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人才涓涓“公轉私”2010年業績相差近百點

2011-01-16 03:23:35

每經記者  支玉香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眾多昔日戰績輝煌的公募基金經理如今已經轉戰私募市場。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大約50位公募基金經理“華麗轉身”至私募,其中不乏公募基金界的大佬級人物。如今這些公轉私的基金經理已經在私募界占據一席之地。

        從公募到私募,不同的運作模式,不同的考核壓力,跳到彼岸的這些基金經理們,在過去的一年里表現怎樣呢?他們在私募還好嗎?

公募派:近9成收益為正

        公募基金經理“私奔”已逐漸成常態。

        從最早的梁文濤、蔡明,到隨后的肖華、江暉、趙軍、石波、王貴文、呂俊……這些都是公募基金界的領軍人物,曾經在公募領域戰果累累。

        在公募基金市場上赫赫有名的基金經理轉身去了私募之后,振臂高呼跟隨者眾多。這些基金經理發行的新產品同樣熱銷,其業績同樣可圈可點。

        記者粗略統計“公轉私”基金經理掌舵的107只基金  (剔除2010年成立的次新基金,以下同)去年平均凈值收益率為8.93%,同期,393只2010年之前成立的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09%。

        過去的一年A股市場跌宕起伏,大盤寬幅震蕩,不過還是有不少私募基金經理為投資者帶來正收益。記者統計“公募派”掌舵的產品發現,2010年91只私募產品實現正收益,占“公募派”產品的近九成。同期,實現正收益的偏股型公募基金為221只,占393只公募基金的比例不足六成。

        具體到產品業績上,隆圣投資旗下隆圣精選以63.10%的年度收益率在“公轉私”基金經理帶隊的產品中拔得頭籌,該基金的掌舵人王貴文,曾經一度也是公募基金市場上的明星基金經理。他曾是嘉實基金嘉實主題精選的基金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

        另外,“公轉私”基金經理掌舵的理成風景2號、尚雅5號、德源安1號三只私募產品凈值收益率均在40%以上,均高于去年偏股型公募基金冠軍37.76%的收益率。

        縱觀全年,石波的尚雅系、許良勝的德源安系、程義泉的理成系、曾昭雄的合贏系、徐大成的博頤系等表現均相對靠前,而這些基金經理在公募時期也都是明星人物。

水土不服  轉身觸礁

        股海大浪淘沙,考驗著基金經理的實戰能力。

        這個市場上從來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在有私募基金經理賺得盆滿缽滿之際,仍有私募基金經理“食不果腹”。去年“公轉私”基金經理之間的業績首尾相差90多個百分點。

        曾經在公募市場上叱咤風云的基金經理鄭拓,在2010年平添了幾分悲劇色彩。曾幾何時,他被業界認為是“最有理念”的基金經理,曾經是交銀系的五星級基金經理。

        2009年,他作別公募基金,創立了上海好望角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并擔任總經理一職。

        但是創業期的鄭拓可謂是流年不利。好望角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旗下目前共有兩個產品,其中成立于2009年11月13日的深藍1號,截至2010年12月13日,其信托單位凈值為0.6729元,單位凈值實際增長率為-32.71%。

        另一只產品深藍3號成立于2009年12月25日,截至2010年12月24日,其信托單位凈值為66.94元,單位凈值實際增長率為-33.06%。日前兩只基金的凈值均在清盤紅線徘徊。

        公募派出身的基金經理中,鄭拓不幸成為去年凈值虧損最多的基金經理。和同期王貴文旗下掌舵的龍盛精選相比,兩只產品業績相差約95個百分點。公募派帶隊的產品中還有10多只基金凈值出現下跌,不過跌幅相對較小,都控制在10%以內。

        一位業內人士稱,公募基金追求的是相對收益,而私募基金追求的是絕對收益,若公轉私的基金經理不能改變其在公募的投資思維,則難以在私募領域維持較高收益;而且在公募基金做投資,背后有龐大的研究團隊支持,但是在私募中團隊的投研能力有可能會下降。

人才涓涓“公轉私”

        投研人才從公募到私募,可謂絡繹不絕。

        特別是每到春節后,基金經理變動潮都會如期而至,每年都不乏精兵悍將“絕塵而去”。

        近幾年不少公募基金的中堅力量流向了私募,記者粗略統計,約50位曾經在公募基金“名噪一時”的基金經理目前在為私募效力。

        去年上半年,原華夏基金的基金經理孫建東自立門戶,創建了鴻道投資。他的第一只產品受到市場人士的追捧,首發募集資金高達18億元,成為私募基金的“大塊頭”。資料顯示,成立于去年3月底的鴻道1期截至去年12月8日,凈值收益率為18.09%。

        同樣是去年上半年,原博時基金基金經理歸江作別了公募基金,這讓市場人士再次扼腕嘆息。彼時歸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會轉戰私募,但是自今尚未有消息。

        而還有一批明星基金經理,離開公募之后開始“歸隱”,暫時并沒有去做私募,市場上也失去了他們的聲音。

        比如,2006年以景順長城內需增長182%凈值增長“一舉成名”的李學文,銀華基金原基金經理蔣伯龍、諾安基金原投資總監易軍、去年上半年辭職的原長盛基金經理肖強等,都已經淡出市場多時,尚不知在何處“潛伏”。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復出,吸金效應同樣可觀。

        “去年基金經理仍高頻率變動,全年約190只基金換將,其中有相當一些轉身踏上了征戰私募的路途,今年的公募還會為私募輸送不少人才。”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