧食獲得豐收,全省糧食產量有望達到590億斤。

產糧大省多家糧庫空倉

        目前糧庫空倉的情況,在吉林糧食集團嘉實糧庫同樣存在。記者在該糧庫的大院內,看不到一輛運輸車。旁邊的糧倉,冷冷清清地杵在那里。

        七八名工作人員擠在一間屋內聊天。該糧庫主任滿臉憂慮:“現在糧食市場價格很高,我們根本收不了,收上來也是賠本。這個容量達2萬噸的糧庫,現在里面沒有一點糧食。”

        他認為,今年的情況很特殊,主要是淀粉、糖這些價格大漲,使得玉米深加工企業的產品的附加值更高。于是,加工原料需求猛增,去年此時玉米收購價為每噸1700元,現在最高漲至1900元。

        記者隨后來到長春市泉眼糧庫,這個同樣有2萬噸容量的糧庫,如今關著大門。在辦公區的二樓,一位劉姓主任說,現在糧庫空了。

糧食豐收后農民更惜售

一面是糧食的豐收,一面是糧庫的空倉。這是為什么呢?

        上月中旬,吉林省主管農業的副省長王守臣表示,初步預測,今年的糧食產量將會打破2008年568億斤的歷史最好水平,再創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盡管目前秋糧早已收割完畢,但受制于種種原因,農民惜售心態強烈。

        長春市勸農山鎮錢家村村民錢春暉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村的70多戶人家,全將今年的玉米囤積下來,等待價格進一步提高。

        自10月以來,一些玉米深加工企業的收購價持續攀升,以亞洲最大的玉米加工企業大成集團為例,目前其收購價漲到每斤0.84元。該公司副總經理鄭貴臣表示,“農民現在惜售太嚴重,價格越漲,他們越不愿意賣。”

加工企業漲價“搶”糧

        知情人士向記者稱,一些玉米深加工企業,為了充分挖掘市場原料供應,跟市縣一級的糧庫合作,讓這些糧庫為加工企業“服務”。

        記者來到長春市外某糧庫,一位高姓糧庫主任稱,現在糧庫里基本上沒有存糧,主要是農民不愿售賣。

        問及該糧庫所收糧食去向何處,高主任說,主要給一些深加工企業運送。其后,見記者正在錄音,他接連改口說沒有向這些企業送糧。不過記者注意到,該主任和糧庫工作人員身上所穿的棉服上,都有某著名深加工企業的LOGO。

        肇始于2008年的吉林糧庫改制,要求市縣不再保留由其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糧食購銷企業,將地方國有糧庫通過上劃、兼并、重組、破產、出售等方式,完善中央和省儲備糧體系建設。這以后,曾經遍布各鄉鎮、大小不一的糧庫悄然退隱,糧食購銷的主渠道,漸漸移位于中央、地方儲備糧等管理體系。

        前述知情人士稱,改制之后的一些糧庫被人買下,成為糧食深加工企業的“附庸”。

國儲糧庫醞釀提價收糧

“農民惜售是一個原因,惜售是因為價位不斷抬升,而深加工企業是‘抬價’的市場主體。”傅廣銳分析說,吉林的糧食深加工企業太多了,收購商將玉米全部運到加工企業售賣,而不愿意送到糧庫。

        鄭貴臣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吉林玉米產量每年在2000萬噸左右,玉米深加工企業消耗差不多1000萬噸,僅大成集團每年就消耗玉米400多萬噸。

        作為世界玉米加工的  “第一車間”,吉林省早在2008年就提出目標,將打造世界級玉米深加工基地。

        今年11月17日,國務院作出決定,要嚴格糧食收購資格審核,關閉違規建設的玉米深加工企業。

        傅廣銳表示,糧庫在價位上一直不能與深加工企業抗衡,“應該關停一批沒有資質的玉米深加工企業。”

        由于勸農國儲庫收糧不成,傅廣銳說,“我們將考慮適時進入市場收購,但絕對不能按照糧食最低收購價來收,那樣百姓還是不愿意賣,要以市場價為導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