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8 02:04:23
鄰國日本強震及核威脅尚未波及我國,但由謠“鹽”引發的恐慌卻在短短兩天時間里,突襲了國內許多城市。抗核輻射?防核污染?許多根本說不清為什么的人們,就加入了搶購大軍,令得多地商超的食鹽供應人為致“荒”。
謠“鹽”從何而起?因何迅速蔓延?誰在從中獲利?真相到底如何?
在非理性蔓延的時刻,包括國家部委、地方政府部門、鹽業公司在內的權威方面均已發出維穩的聲音:有鹽,不慌。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保持冷靜的心態,辨清事實真相,才是應為之事。
威辟謠全國多地現食鹽搶購潮政府發布維穩信息每經記者 陳時俊 發自上海一場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非理性恐慌情緒,近兩日迅速蔓延。
也許不會有人想到,一周前日本東部海域發生的強震和次生災害會在中國多地掀起一波搶購食鹽的“蝴蝶效應”。
不少上海市民從3月16日開始注意到,各大超市和賣場中出現了瘋狂購買碘鹽的現象,其中不少人是經由不理智的“買碘鹽抗輻射”謠言,口耳相傳進而囤貨。
3月17日,記者走訪了包括上海本地家樂福、農工商、華聯超市及菜市場,發現原本堆放整齊的食鹽架子已經空空如也;得到的回答也出奇地一致:“鹽賣光了。”
不僅上海,全國多個省市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排隊購買食鹽的情況。有媒體稱,在廣東、浙江、江蘇、安徽等地都發生搶購食鹽現象,甚至有部分商家趁機提價;甚至身處食鹽產區的四川、湖北等地也出現市民緊急囤購食鹽。
中鹽總公司:完全有能力保障供應對于全國多地爆發市民恐慌性大量購買食鹽的情況,國家發改委、各省市相關部門和鹽業公司均予以高度重視,并密集發布維穩鹽市的消息。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市場檢查,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并表示“我國食用鹽等日用消費品庫存充裕,供應是完全有保障的。希望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合理購買,不信謠、不傳謠、不搶購。”
中國鹽業總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也發布:“關于部分地區食鹽搶購現象聲明:中國完全有能力保障食鹽供應。各地食鹽供應出現緊張,是由于短時間內大量搶購所致,事實上中國的食鹽儲備非常充足。目前,發生搶購的地區鹽業公司都已經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國家和省級儲備,實行24小時緊急配送,希望消費者不要信謠傳謠,不要盲目囤鹽搶鹽。”
中國鹽業總公司還指出,“在我國,鹽的年產量為8000多萬噸,食鹽為800萬噸。我們公司的食鹽庫存在3個月以上。近日開始的搶購鹽的行為是非理性的,目前鹽的儲存量充足,希望大家不要搶購囤積食鹽。預計鹽在兩個星期左右恢復市場供應。”
衛生部提示:過度服用碘鹽無益反損針對多地發現的搶鹽風潮,昨日(3月17日),衛生部援引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關于“吃碘鹽能不能預防放射性碘攝入”的發文進行辟謠。
衛生部表示,碘鹽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酸鉀 (KIO3),按人均每天食用10克碘鹽計算,可獲得0.3毫克碘。而碘片碘的存在形式是碘化鉀(KI),碘含量為每片100毫克。按照每千克碘鹽含30毫克碘計算,成人需要一次攝入碘鹽約3千克,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遠遠超出人類能夠承受的鹽的攝入極限。因此,通過食用碘鹽預防放射性碘的攝入是無法實現的。
此外,衛生部該文件還指出,攝入過量的碘會擾亂甲狀腺的正常功能,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減退,孕婦暴露于高碘可導致新生兒甲狀腺腫和甲狀腺機能減退。
“目前不建議市民盲目服用碘片或過度食用碘鹽來抗核輻射。在短期內過量攝入碘造成的不利影響較之微乎其微的核輻射可能,更加嚴重。”此前,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趙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
