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0 09:17:16
二股東銀泰百貨頻頻增持,欲奪鄂武商A控股權,大股東武商聯被迫應戰。
這場控股權爭奪戰將如何收尾?作為整合武漢商業企業而存在的武商聯,為何遲遲難有作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你尋求答案。
攻方:銀泰系喧賓奪主 三大猜想哪個是真?2005年4月,當銀泰百貨被引入鄂武商A的股東行列時,當時的大股東武商聯恐怕壓根沒想到會“引狼入室”。
入股鄂武商A后,銀泰百貨屢屢采取行動,與大股東展開股權爭奪。在沉寂了4年多后,如今銀泰百貨再次發動攻勢,其目的到底是什么?
2006年的戰爭往事銀泰系與鄂武商A以及武漢國資結緣,始于2005年。雙方很快就點燃了戰火。
2005年4月,武漢華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其擁有的鄂武商A總股本2.43%的股份,折價2119.38萬元作為出資,與銀泰系兩家公司成立武漢銀泰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由于武漢華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隸屬于武漢市國資委,此舉被看成武漢市政府引進戰略投資方。
不過,銀泰系顯然并不滿足于戰略投資者這一身份。從2005年7月開始,銀泰系旗下的武漢銀泰和浙江銀泰,開始在二級市場收集鄂武商A的籌碼。
截至2006年4月11日,如果加上華漢投資未過戶給武漢銀泰的鄂武商A的2.43%股權,銀泰系共持有鄂武商A股權的18.11%,成為鄂武商A的第一大股東。
同日,武漢國資公司發布公告稱,由于股權尚未過戶,武漢國資公司仍持有公司總股本的19.66%,為第一大股東。
這一說法顯然不會得到銀泰系的認同。2006年9月2日,鄂武商A發布公告稱,銀泰系以大股東的名義自行召開股東大會,議案為免去胡波的董事職務,提名銀泰百貨總裁、武漢銀泰董事長周明海出任董事。9月13日,銀泰系股東大會增加議案:上調鄂武商A與武漢廣場管理有限公司的租金。9月16日,銀泰系為免去尚未過戶的2.43%的股權糾紛,再次在二級市場增持,在不包含華漢投資2.43%未過戶股權的情況下,將持股比例提升至20.24%。
為了避免控股權旁落,9月18日,武漢國資公司與持股鄂武商A3.02%股權的天澤控股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達成一致行動人關系。至此,武漢國資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提升至22.68%,重新奪回第一大股東寶座。
正當市場觀望銀泰系打算如何應對之時,同年10月18日,銀泰系主動向證監會提請收回關于鄂武商A的《收購報告書》,并透露,經過協商達成協議,漢華投資擬以鄂武商A股本出資成立武漢銀泰,變更為現金出資。
此后的4年多時間,銀泰系停止了對鄂武商A控股權的爭奪,當年的戰爭已成往事。
2011年的三大猜想誰也沒想到,時隔4年多,銀泰系與武漢市國資委關于鄂武商A控股權的爭奪卷土重來。
重新發動股權爭奪戰,銀泰系究竟出于何種目的?戰爭又將如何收場?關于這些問題,武漢商業圈內以及分析人士大致有三種觀點。
第一,銀泰系只想股權投資。
這一說法是銀泰系的一貫口徑。早在2006年4月,銀泰系在向證監會提交的《收購報告書》中,就坦言看好鄂武商A的質地,相信其業績將會出現良好的增長,從而能分享未來其業績增長帶來的良好回報。
但這一說法并不為許多分析人士認同。
“既然是股權投資,就應該有買有賣,為何銀泰系這幾年從不曾出售過鄂武商A的股票?”一位武漢商業圈的內部人士日前告訴記者,在2006年增持鄂武商A后,銀泰系的持股比例一直很高。如果是股權投資,理應低買高賣。另外,鄂武商A也不是“現金牛”,從2007年到2010年,僅在2009年中期推出分紅方案“10派2(含稅)”,其余時間均“一毛不拔”,銀泰系的投資回報體現在哪里呢?
