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疊加 資金面“旱情”節前難解
2011-01-22 14:51:11
每經記者 賀麒麟 發自上海
資金價格的漲速已經超過了去年年末那一波上行。準備金繳款因素褪去后,究竟是什么使銀行間市場如此瘋狂?
業內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指出,存款準備金率連續上調的累積效應或已逐步顯現,銀行在信貸投放沖動難抑的同時,存貸比考核壓力不減,下周14只新股上市,以及通脹因素和傳統的春節資金備付等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使資金爭奪戰加速白熱化,推動資金價格創新高。
業界普遍表示,春節前銀行體系流動性難有松動,節后資金“旱情”有望緩解,但今年銀行間市場整體資金狀況將是逐步從緊的。
7天回購利率升破7%
“500億元逆回購杯水車薪。”某大型機構債券主管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周四央行啟動逆回購操作,但只針對個別差錢的大行,對市場整體流動性的影響甚小;資金緊張的局面仍未有效緩解,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因上繳準備金與春節資金備付的疊加效應,資金面收緊已經驅使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連日來升勢難擋,多個期限品種利率輕松“破7”,刷新歷史紀錄。
數據顯示,銀行間市場基準回購利率周五 (1月21日)收盤繼續飆升,短期利率風向標——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更是再創三年新紀錄,收報7.50%,較前收盤漲139個基點;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報5.81%,較前收盤升27個基點。
來自中國貨幣網的數據顯示,21天期、1月期和2月期品種加權平均利率收盤均超過7%,另有14天期和3月期品種加權平均利率分別報收6.92%和6.94%。拆借市場行情略緩,但7天Shibor亦升破7%,報收于7.50%。
“幾乎所有機構都在融入資金,(融資)壓力很大。”上海一交易員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多數機構不論期限品種,直接報價在7%甚至8%,因此各期限品種普遍都成交在高位。
“從隔夜品種盤中巨大的交投波幅來看,很多機構的資金需求非常迫切。”上述交易員稱。
受資金面拖累,周五銀行間債市現券收益率短端明顯上漲。同時,票據市場轉貼利率周五亦續漲。
資金面緊張之謎
市場在苦苦尋求資金之余,不禁疑惑:存款準備金繳款時點已過,為何資金面緊張局面未有絲毫緩解跡象,資金價格僅因春節備付而持續走高?
有宏觀經濟分析師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連續7次上調準備金率的累積效應對收緊流動性的作用或已逐步顯現。
資料顯示,自2010年以來我國已連續7次上調準備金率,累積凍結資金約2.332萬億。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央行去年四季度以來四次上調準備金率、兩次加息對流動性的真實回籠和收緊預期是強烈的,因此當前資金面的緊張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因為通脹的因素。
除此之外,1月份已進入下旬,商業銀行將再次面臨月度時點考核。據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存貸比考核壓力不減,準備金率位于歷史新高,銀行體系流動性緊張是必然的。”
而前述債券主管則認為,此番資金面緊張,“不排除是1月份信貸投放太猛的原因。”
一資深市場人士分析指出,1998年至2000年財政貨幣政策雙緊時,曾出現過銀行經常頭寸緊張、需要通過央行再貸款融資以緩解流動性的情況。但在目前貨幣政策穩健、財政政策積極的宏觀政策環境下出現銀行空頭的情況,多少有些異常,值得投資者警惕。
此外,公開信息顯示,下周14只新股將粉墨登場,一舉刷新今年的單周新股發行紀錄,或也是機構爭奪資金的理由之一。
年前恐難緩解
對謎局的原因抽絲剝繭之后,未來市場的資金面狀況是日趨寬松還是繼續維持緊態,業內人士普遍表示,春節前銀行體系流動性難有松動,節后資金“旱情”有望緩解,但今年銀行間市場整體資金狀況將是逐步從緊的。
前述交易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下周起隨著存款準備金繳款影響消退,資金價格或將小幅回落,但因春節臨近,機構需提高備付,因此資金價格仍將高位徘徊。
不過,業界一致認同,春節后資金緊張的局面將有所緩解。同時,有研究員指出,近期外匯占款量的激增會帶來基礎貨幣投放量的增加,給央行的流動性調控帶來進一步的難度。
數據顯示,因央行暫停了本周所有期限的央票發行,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2490億元全部凈投放至市場;不包括定向逆回購的500億元,這一數據已創下近一年新高。截至本周,央行已經連續10周凈投放達6270億元。
前述資深人士表示,如果央行坐等公開市場到期資金和外匯占款增加,來使流動性自然緩解,資金面緊張短期還將持續,但對銀行的信貸規模能起到警示作用。
“另一種選擇是銀行主動收縮資產規模,那么銀行債券資產總量的增速會下降。”他稱。
值得一提的是,國信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指出,從長期來看,整個銀行間市場的資金狀況是逐步趨緊的,這個趨勢也許還有小波折,但2011年全年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