“鹽”炒作江浙游資瘋炒“鹽王爺”機構大舉拋出每經記者 牟璇雖然市場整體疲軟,但因日本地震所引發的 “抗震防輻射”游擊行情仍然火爆。昨日鹽業股更是一飛沖天,鹽化工上市公司云南鹽化(002053,收盤價15.10元)、蘭太實業(600328,收盤價17.44元)、雙環科技(000707,收盤價9.09元)齊齊漲停。但記者發現,游資對于鹽業股的炒作痕跡明顯,而機構則大舉拋出。
謠“鹽”炒熱鹽業股昨日開盤,云南鹽化直接“一”字漲停,報15.10元;蘭太實業高開逾6個點,10點56分左右被大買單推上漲停板;同為鹽化工企業的雙環科技也于早上11點20分左右沖上漲停。與此同時,鹽化工企業中的山東海化(000822,收盤價10.08元)、南風化工(000737,收盤價8.09元)等公司也相繼被帶動,全線上揚。
不僅如此,“咸風”還刮到了涪陵榨菜 (002507,收盤價25.36元)、金字火腿(002515,收盤價43.24元)等與鹽沾邊的食品類上市公司,也一并被推漲。
華安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兆偉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日本的大地震導致核泄漏,有傳言稱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且又因擔心核輻射污染海水,3月16日起我國不少地區掀起了搶購鹽的狂潮,據相關報道稱不少地區市場銷售的鹽已被搶空。這一消息很快傳導到股市,資金便開始爆炒“加碘鹽抗輻射”板塊。
“相關專家已多次強調,食鹽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市民就算吃很多鹽,也起不到多大防輻射效果。同時,目前監測的結果表明,浙江省等地區的核輻射數據一切正常。因此,對于昨日鹽類個股的集體爆炒,我認為這是游資充分利用了整個市場的恐懼心理和投資者的不理智所進行的一次炒作。”光大證券武成大街證券營業部分析師蔡蘇向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記者也聯系到相關公司的負責人,蘭太實業證券事務代表張洪軍向記者表示,公司生產的食鹽僅占鹽制品的10%,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同時,對于前幾日被市場看好的冷卻劑核級鈉產品,張洪軍表示,公司在2005年曾給相關研究院提供過300噸核級鈉,但此后再無訂單,公司也再沒有生產過此產品了。而山東海化證券事務代表江修紅表示,公司只生產工業鹽,沒有食用鹽產品。
江浙游資翻云覆雨從昨日的席位數據能夠看出,游資對于鹽業股的炒作痕跡明顯,特別是江浙、上海一帶的游資,機構則大舉拋出。
從云南鹽化的交易信息來看,買入席位前五席全是江浙一帶的游資。其中,有四家營業部位于浙江,財通證券溫嶺東輝北路營業部、湘財證券杭州教工路營業部、金元證券杭州體育場路營業部以及銀河證券杭州湖墅南路營業部分別買入1659.51萬元、1519.21萬元、805.59萬元、538.77萬元,按昨日云南鹽化均價15.10元來看,四個營業部分別買入約109.90萬股、100.61萬股、53.35萬股、35.68萬股。
買入首位的財通證券溫嶺東輝北路營業部去年共上榜79次,其中滬市64次,深市15次,是著名的漲停板敢死隊席位。昨日,該席位同樣也出現在九龍山(600555,收盤價5.93元),買入1889.09萬元股票。
與游資炒作相反,機構卻在大舉賣出云南鹽化,賣出席位中有三家機構,分別賣出495.50萬元、282.52萬元、211.03萬元。
蘭太實業的龍虎榜單上,買入第一位廣發證券遼陽民主路營業部也是此前頻頻上榜的活躍席位,該席位身影曾出現在包括中關村(000931,收盤價9.15元)、海欣股份(600851,收盤價13.93元)等個股中。昨日該營業部買入蘭太實業3752.75萬元,約219.59萬股。
雙環科技買入前兩位來自上海營業部,機構跑路的情況較為明顯,兩機構合計拋售了高達5104.78萬元的股票。
蔡蘇認為,鹽業股炒作已完全脫離了基本面,沒有可持續性,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
“鹽”觀察謠“鹽”與辟謠——搶鹽引發的微博公關戰每經記者 宛霞 發自北京會被“鹽死你”嗎?很多人問自己。
3月15日晚間以來,經歷過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后的人們,以完全不可預料的空前熱情,投入到了搶鹽大軍。
這是由一場日本核危機引發的 “不淡定”。三字組合“鹽死你”,17日更是通過微博這種新型傳播渠道熱傳。
很多人都注意到,與以往不同的是,有關部門迅速開通微博辟謠,穩民心,打起了一場艱難的微博公關戰。
