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3 01:30:08
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作出處罰決定,依法給予在網上散布日本核電站爆炸污染山東海域謠言的杭州網民陳某行政拘留10天,并處罰款500元人民幣。
(3月21日《深圳商報》)
“日本核電站爆炸污染山東海域謠言”的確給民眾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混亂,擾亂了社會秩序,一些地方民眾瘋狂搶購食鹽,也引發了人們的恐慌情緒。但是,我同時注意到,這位陳姓的公民并沒有自己編造謠言,報道稱:“今年31歲的陳某交代:‘3月15日10時許,在網上聊天時看到了上述信息,未加思索便將該信息復制后轉發給親朋好友。’隨后,該信息又被湖州網民在網上轉發,引起了部分市民的恐慌?!币簿褪钦f,公安機關認為他的行為傳播謠言。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這里面的“散布謠言”,必須以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為前提,如果并不知道某一信息是謠言,即使最后證明這是謠言,也不能對傳播者加以處罰。因為對于某個人要進行處罰,就必須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主觀上他要有明知是謠言而進行傳播的故意,客觀上他要實施了傳播謠言的行為。
那么,陳某在轉播“日本核電站爆炸污染山東海域”,是明知或者是應當知道這是謠言嗎?至少現在看來,他并不明知或者沒有證據證明他是明知的。因為他在看到這條信息時,并不清楚日本核電站爆炸是否污染山東海域,而按照日常生活經驗來判斷,這種污染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出于對這一事件的恐慌并為了及時做好準備,他向親朋好友傳播了這條信息,這能說他是明知或者應當知道,進而對他進行治安拘留嗎?按照警方的邏輯,如果公民在微博上看見這樣一條并不確定的信息進行轉發,同樣可能被治安拘留甚至刑事處罰。那么,警方豈不是將面對著海量的處罰對象?
其實,類似的事件還很多。比如,江蘇響水化工廠爆炸謠傳中,當地警方也刑事拘留2名傳謠者、行政拘留了2名傳謠者。但同樣存在的問題是,當地的化工廠以前確實存在過泄漏使人中毒事件,并且當天化工廠在放氣時讓人產生了誤解,能說這些人都是明知是謠言是故意傳謠嗎?
這里面涉及公民的自保權問題,當公民面對著不確定的信息,是否具有傳播自保權利?我以為是有的,每個公民面臨著對自然和社會事件的恐懼,在災難來臨之時,他有提前獲取信息以自救的權利,他也有將這種信息傳播給其親朋好友,讓他們也自救的權利。因為在許多災難信息面前,政府的反應往往是滯后的,同時現實中許多地方政府又習慣性地隱瞞一些重要信息,這使得公民的自保權更有現實必要性。否定了公民獲取不確定信息和傳播不確定信息的權利,就是否定了公民有進行自力救濟的權利,這與保護公民權益是相違背的,除非公民明知該信息是虛假的,或者憑常識判斷應當知道該信息是虛假的,政府機關才能對其進行打擊。
的確,公民在傳播不確定信息時,有可能傳播了謠言,引發社會不必要的恐慌,但解決這個問題不在于治安處罰或者刑事處罰傳播的公民,而在于提高政府自身的公信力、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和提高危機處理的反應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