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3 02:44:42
——卡尼曼、特沃斯基
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Tversky)是以色列的心理學家,較早研究投資市場中人們的行為,他們的成果被稱為“預期理論”。
他們兩個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先是請人在3000美元的確定收益和80%可能的4000美元收益中選擇。實驗對象往往選擇了前者,而不喜歡后者20%的一無所有的可能性,盡管數(shù)學期望理論告訴我們,后者的3200美元要高于3000美元。
接下來,他們又讓實驗對象在80%可能的4000美元損失和100%可能的3000美元損失中選擇。這時92%的實驗對象決定賭一把,盡管這樣的損失期望值高于3000美元。
這個實驗顯示了我們通常并非厭惡不確定性或者風險,而是厭惡損失。因為損失總顯得比收獲更突出。實際上,無法彌補的損失往往會引起強烈的、理性的、持續(xù)性的風險厭惡。
后來的學者把虧損的投資者通常伴隨兩種相反的情緒定義為:風險厭惡效應和盡量返本效應。
前者擔心再次損失而拒絕繼續(xù)冒險,而后者急于賺回虧掉的 “本錢”,企圖通過放大交易杠桿或其他更激進的方式賺回虧損掉的錢。這兩種心理偏差通常會讓投資者錯過賺錢的機會或者進一步加劇虧損的程度。甚至交替發(fā)生,反復作用。
即使是專業(yè)人士,在受到這些心理偏差影響后,依然會犯錯誤。
在投資開始前準備好投資計劃。無論是否有理財顧問的幫助,韓正和Wendy在投資前做了計劃,其中包括了:投資周期、投資額占資產(chǎn)的比例、準備承擔多少損失、投資的目標是什么。
建立計劃的投資者通常比沒有計劃的投資者虧損得少,因為計劃的存在使得投資者能夠有一些具體的標準來衡量事實,而減少了心理偏差的影響。而沒有計劃的投資者通常憑“感覺”投資,等于心理偏差接管了全部投資。
(本文節(jié)選自華夏基金投資者教育書籍 《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周婷婷 整理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聯(lián)系電話:021-60900099轉(zhuǎn)688每經(jīng)訂報電話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guān)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