謠“鹽”路線圖:沿海到內陸,超市到網店經過梳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掀起這場搶鹽潮的始發地是東部沿海城市。綜合各地方媒體報道,寧波和溫州地區在3月15日晚間即出現搶鹽風潮。
通過微博的傳播力,3月16日,浙江、廣東、上海多地隨即出現急購食鹽現象。
3月17日,這波熱潮更是蔓延至北京、安徽、四川等內陸的多個地區。
微博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一組數字能夠反映:3月17日,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排名前兩位全部被“鹽”占據,與“制止謠‘鹽’”相關的微博共有約300萬條,遠高于當日的地震話題;科學傳播公益團體科學松鼠會進行辟謠的微博也有接近20萬條。
核污染擴散擔憂也在網絡上蔓延。17日下午15時,中糧旗下購物網站我買網上,食用鹽斷貨;某淘寶賣家,其食用鹽銷量在數小時內被拍掉8萬袋。
在謠 “鹽”的散播和聽信中不難發現,搶購人群認為食用鹽中的碘可以抗核輻射;此外還有人擔心核輻射會使食鹽受污染,或認為食鹽庫存不足,近期會大幅漲價。
微博公關戰:權威信息發布的新利器由微博傳播點燃的恐慌,正在試圖通過微博“撲滅”。中國鹽業總公司于17日緊急在某門戶網站注冊了微博,從17日13時49分至17時30分,50條相關辟謠微博相繼發出。
通過網站實名認證的中國鹽業總公司,以“制止謠‘鹽’”為主題,在微博上召開發布會,對網友有關食鹽保障供應的疑問一一進行解答。
通過這種方式,中鹽試圖說明以下3點:鹽價由國家管制,任何人和機構哄抬物價將被處罰;國家和省級儲備已啟動,實行24小時緊急配送;碘鹽防止核輻射的說法沒有根據,并建議如果家里的鹽夠吃一個星期,就不要大量采購。
上述3點說明,國家發改委、衛生部等多個部委和各地政府也分別通過新聞稿的形式向媒體發送了郵件,隨即各大媒體多在網站首頁主要位置予以推薦。
與此同時,微博達人中的名人們也在不遺余力地轉發著辟謠的消息。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微博說:剛和國家一線疾控人士再次確認,搶購碘鹽對防輻射沒有任何作用;任志強微博也表示,不必要的恐慌,只會增加恐懼。
(每經記者李剛 對本文亦有貢獻)
“鹽”四起·北京北京搶鹽余波 醬油也熱銷每經記者 宛霞 發自北京昨日(3月17日)下午13時至16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走訪了北京沃爾瑪超市知春路店、宣武門店,南三環蒲黃榆附近的迪亞天天超市,以及北四環望和橋芍藥居北里小區超市發現,上述超市的全部糖鹽售貨架均無任何一種食用鹽在售。
上述沃爾瑪店內,約有二三十位顧客仍堅持站在售貨架前不肯離去,等待超市補貨。收銀員說,當天上午,每位顧客結賬時都帶走了幾包鹽,當時超市尚未采取限購措施。
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現場的導購員表示,在16日晚上,該超市的一噸食用鹽已經被搶購一空,現在還沒法補貨。不過,導購員也表示,大概在星期天新貨就能運到。
此外,記者還發現,不僅食用鹽已經告罄,貨架上的醬油也被搶購一空。
芍藥居社區超市售貨員則表示,居民說臨近的大小超市均無鹽可售。他指點記者第二天上午再去社區菜市場購買,并稱當天上午已經有人在以10元一袋的價格銷售店內1.8元一袋的食用鹽。
“鹽”四起·上海上海部分食鹽批發商提價近十倍每經記者 陳時俊 發自上海3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海家樂福徐匯店、農工商超市(田東店)等多家超市發現,所有食鹽(加碘鹽和非加碘鹽)均已售完,留下空出的一欄欄貨架。除部分市民突然爆發的購買需求外,一些上海鹽商也在這個敏感時點選擇暫時停止售鹽。
在漕溪菜場的一調味品店中,店長顧女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兩天我們沒有向批發商那邊進食鹽,因為一些批發商的食鹽批發價已經漲瘋了。原本批發價60元一箱的食鹽現在漲到了四五百元。而有關部門有明確的政策,不得隨意上漲食鹽售價,所以為了不做虧本買賣,這幾天就沒有向批發商再進食鹽了。”
不過,這位店主也表示,預計過幾天這樣的非理性價格上漲就會趨于緩和,屆時食鹽購買應該會恢復正常。
對于食鹽價格會否在短期內“洛陽紙貴”的擔心,中國鹽業總公司予以明確否認:“食鹽是國家定價商品,鹽業公司批發食鹽的價格不會漲。如果發現有小販借機炒作,應及時向物價部門舉報。同時,建議不要大量存放碘鹽,因為碘會揮發。”
一位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食鹽的哄搶是不理智的短期因素,且這種類似的情況此前在我國也有發生過。消費者應該對有關部門的統管和調控抱有信心,等待市場自然恢復常態。”
