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2-29 01:44:13
對于管理層經營策略上出現變化的猜測,中國移動內部人士的態度倒很淡定:“上面的意思還沒有完全定下來,我們還是再觀察、再等等看,公司總歸在、業務總歸要做,不急于一時。”
每經記者 陳未臨 發自上海
2010年,對雄踞中國通信業10年的中移動來說實屬不平凡。一方面,連環反腐和換帥風波,讓中移動未來的方向產生了諸多不確定;另一方面,聯通和電信在3G領域的迅速反撲,亦讓業界側目。
在“內憂外患”下,中移動正經歷戰略轉身。但是,這次轉身并不局限于產品、技術或是底層架構的微調,而是來自于李躍升任后,高層戰略思維的轉變。在行業底部,無論是SP,還是終端設備廠商,都感覺到了風向轉變前的異動。
對于管理層經營策略上出現變化的猜測,中國移動內部人士的態度倒很淡定:“上面的意思還沒有完全定下來,我們還是再觀察、再等等看,公司總歸在、業務總歸要做,不急于一時。”
思路差異
目前,中國移動的掌門人有2位:王建宙,中國移動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中國移動上市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李躍,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成員,中國移動上市公司CEO、執行董事。
有意思的是,在李躍接棒王建宙出任中國移動集團總經理半年之后,對于他們的職務交接,一位長期關注中國通信行業的外資投行人士表示:“王建宙明年退休變數不大,李躍很可能接下擔子。但是目前兩位掌門人在經營策略上出現了不同。”
在12月13日的“2010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上,王建宙提了“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的概念,并稱今天電信運營商的經營模式已經不同于傳統電信運營商,同時闡述了“開放和合作是中國移動過去的成功經驗”,中國移動今后將會堅持和加強各種形式的開放和合作,呼喚從終端、操作系統到內容應用在內的各種合作伙伴和中移動展開合作,加入到移動主導的開放產業鏈中。
上述外資投行人士據此指出,王建宙選在媒體曝出“李躍清理SP”后的時間節點高調表態,“一反平時甚少對下屬行為作出正面否定的風格”,“據我了解,這是中國移動官方首次提出‘生態系統’的概念,這其實就是在直接回應近期外界對中移動策略變動的猜測,告訴大家移動沒變,還是合作、開放的。而這種回應,實際上把他和李躍在經營思路上的差異公開化了。”
對于來自投資界的上述觀察,一位接近中國移動高層的通信設備類企業高層卻不以為然:“領導做到這個級別,不可能幼稚到這種程度,公開化對誰也不會有好處,各自都還有各自的前途”。然而對于李躍的新政,該通信設備類企業高層也認為:“之前的業務模式改變走得有點急了,王還在董事長任上,確實可以緩一緩,沒有必要這么急于調整。”
盡管上述人士的說法并未得到中移動官方證實,但新舊兩位主帥在經營戰略上的差異,卻被業內認同。差異的焦點,就在中移動開放與封閉的天平將向何方傾斜。
李躍新政
《每日經濟新聞》經過多方求證后了解到,逐步“減碼”各增值業務基地與外部公司間的合作,建立子公司來獨立運營各種需要集中化運營的業務,是截至目前業界看得最明白的所謂“李躍新政”二條。最近,中移動正在籌備建立一家專門集采購、銷售和售后職能為一身的手機終端銷售公司。
據一位接近中國移動集團高層的消息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透露,今年八九月起,集團數據部就開始對“收回合作伙伴的平臺自己運營”進行可行性研究,并準備將合作伙伴的運營收入分成模式改為 “按人頭、內容購買和系統設備折價核算,支付固定運營支撐費”。“相關的文件已經過內部討論,并得到李躍的批示,但這份原則上已經開始實行的政策文件還未下發到省公司,因為設想的新的勞務支撐方案中有很多難以評估、或者難以操作的技術性問題。”該消息人士進一步透露,根據該文件,目前合同已經到期的公司將成為頭一批試點。
