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飽受縮股之痛 小股民狀告北亞集團假破產

2010-11-26 01:03:12

每經記者  鄭佩珊  發自上海

        近日,S*ST北亞將其手中持有的5.7075%新華人壽股權公開掛牌拍賣引起了各方關注。而最終以29.39億元拍賣成交,高出掛牌價9.47億元3倍。

        對這一拍賣結果尤為關心的還有一個群體,就是S*ST北亞6.6萬的中小股東。11月23日,以散戶為主的S*ST北亞流通股股東相約趕赴哈爾濱,向哈中院提交訴求書,希望撤銷S*ST北亞破產裁定。

股民赴哈中院遞交訴求書

        在S*ST北亞停牌以來的近4年中,袁光明的日子很不好過。“外界稱我們是賭徒,”袁光明無奈地嘆了口氣,“購買S*ST北亞,我沒有什么投機心理,我是看中了這家公司豐厚的優質資產。”

        2006年袁光明以1.5~1.8元的價格購進ST北亞股票,“這么低的價格,又有這樣好的資產。”袁光明買進了40余萬股。可誰料2007年,北亞集團因資不抵債宣布破產,停牌至今。

        更令袁光明義憤填膺的是,破產后S*ST北亞要進行重組而實施了減資縮股。S*ST北亞此次減資縮股分為兩個步驟,先是非流通股東給流通股東10送2.8股,而后在此基礎上流通股東每10股縮成2.8股。實際上等于流通股東原來的每10股變成了3.58股。而袁光明的40余萬股股份如今就只剩下15萬股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曾經報道過,S*ST北亞持有的新華人壽股份希望以9.47億元的現金清倉。

        而19日拍賣當天,世紀金源以42.75元/股的價格,購得新華人壽3%的股份。而另一買家華澤集團以43.09元/股的價格,購得新華人壽2.7075%的股權。總出資額度比其掛牌價格高出3倍,達29.39億元。

        而此前S*ST北亞總負債為21.77億元,如今拍賣得來的資金足以解決其債務問題,并且能給前途未卜的S*ST北亞帶來破冰的局面。

        23日,以散戶為主的S*ST北亞流通股股東相約趕赴哈爾濱,向之前裁定S*ST北亞破產的哈中院提交訴求書,希望能夠替中小股民維權。

        訴求書提出了5點要求:1.取消縮股,恢復流通股民的原股數;2.返還S*ST北亞破產清算后剩余資產,其中包括新華人壽拍賣所得現金以及旗下優質資產;3.清算組需出公告列明其在S*ST北亞破產期間所處置的資產明細;4.清算組出公告列明S*ST北亞剩余資產明細;5.撤銷判定S*ST北亞破產的民事裁決書。

被指“富得流油”涉嫌假破產

        和袁光明相熟的另一位股民“老張”(化名)和十來位股民到了哈爾濱。他們在向哈中院遞交了訴求書之后,就去了S*ST北亞公司。

        作為股民,老張第一次走進北亞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則瑞、總經理王剛以及一位法務部的人員接待了這一批小股民。老張只想討個說法,但結果卻很難令人滿意。

        “一個辦公室里工作人員都在,電話響個不停,卻沒人去接,”老張回憶,因為新華人壽股權的拍賣,S*ST北亞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公司方面負責人卻開始打起了“太極”。

        “我們詢問了拍賣后所得現金的處置方式,對方卻告知我們清算組現在人都不在,而在公司的負責人并不知曉新華人壽股權的拍賣事宜。”老張表示,對于其他問題一概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公司肯定是為股民服務的。

        “破產之前S*ST北亞已經擁有了眾多優質資產,根本是富得流油。”老張指出,旗下資產眾多,如華風地產;世紀證券的股份;新華人壽9200萬股股權、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1399萬股股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2839萬股股權、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3250萬股股權、哈爾濱市商業銀行1024萬股股權等。“如果就按新華人壽股權現在的拍賣價格,擁有眾多優質資產的S*ST北亞如何會資不抵債而破產?”

        對于以上疑問,記者致電S*ST北亞董事長以及總經理,截至發稿,S*ST北亞方面沒有給予任何回應。

律師:如證實假破產則是違法

        S*ST北亞公司在2008年10月28日發布低價增發捆綁股改方案,,但沒有得到股東會的通過。而其第二次股改方案同樣也被股東大會所否決。

        此后,中國證監會回復中也指出,由于股東大會否決,重組方案未能實施。

        代理過多起中小股東維權案的嚴義明律師指出,此次新華人壽股權的拍賣拍得如此高價,雖足以償還S*ST北亞所欠債務,但不能直接說明在2007年新華人壽的股權就擁有如此價值。我們需要證實,在法院判定其破產之時,是否對于該公司進行了客觀的資產評估。”嚴義明指出,如果證實其在申請破產時擁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就是虛假破產,就是違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