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8 02:43:01
一毛五,一毛,6分。
在經歷了去年蔬菜價格上漲帶來的喜悅之后,最近幾天廣東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數千畝大白菜的種植戶卻在南方氣溫一天天回暖之中,感受到了始料未及的“倒春寒”。
眼下,收獲季節漸近尾聲,菜農等來的卻是越來越強烈的失望——去年1元/斤都可以出手的白菜,今年在各種種植成本都在上漲的情況下,價格卻降到最低6分錢/斤,即使這樣仍銷售困難。
進入3月,廣東暖濕的春天已取代干冷的冬天,這對于成熟卻賣不出去的白菜是“雪上加霜”。如果仍然無法出售,剩下的白菜就只能爛在地頭。
菜價最低每斤6分仍難出手62歲的三水區大塘鎮的菜農高瑞林種植了6畝多的大白菜,今年遇到了一個豐收年,但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卻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去年甚至賣到過1元錢/斤的大白菜今年卻連1毛/斤都沒人來買?
高瑞林表示,春節前就已成熟的大白菜,直到最近才靠著一家企業幫忙銷出1畝多地的產量。“價格是一畝1000元。”據介紹,正常年景下大塘的大白菜一般每畝能收約8000斤,今年高瑞林和大部分菜農遇到難得的大豐收,高家的大白菜畝產達到約1.2萬斤。依照這一價格,算起來他賣掉的大白菜每斤還不到1毛錢,“這里的菜現在大多一斤賣不到一毛,有的甚至低到6分錢,而去年這個時候,一斤少說也能夠賣到3毛到5毛。”
如果大白菜“有幸”都能以1000元/畝的價格全部賣出,高瑞林或許還不至于虧本。“一畝地不算人工,單農藥、化肥等就至少要花去800多元。”高瑞林稱,而且好在這還是他自家的地,不是租來的地,否則鐵定虧本。
另一家菜農高永堅夫婦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們自家擁有5畝地,又以每年800多元的價格租來3畝土地,8畝地中有6畝多種了大白菜。到目前,他們僅以一畝低至600多元的價格賣掉了3畝,剩下的有的已經爛在了地頭。“都要鏟掉了,改種冬瓜。”高永堅的妻子黃貴林告訴記者,種菜是兩夫妻的主要經濟來源。家中有3個孩子,其中一個已工作,每月能拿1000多元工資,而另外兩個還在上大學。今年蔬菜賣不出去,家里等于基本沒了收入。
政府介入試圖拓寬銷售渠道然而,即使在物價高企的今年,這樣的“跳樓”白菜價對買家似乎仍沒有顯現出多大的誘惑力。據了解,目前在佛山的蔬菜批發市場里,大白菜的批發價格也就每斤兩三毛錢,再算上今年上漲的運費、勞工成本等,批發商購菜的動力并不大。
從2月底以來,大塘鎮白菜滯銷引起了眾多關注。3月3日,佛山農業局官網發布的消息稱,三水區大白菜滯銷問題目前已基本解決。該消息稱“近兩天每天有十幾臺車輛進入大塘收購大白菜,大塘村民每天的銷售量達40~50噸。到目前為止,全區沒有出現過大白菜在田頭爛掉的情況。”
然而,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兩日造訪三水大塘農業園時,只是偶爾看到一兩輛車停在路邊裝菜。田間地頭仍到處可見成堆的大白菜。隨著天氣日漸暖和,有的大白菜已經開始腐爛,還有一些水牛正吃已開始腐爛的大白菜。由于大白菜滯銷,且隨著天氣回暖大白菜腐爛的可能性加大,有些菜農無計可施,只好拿大白菜來喂牛、喂豬、喂魚。
大塘鎮政府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政府已經在為菜農聯系工廠、企業,為菜農拓寬銷售渠道。佛山農業局發布的消息也稱,“自2月28日以來,三水區經促局和有關鎮經促分局指定專人每日深入田間地頭,負責跟蹤了解銷售情況,組織客商進場采購等。”
不過,在大塘農業園里,通往田間的很多路仍然是石子路,致使運輸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個困擾白菜銷售的難題。“前兩天還有一輛來運菜的汽車爆了胎。”有人計算,從大塘裝一車大白菜運送到佛山禪城區,需要花掉約450元的運輸費用,而1000斤白菜的價格還不到100元。
調整種植結構仍是難事據了解,大白菜是大塘當地種植的傳統蔬菜,在改革開放以后種植面積就不斷擴大,當時有些菜農自己租車把白菜運到廣州、清遠等地市場去零售,價格只有幾分錢一斤。“但那時錢很值錢,而且肥料、農藥便宜,所以仍然有錢賺。”一名菜農告訴記者。
三水經促局負責人分析認為,今年大塘大白菜滯銷嚴重的一個原因就是包括湖南、江西等地都有大量白菜銷往廣東市場。據了解,湖南等地也出現大白菜滯銷情況。“他們賣進這邊市場的也就每斤1毛錢。”
廣東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陳漢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三水大塘的“白菜劫”并不只是在今年才出現,“每年春節后溫度升高,蔬菜消費又減少,都會出現蔬菜的滯銷。在今年初二,甚至連菜心都只賣到每斤2毛錢。”陳漢才直言種菜風險非常大。
昨日(3月7日),佛山一家私立醫院第二次前往大塘鎮購買大白菜。這家醫院購買大白菜純粹只是為了“獻愛心”,據該醫院的蔬菜采購員告訴記者,他們買回大白菜后,很多就放在醫院門口,讓附近居民直接取走。
但靠動員企業來幫扶顯然并不是長久之計。而在面對今年空前的“白菜劫”時,大塘鎮的菜農仍顯得十分被動。記者問及如何應對價格波動,菜農大多稱只能“看運氣”。
三水經促局的負責人表示,今年大白菜滯銷,政府也多次派人下鄉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改種辣椒、絲瓜等其他品種,但農民的觀念非常難改變。一名菜農告訴記者,因為村里大白菜種植已成規模,所以種大白菜會有人來收購,種其他菜則比較麻煩。
憂心忡忡的黃貴林指著腳下已經有大白菜爛掉的菜地告訴記者,她打算鏟掉爛掉的大白菜開始種冬瓜。然而,冬瓜能不能掙錢她心里其實也沒有底。
問及明年是否還繼續種大白菜,黃貴林無奈地答道:“種,搏一搏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每經訂報電話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