“鹽”四起·湖北湖北物價部門鹽業公司齊辟謠每經記者 劉曉杰 發自 武漢昨日(3月17日),一股突如其來的搶購食用鹽風潮席卷了湖北省內的武漢、黃岡、仙桃、孝感、恩施等多個地市,甚至有個別市場上常用的食鹽漲價數倍。對此,湖北省物價局和湖北鹽業公司等相關部門于昨日啟動應急預案,但市場上依然是“一鹽難求”。
“現在店里沒有鹽,一大早開門都被搶完了。”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武漢數家社區超市均得到如此回復。不僅是小型社區超市如此,記者在中百倉儲、家樂福等大型零售商超亦看到排長隊購買食用鹽的火爆景象,甚至有商家因為購買量激增,而采取限購措施。
搶購之下,賣方一些違法行為也出現。記者走訪中發現,與大型商超僅采取限購措施不同,大多數街邊零售店則順勢漲價。“以往一塊二毛錢一包的食用鹽,現在都是4塊錢。”前來買鹽的消費者表示。可有商家告訴記者:“不是我們要漲價,是批發價都漲了。”
在接到全省數千起關于食用鹽漲價的投訴后,昨日上午,湖北省物價局緊急發布了關于加強食鹽市場價格監管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緊急組織人員開展食鹽價格專項巡查檢查,對囤積居奇、哄抬鹽價等不法行為,從重進行處罰。
與此同時,數小時后,湖北省鹽業公司也連續發布兩則緊急通告,對目前情況向社會公眾予以說明,并成立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要求轄內分公司、配送中心、分裝廠等部門全力以赴確保食鹽市場供應。
針對省內出現的搶購現象,湖北省鹽業集團辦公室主任劉煉璞介紹,湖北作為產食用鹽大省,年產量有600萬噸,湖北市場上的食用鹽全部都是礦鹽,“目前,湖北省內食用鹽庫存充足,市場完全無需搶購囤積。”
“鹽”四起·廣東廣東哄抬鹽價最高罰200萬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昨日(3月17日)上午9時許,廣州好又多客村店,一名銷售人員看著買不到食鹽的顧客開始搶醬油,搞不明白為什么一夜間鹽就變得這么緊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走訪廣州幾家商超和糧油食雜批發市場,均發現有搶購食鹽的現象,且大部分店鋪已經無鹽可賣。廣東的食鹽搶購已經引起多個部門關注,紛紛發言辟謠,并進行監管。
一鹽難求昨日上午,在好又多客村店的調味品櫥柜,記者看到,250克的粵鹽加碘雪晶鹽一袋售價5元,早已被搶購一空。好又多客村店的銷售員稱,該超市食鹽沒有漲價。然而,搶不到鹽的消費者竟開始搶起了醬油。一名年輕女性拿了3大瓶醬油,她告訴記者,今天一大早她跑了好多個超市,都沒有買到鹽,后來聽說醬油也可以,就趕緊買了。
而記者昨天走訪廣州海印江南糧油食品批發市場和廣州瑞寶糧油食雜批發市場的多個調味品商鋪,幾乎得到的都是統一口徑答復——“無鹽”。海印江南糧油食品批發市場一商鋪老板告訴記者,店內本來還剩少量食鹽,今早以2元一袋的價格出售,已被搶購一空。而瑞寶糧油食雜批發市場“鴻大商行”的老板娘則告訴記者,16日的時候40斤的鹽以44元賣出去,才過一夜,已經每斤5元、8元,甚至10元都有人買了。
不僅是廣州,佛山也發生了類似搶購風潮。記者了解到,昨日上午,佛山三水多個鎮街也開始出現一些超市食鹽一搶而空的情況。
但記者走訪的糧油批發市場的店鋪商家卻表示并不擔心。鴻大商行的女老板認為,“沒什么好緊張的,明天應該就有貨了”。
哄抬鹽價最高罰200萬針對廣東出現的搶鹽情況,廣東鹽業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各個市縣都有儲存食鹽的倉庫,且庫存充足,完全可以保證市民的生活所需。并表示,廣東供應市場的除海鹽外,還有礦鹽。
廣東工商局辦公室人員也告訴記者,昨天開始,廣東各地市工商局已經開始配合物價局和鹽業公司進行市場巡查。
廣東省物價局也發布消息稱,針對廣東部分地方出現食鹽搶購現象,并有部分商戶擅自漲價的行為,根據《價格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食鹽價格屬于政府定價。經營者不執行政府定價,按國務院新修訂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最高可處200萬元的罰款,并責令停業整頓。
該局3月16日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市、縣(區)物價部門強化食鹽價格監測預警,實行價格情況一日一報、重大情況隨時上報制度,密切掌握市場動態。同時,開展全省食鹽價格專項檢查。目前,廣東全省已出動近百個檢查組,會同鹽務部門,對各類超市、商場、小商店等開展價格巡查與檢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