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融券5萬股雙匯拋空 成“瘦肉精”事件大贏家

2011-03-29 01:34:43

每經記者  王硯丹

 

    雙匯發展遭遇“瘦肉精”事件巨大沖擊,未來股價將有巨大跌幅。就在這場空前的危機中,卻有人尋覓到難得的發財機遇——融券拋空。

    3月15日,雙匯停牌前交易的最后一天,有人在融資融券平臺上融券賣出5.31萬股雙匯發展,市值超過400萬元。業內人士表示,央視新聞報道是當天早上播出的,股價是在下午開盤后才跌停的,這給融券操作留出了足夠的時間,這位投資者是位有心人,利用市場反應滯后抓住了機遇。消費者、上市公司和股東都是“瘦肉精”的輸家,融券者則將成為唯一的贏家。

    融券者最終能賺多少,將取決于雙匯復牌后的跌幅,以及買入平倉的價位。  

“瘦肉精”曝光  市場“后知后覺”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日。

    這天上午,央視按照慣例播出每年一次的“3·15特別節目”。與此同時,雙匯的股票交易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一切看上去井水不犯河水,沒任何相關。

    但當央視播出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所生產的豬肉制品含有“瘦肉精”之后,仿佛一記重拳,砸向了雙匯發展股價。

    其實,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現在并不屬于雙匯發展,而是雙匯發展正在實施的重大資產重組中的擬注入資產。去年11月底12月初,雙匯發展在停牌大半年后恢復交易,連續6個無量漲停后股價接近百元大關。隨后一直在80~90元之間高位平臺整理。

    3月15日,雙匯發展九點半開盤后一度翻紅,而在央視播出“瘦肉精”事件后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市場似乎并沒有馬上反應過來。直到接近11點,一些回過神來的投資者們才開始陸續拋出手中股票。午后一點開盤后,雙匯終于承受不住越來越兇猛的拋壓,毫無懸念地趴在了跌停板上直至收盤。

    面對這場空前的危機,雙匯公司方的反應也非常迅速。3月15日晚間,公司宣布停牌,待相關事項核實清楚后復牌。而這一停,就是半個月。

融券者敏銳覺察到“錢景”

 

    但就是在這次突發事件中,有人卻敏銳地覺察到了難得的“錢景”,迅速地做出了判斷并采取了一個事后看來非常明智的選擇——融券賣出!

    其實,雙匯發展雖然是90只融資融券標的之一,但其融資以及融券端的交易之前一直都不活躍;3月14日收盤時融券余量僅有400股。而3月15日,即央視播出“瘦肉精”事件的當天,卻突然出現5.31萬股的融券賣出和500股的融券償還。收盤時雙匯發展的融券余量為5.3萬股,市值約413萬元。

    “這位或幾位融券賣出雙匯發展的投資者可謂是相當有眼光!”一位熟悉信用交易的市場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嘆道。

    盡管雙匯直到現在仍未宣布何時復牌,但是市場基本已經達成共識——復牌后數個跌停無法避免。毋庸置疑的是,拋空這5.3萬股雙匯的融券者將是這一非常事件唯一的受益者。

    “在央視節目播出后,有一段時間雙匯股價還穩著沒跌,融券者多半就是利用了這一短暫的機會向券商融了券。這需要極其敏銳的投資眼光、對融資融券流程無比的熟悉;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開戶的券商有雙匯發展的股票可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上述市場人士如此指出。

融券券商承擔跌停損失

 

    事實上,融資融券開閘一年以來,融券交易一直冷冷清清。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券商仍然只能用自有證券進行融券。若股價出現下跌,那么券商需要自己承擔市值下跌的損失,因此許多券商都不愿融券,或只買少數幾只股票作為融券標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不完全統計發現,目前很少有券商將雙匯納入融券股票池,將雙匯納入可融券標的的只發現有國泰君安。

    西南證券一位內部人士則對記者表示,由于雙匯去年11月復牌后出現大漲,因此公司沒有將它作為融券標的。

    而上述市場人士也指出,目前尚不能預計雙匯復牌后到底會有幾個無量跌停,融券者已經在3月15日相對高位借券賣出,至于何時買回來還給券商,那就是融券者自己考慮賺多賺少的問題了。

    “其實,如果融券券商在3月15日當天將雙匯賣出,而不是拿來融券,肯定是更優選擇。畢竟可以預見雙匯復牌后將走熊,你賺客戶幾個點的年利息,卻自己來挨幾個跌停板,當然是很不劃算的。”

    上述市場人士繼續分析道:“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思。有可能當時券商沒有看到新聞,因此有客戶來融券并沒有仔細考慮,就把雙匯發展融了出去,這樣的話券商也太后知后覺了。也有可能是這家券商實力雄厚,看好雙匯的長期發展,不在乎這一點短期損失,因此樂意融出去賺點利息。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融券的客戶相當優質,和券商關系也相當好,券商為了維系客戶,愿承擔雙匯發展復牌后的損失。總之,對市場老手來說,做空比做多快樂,因為你啥也沒有,你卻可以看準了賺錢。而對券商來說,至少在現階段,融券風險可能大于融資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