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0 10:02:07
如今,轉眼離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已經過了整整一周,一連串連鎖反應已在不斷發酵中變得不再“單純”,事態的發展也導致了市場熱點的急轉。那么在一周過后的此時,面對曾經發掘的熱點,券商的觀點又有了怎樣的變化?相關板塊的行情還能持續嗎?
事態發展下熱點頻轉截止到3月18日的最新數據顯示,日本因地震、海嘯等災害遇難的人數已達到6539人,失蹤人數更上升至10259人。而最令人關注的核泄漏,也在連續發生爆炸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在此背景下,二級市場上資金也在以飛快的節奏不斷嘗試和挖掘著新生熱點。周一重建預期下受益的鋼結構和半導體板塊早已被投資者拋諸腦后,而隨著核泄漏的日益嚴重,防輻射概念個股掀起兩天后,也在美羅藥業如高空急墜般下跌中落下帷幕,似乎只有新能源概念才是一周以來一枝獨秀的勝利者。從龍虎榜上也可以感受到資金的這份浮躁,“一日游”頻現,普通投資者根本無法跟進,可以說,本周的熱點是看起來香,但想吃卻并不那么容易。
那么,如此快節奏的變化下,本周一閃而過的熱點是否還能受到券商的持續關注呢?在外界環境進一步演化下,我們來看看券商對核電、鋼結構、化工、防輻射概念、新能源、半導體這幾大行業的觀點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化工、新能源等行情或可持續曾在第一時間對核泄漏表示出明顯擔憂的國信證券,這次也感覺到局勢的難以捉摸。分析師黃學軍告訴記者,他目前只能給出一個中性的判斷,目前核泄漏解決或緩解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如果事故進一步惡化,那么核檢測、防輻射概念個股可適當參與炒作;如果監測的指標包括輻射量、發布撤僑和警告國家數量、爆炸的級別以及氣候的變化等沒有進一步的升級,那就需要注意炒作的風險。
與黃學軍同樣持不確定性意見的還有國都證券分析師李韻。李韻一直跟蹤著防輻射概念股,認為像凱諾科技所生產的產品屬于高端產品,本身就具有概念性質,在這周的拔高就是二級市場利用日本核泄漏難以控制的現狀炒作一把,如今概念尚存,股價已墜,也許會有反復,并不建議長期操作。
至于鋼結構板塊,國泰君安的韓其成認為雖然個股有所起伏,但是受益的邏輯是成立的。目前需要確定的就是日本方面救災什么時候能完、什么時候開始重建。不過國金證券某分析師卻并不認同這一觀點,該人士認為,我國的鋼結構企業在技術、合作經驗、盈利模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出口其實是很難的,但是整個行業的發展仍值得看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精工鋼構的董秘沈月華,對方表示目前公司并沒有接到國外的訂單,但并不排除在日本重建時會有這個預期,因為公司曾與日本企業有過合作,已建立了客戶關系。
半導體等行業由于日本產業鏈的供給不足,影響也是確定的。不過東北證券觀察員梅劍鋒告訴記者,根據他的分析,日本企業會主動將訂單分出來,不過最先受益的應該是我國臺灣,只有小部分會放到大陸企業來做。
化工行業方面,受益的邏輯也是明確的,化工的供需變化給我國企業帶來了機會。光大證券的看法是,地震在短期內有望對部分化工品的供給產生重大影響從而推高其價格,所涉及的化工股的脈沖行情有望繼續演繹。另外,該券商同樣看好供給端受國際產能減少或者國內政策限制而削弱的鈦白粉、環氧丙烷等行業。
新能源行業可能是上周這么多熱點中被券商評價最高的。大同證券的研究員蔡文彬告訴記者,這次日本地震的影響是比較深遠的,隨著德國和中國的相繼動作,核電站的發展被迫緩下了腳步,但是國家在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比15%的目標推動下,以水電、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將加速發展,所以蔡文彬并不認為新能源行業僅是短期行情。“此次事故對新能源行業的影響應該是中長期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