第二,借鄂武商A布局湖北。
目前,銀泰百貨正在全力進軍華中地區,特別是湖北武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銀泰百貨官網中的“里程碑”專題里,銀泰百貨在湖北的一舉一動,被放在了最醒目位置:2008年4月25日,銀泰百貨武漢世紀店、鄂州店、襄樊店和咸寧店同時掛牌開業;2009年12月9日,銀泰百貨收購仙商65.8%股權,進駐湖北仙桃;2010年11月15日,銀泰百貨收購湖北新世紀股份購物中心有限公司84.5%的股本權益;2010年12月13日,銀泰新增三位董事進入鄂武商A。
“雖然銀泰系早已進入鄂武商A董事會,但其影響力畢竟有限。”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零售行業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早在2006年4月14日,銀泰系便制定了兩點計劃,一是要借助浙江銀泰多年打拼出的現代百貨業先進經營理念,實現收購人與鄂武商A在產權、管理等方面的成功嫁接;二是長期持有收購的鄂武商A股份,并繼續購買上市公司股份,直至獲得控股地位。顯然,只有達到第二點,才能夠推行第一點。
第三,借鄂武商A作為談判籌碼。
“銀泰系既然要奪取控股權,為何不大舉增持,而要一點點增持,讓武商聯有還手之力呢?”作為長期關注鄂股的私募人士,鄭先生對銀泰系的做法頗不理解。
資料顯示,3月28日,銀泰系稱增持鄂武商A47.7187萬股,動用資金約845萬元。4個交易日后,銀泰系稱增持鄂武商A約568.12萬股,大約折合1億元。目前,銀泰系持股比例為23.83%,僅比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22.81%高出1.02%。武商聯再次反超的可能性極大。
鄭先生表示,不排除銀泰系和武商聯最終還會通過某種協議化干戈為玉帛。資料顯示,在2006年銀泰系收回 《收購報告書》時曾坦言“經過協商達成協議”。具體內容只有當事雙方知曉,但從鄂武商A的一些變化上,多少能發現一點蹤跡。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銀泰系得以進入鄂武商A的董事會和管理層。目前,鄂武商A的高層中,銀泰系共有6人,即副董事長王純,董事羅銘、陳曉東,副總經理鄔紅華、胡文學,監事艾璇。
再遇奪權作為武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國資公司)下屬的商業控股集團,武商聯是鄂武商A(000501,前收盤價17.37元)、武漢中百(000759,收盤價12.25元)、武漢中商(000785,收盤價11.76元)的大股東。
今年3月底以來,武漢中百、鄂武商A雙雙被產業資本盯上,舉牌疑云、股權爭斗紛紛上演。巧合的是,武商聯的“競爭對手”均來自浙江。
武漢中百上演舉牌疑云3月26日,武漢中百公布了2010年年報。細心的投資者發現,在武漢中百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一個名叫浙江華睿海越投資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睿海越)的股東,以2830萬股位列第三大股東,所持股份占總股本的4.16%。而在2010年三季報之前,華睿海越并不曾出現。
4.16%的持股比例,距離5%的舉牌紅線僅一步之遙。隨后有市場傳聞稱,武漢中百被舉牌,具體內容是:浙江方面已向武漢中百的大股東武商聯發去函件,一是要求舉牌,二是要向武漢中百派出兩名董事。
隨后,更有傳言稱此事背后與娃哈哈有關。不過,這一說法看起來并不靠譜。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求證下,武漢中百董事辦工作人員稱并不知情。另一方面,華睿海越至少在表面上看不出與哇哈哈有任何聯系。
資料顯示,華睿海越實際上是由海越股份(600387,收盤價13.21元)、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起,并聯合浙江17家企業共同組建而成的風投公司,注冊資本為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主要致力于上市公司并購、戰略投資及具有重大并購價值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這或許成為其被傳“舉牌”的一大原因。
“如果武漢中百被舉牌,公司不可能不公告。”日前,一位投行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函舉牌屬于資本市場的重要事件,是必須公告的。公司不可能違反信披制度,這樣做的后果會很嚴重。另一方面,如果華睿海越的持股比例真的超過了5%紅線,中登公司以及交易所都會披露,這就不只是武漢中百自己的事情了。
目前,武漢中百的股價經歷了一波跌幅超過16%的大跌,再次回到前期“舉牌”炒作的底部區域。或許正如國泰君安分析師劉冰預計的那樣,華睿海越買入武漢中百股份,主要只是為了股權投資。
武漢中百的“被舉牌”風波告一段落,但市場仍在思索:讓“被舉牌”傳言鉆了空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大股東持股比例過低,早已為武漢中百的股權結構埋下了隱患。
武漢中百的年報顯示,大股東武商聯的持股比例10.16%;武商聯的關聯方武漢華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31%。也就是說,武漢市國資委在武漢中百的股權不過11.47%。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華漢投資一直在減持武漢中百的股份,僅去年四季度就減持196.68萬股,占總股本的0.29%。
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如此之低,自然引來市場浮想聯翩。誰又敢保證,作為湖北乃至華中地區超市龍頭的武漢中百,就沒有產業資本打它的主意?
