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券商失準 對調控預計不足成最大敗筆

2010-12-18 03:54:44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滬指行徑區間2800點至4200點!2009年末到今年年初,多家券商如此定調今年的市場運行趨勢。雖然今年滬指區間波動幅度達到1400點,但是幾乎沒有一家券商把脈成功。滬指從3200點一帶跌至2300點,再由2300點重返3100點,而目前又退守至3000點之下。這樣糾結、低迷的走勢,讓券商再次看走了眼。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券商預測失準呢?《每日經濟新聞》通過回顧和總結,找到了券商研判的兩大敗筆。

核心區間失準

        在前兩月雙月策略報告中,中信證券認為2009年10~11月A股市場是承接今明兩年行情轉換的重要蓄勢期,市場將在振蕩上行中逐步抬高底部,四季度中下旬就是市場重新進入上行空間的重要時機。市場的發展驗證了這種判斷。

        綜合來看,按2010年合理估值的上限22.5倍估算,滬深300指數2010年合理點位上限是4600點,對應滬指4200點。但考慮到國內投資渠道有限,債券、定期存款、房屋租金仍在低位徘徊,股市吸引力仍比較強,在這些因素的刺激下,滬指有可能觸及4500點。

        作為業界老大,中信證券只給出了合理點位和最高點位,然而從整個市場全年的運行來看,中信證券的判斷失準。不光是他,另外兩個券商巨頭——申銀萬國和中金也均出現了錯判。申銀萬國預計今年核心波動區間在2900點至4200點,而中金公司預計滬指今年將有25%~30%的上升空間。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券商全面失準,無一命中今年的區間點位呢?回顧這些券商年初的策略報告可以發現,他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對貨幣超預期緊縮防備不足;其次,就是對政策調控預計不足。

貨幣緊縮超預期

        曾準確把脈2009年A股市場的中金公司,對于今年市場流動性曾這樣看待:國內可能會再次進入負利率時代,存款活期化的趨勢有望進一步加強。原因是經濟活動逐步趨于活躍,而政府對信貸估計將略有控制,市場有望出現像2004~2005年那樣的  “寬貨幣、緊信貸”的格局。從外部流動性來看,政策退出預期形成之前,外部流動性整體寬松。在外部資金成本總體低廉的背景下,外部資金流入中國的趨勢將繼續,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

        這里面,中金公司對外部流動性的把握其實是很準確的,但是國內流動性的緊縮卻大大出乎其年初的預料。今年,由于CPI連創新高,央行已經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且在時隔3年后首次加息。而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2011年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巴曙松日前表示,已經成功應對了金融危機,繼續采用應對危機時的大規模信貸投放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很可能會導致一些負面作用,特別是當前物價壓力大的時候,重提常態化,預示著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國的宏觀貨幣政策方向可能出現穩定的調整。

        有業內人士也稱,如果近期通脹不回落到合理水平,那后面實施更加緊縮的流動性收緊政策將會阻礙我國經濟調結構、產業升級政策的實施。同時,通脹的波動可能會間接影響財政政策對新興產業支持的實施效果。因此,通脹高點何時出現,將會是市場資金關心的事。

        事實上,正是物價瘋狂上漲引發CPI屢創新高,因此打壓物價、控制通脹將是未來國家政策的一大方向。推動股市上行最大的利器就是流動性,因此,今年對流動性的收緊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走強。

調控出乎意料

        其實,每一家券商都在去年底發出了對政策推出的擔憂。中金以美國為例,稱其在2003~2004年間的“政策退出”預期下,美元強勁反彈,最高幅度接近7%,而股指則震蕩下行,一直持續到2004年6月份市場真正第一次加息后的一個月,跌幅約10%。此外,中國2003~2004年在出口復蘇及自身內需刺激政策的作用下,經濟逐步走好,政府開始考慮政策退出,使得2003~2004年的市場除了受到非典的沖擊之外,受政策的影響非常顯著,波動頻繁且幅度較大。

        西南證券在2010年年度策略報告會上也談到2010年中國經濟將現高增長、低通脹的格局,預計CPI增長2.8%。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國內市場,政府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目前對不良貸款增加、資產泡沫等問題的擔憂,極可能影響政府較早地收緊信貸。如若那樣,2010年經濟增長將受到挑戰。

        雖然很多券商都對政策收緊和宏觀調控力度加大提出預警,但是一年下來,這種調控力度是出乎意料的。例如對樓市的調控,今年上半年國家連續出臺相關政策打壓樓市,這種超預期的地產調控政策對短期A股市場造成了較大的壓力,房地產及其相關周期性產業均受到明顯的壓制。

        正是對困難的準備不足,導致券商對大勢的研判出現極大的偏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