據該消息人士透露,中移動自己占股60%多的卓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則已經從原本的收入分成合作模式,改為了固定勞務支撐費的模式。
所謂固定勞務支撐費模式,“就是中移動與卓望訂好卓望每個員工的月薪、公積金和養老保險等勞務支出,每個月,中移動就按照固定金額給出這筆勞動力成本。卓望業務的收入就只有這部分勞動力成本,而與業績收入無關。”
該人士認為,中移動此前之所以看重合作伙伴,除了資金、人力投入和產品經驗,更重要的是合作伙伴機制很靈活,有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和期權激勵,能夠招聘到中移動招聘不到的專業人才,擁有中移動沒有的決策速度,具備可以和互聯網巨頭們一較高下的產品運營效率。但是,隨著目前中移動將電信運營商在傳統經營模式下最常用的勞務成本核算方法復制到新業務的合作上,機制優勢將不復存在。
集權策略
根據中國移動上市公司財報,2009年數據增值業務收入已經占到中移動總收入的30%,更占到中移動2009年新增收入的49%。而存活在這些漂亮數據背后的十幾萬甚至幾十萬SP從業人員正因為中移動的策略改變而面臨不確定。
有人士認為,適當的“清理”更有利于整個SP行業的未來,優質的企業反而能獲得更大的空間。上述企業主就表示:“這個行業單個產品利潤率動輒達到100%的暴利模式本身是無法長久的,一項業務利潤率在15%左右才是合理的。因此,能存活到明年6月的SP公司將會在新的環境下取得長足的發展。”
在SP業務清理的同時,李躍新政在終端上也有著與王建宙時代不同的規劃。
一位國外手機廠商高層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中國移動當前正在將一家名為中移鼎訊的“快要倒閉的三產公司”打造為專營中國移動終端業務的公司:“以后終端的集采、銷售和售后都歸到中移鼎訊來做。對同一批集采機型實行統一采購價,終端進入中國移動集采后,銷售量業績、售后服務都與生產廠家無關了,全部由移動自己來做。”而以前,中移動的終端定制策略更多是在定制規范標準上深度參與,手機生產出來之后仍然會利用手機廠商自己的社會渠道進行銷售和售后服務,中移動并不會直接支付采購款,手機款是由社會代理商渠道支付給手機廠商的。
該高層人士認為,中國移動未來的終端策略顯得 “過于簡單”,“把我們(國外廠商)的機器和國產機,甚至山寨機定在同一個價格,對于我們來說,很難接受這樣的合作模式。再者,我們本身已有完備的渠道,中國移動包干銷售和售后的做法對我們沒有任何吸引力”。
該人士表示,“也許這樣可以降低中移動的手機采購價格,但是用戶并不會真的從中受益。最后中移動的手機集采清單里可能是清一色的山寨機,用戶會用腳來投票。”
對于這種看法,前述企業主表示,廠商的合作意愿取決于采購總量的大小,“如果總采購量為600萬部,分100萬部給諾基亞,你看看諾基亞會不會參加。”
對于打造中移鼎訊的消息,中國移動集團公司方面截至發稿前未對《每日經濟新聞》作出確認。
中移鼎訊網站信息顯示,該公司是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共同發起成立的股份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移鼎訊網站寫明該公司主要經營范圍包括電子通訊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維修,電信業務代辦和增值業務等,但截至昨日,該公司的“產品與服務”頁面上,僅有三星和多普達2個品牌共4款手機終端的簡單功能介紹,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產品和服務。
背景差異
不難看出,李躍“新政”二條的中心思想在于化繁為簡、化零為整,從中國移動現已將所有省市分公司官網統一在了集團10086.cn平臺下這個小細節,也能看出這點。
主政者的思路上的不同往往是因為他們從業經歷的不同。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62歲的王建宙自1978年起就進入郵電系統工作,在加入中移動之前,曾在原郵電部和原信產部擔任過司長職務;1999年至2003年期間任職當時的中國聯通公司,位至董事長兼總裁;2004年10月起任中國移動總裁。
在王建宙執掌中移動的6年間,中移動利潤連年飛速增長,用戶規模已達到5億,收入規模達到5000億級。上述外資投行人士認為,“中國移動是在王建宙的帶領下進入最好時代的,所以王建宙非常希望自己的中移動生涯能夠畫上一個完美句點,就算要收縮,也等他退休了再說”。
而現年51歲的李躍自2000年加入中國移動以來,就一直擔任分管計劃和網絡建設的副總經理,一干就是10年。李躍2003年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今年5月底正式升任總經理,8月兼任上市公司CEO。
來自中國移動內部的消息稱,李躍“對下屬和善、很有個人魅力、很有領導藝術,手段強硬、性格執拗,走的是一條扎實的發展路線、一直都是重點培養對象,是領導眼中的好干部和群眾眼中的好領導”。
據報道,在中組部宣布新領導班子的時候,除了對王建宙的成績表示肯定之外,還對李躍進行了高度評價,其中包括“具有專業技術水平和現代管理經驗,具有改革創新意識,能站在全局高度規劃工作,對自己嚴格要求”等。
對于李躍進行的戰略調整,一位中移動內部人士認為,“沒有老板會在明知這條路是死路的情況下,還往下走。李躍這樣決定,是因為他覺得這是正確的。他之所以這樣認為,和他到移動以后就一直分管網絡、長期處理大型設備采購有著直接關系。”
該人士坦承,集權式管理的確有著清晰業務框架、便于流程管理和成本控制。但一位SP公司高層卻直言:“什么都自己來做,首先中移動顧不過來,其次當前的產業背景不允許”。
韜晦之道?
但也有人士認為,站在電信重組的更高層面,李躍的戰略或許更顯韜晦。
有運營商內部人士在看待李躍新政時說,“三個兒子 (指三家運營商)都是親生的,國資委不能讓彼此實力相差太大,躍總的收縮和務實,與國資委希望三家展開全面競爭的目的是吻合的。”
據一位曾參與中國移動G3品牌廣告制作的消息人士透露,李躍升任總經理以后,大幅縮減了中國移動的市場推廣開支。據介紹,在李躍執掌中移動之前,中國移動的所有廣告推廣都交由該消息人士任職的廣告公司代理。而今年開始,中國移動結束了與該公司的合作,市場推廣費用也降低了八成。“很明顯,3G上來以后,聯通和電信的宣傳攻勢都在加強,只有移動是綁住手腳。”
2008年5月,國資委啟動了新一輪的電信重組。重組完成,國家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發放了三種不同制式的3G牌照。而早在重組啟動之前,中國移動已經擔負起運營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3G技術TD-SCDMA的重任。“看待中國移動重組以來的種種動向,不能單純停留在業務、產業的層面上,應該往高一點看。以OPhone為例,說實話我國當前是做不出操作系統的,為什么要費盡周折,在谷歌Andriod的基礎上 “改建”自己的平臺?這不單單是業務布局,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上述設備制造商企業主分析。
對于這番分析,上述外資投行人士并不買賬:“技術的發展、產業的發展,不是‘看高一點’就能改變的,TD交給中移動,就是要這架財雄勢大的超級戰車來托起TD。但是在3G時代,TD終端的短缺已是定局”。
根據中國移動財報,200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4521億元,同比增長9.8%,利潤1152億元,同比增長2.3%。
前述外資投行人士表示,“對于我們來說,投資一家公司的理由不在于當下,我相信,就算拖著TD進行‘反市場’發展,中移動還是可以持續5年盈利。但是,這家公司的業務發展方針已經有悖行業大勢,而內部又缺乏改變行業趨勢的創新。這樣的情況類似于眼前的諾基亞,如果沒有奇跡般的改變,仍在連年盈利的諾基亞,最終將輸給蘋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