鄂武商A遭遇“搶班奪權”如果說武漢中百“被舉牌”只是虛驚一場,那么“老大哥”鄂武商A的股權,卻面臨實實在在的挑戰,前來挑戰的對手是銀泰百貨。
3月28日,鄂武商A收到浙江銀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銀投)的通知,稱其在二級市場增持了該公司47.7187萬股。
之前,浙銀投的關聯方浙江銀泰百貨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浙江銀泰)已經持有鄂武商A的7306.5633萬股,湖北銀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持有鄂武商A的4167.1232萬股。這樣,三家合計持有的股權占鄂武商A總股本的22.71%,超過了武商聯及其關聯方持有的22.69%股權,鄂武商A的第一大股東面臨變更。
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3月29日,武商聯緊急與同一控股股東武漢國資公司旗下的武漢漢通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結成一致行動人關系。至此,武商聯及其關聯方合計持有鄂武商A22.81%的股權,勉強保住了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不過,志在必得的浙銀投并不善罷甘休。4月6日晚間,鄂武商A再次接到浙銀投的通知,浙銀投已通過二級市場將持股比例提高到23.83%,再次反超武商聯。
面對第一大股東或存在變更的可能,鄂武商A申請于4月7日起停牌,待相關事宜核實后復牌。
上述浙銀投及其關聯方的實際控制人均歸屬銀泰系,后者已在香港地區擁有一家上市公司銀泰百貨(1833,HK),本周五,其股價大漲9.01%。
目前,鄂武商A仍在停牌中,銀泰百貨突如其來的增持,讓武商聯無法靠增持與之抗衡,唯一可能的對策,或許是去尋找新的“一致行動人”。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位于武漢江灘旁的武商聯辦公地,但被告知領導都去開會了。隨后,記者撥通了武商聯投資策劃部經理、武漢中商董事李濤的電話。李濤表示,具體的情況他也不是很清楚,一切以公告為準。
隨后記者也撥打了銀泰百貨副總裁、鄂武商A副董事長王純的手機,但電話那頭始終無人接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武商聯上下以及銀泰方面均下達了“封口令”,對于控股權爭奪一事,雙方在對外界的態度上達成共識。
守方:武商聯三目標無一兌現 整合迫在眉睫武漢國資整合的態度讓市場捉摸不定,武商聯成立時的雄心抱負已經煙消云散。面對外來商業航母的挑戰,武漢國有商業企業的重組為何就這么難?
成立初衷:應對惡意收購談起銀泰系入股鄂武商A的前前后后,市場往往會想到一個詞——引狼入室。不過,翻看當年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卻是另一番景象。
據報道,銀泰百貨入股鄂武商A,與武漢國資部門早有溝通,當地政府也希望借銀泰來整合武漢的幾家商業上市公司。時任武商集團總經理的劉江超,在回應銀泰會否整合湖北商業企業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商業企業將逐漸擺脫行政束縛,對巨額資本有著駕馭能力的人將成為真正的老板。”
不過,短短幾個月后,當武漢國資公司和銀泰系在一二級市場展開股權爭奪時,之前的一切都不算數了。
為了應對競爭對手,2007年3月底,武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以所持有的鄂武商A、武漢中百、武漢中商的股份作為出資,聯合武漢經濟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現金出資,共同發起設立武漢商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武商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談到武商聯成立的目的時,武漢國資委明確表示,武商聯的成立將有利于 “應對資本市場上的惡意收購,強化國有資本在商業上市公司的主導地位”。
然而,武商聯成立4年來,武漢國資下屬的商業企業在資本市場卻鮮有亮點。
成立四年:三大目標落空公告顯示,當初成立武商聯的目的,除了“應對資本市場上的惡意收購,強化國有資本在商業上市公司的主導地位”,還包括在三家商業上市公司各自為戰的同質化競爭態勢下,促使它們優化資源配置,差異化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另外,武商聯將對三家商業上市公司進行重組,整合三家商業上市公司的業態。
然而,4年時間過去了,這三大目標無一實現。
首先,在應對資本市場的惡意收購方面,武商聯并沒有采取在二級市場增持等方式,提高其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除了在武漢中商的持股比例高達
41.99%(這一持股比例還面臨向團結集團定向增發后的攤薄)外,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鄂武商A、武漢中百的比例分別只有22.81%、11.47%。其次,在優化資源配置、差異化發展方面,武商聯的協調工作成效不明顯。幾年來,鄂武商A、武漢中百、武漢中商始終各自為戰,同業競爭的現象愈演愈烈。可以說,三家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無處不在。
目前,三家公司都擁有超市業務,除武漢中商的中商平價數量相對較少外,鄂武商A的武商量販和武漢中百的中百倉儲形成犄角之勢。年報顯示,中百倉儲在武漢有58家,在湖北省有61家;武商量販在湖北有75家,省內二級城市有網點36家。在武昌雄楚大道圖書城附近兩站路的范圍,中商平價、武商量販、中百倉儲先后落子,展開客戶爭奪。另外,主打超市牌的武漢中百將重拾百貨業。3月26日,在公布年報的同時,武漢中百公布了投資建設恩施來鳳購物中心項目的議案;而武漢中商全力打造的徐東銷品茂,其輻射范圍勢必影響鄂武商A的青山建二商場。
最后,在重組整合方面,市場只聞打雷不見下雨。
之前被傳得沸沸揚揚的重組方案——百貨業歸鄂武商A、超市歸武漢中百、武漢中商賣殼,在武漢中商收購銷品茂全部股權后徹底告一段落。如今,武商聯在鄂武商A、武漢中百中的持股比例不占絕對優勢,反而是當初的“棄兒”武漢中商更為“親近”,這一點也可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上窺其大概。目前,武漢中商的走勢強勁,鄂武商A、武漢中百則背道而馳。
目前形勢:重組迫在眉睫華中重鎮武漢,因兩江匯合而坐擁三地。水賦予了城市生命,也將城市無形中分割,從而形成多個商業中心。在漢口有江漢路商圈、武展商圈;在武昌有亞貿-中南商圈、徐東商圈、街道口商圈、光谷商圈;在漢陽有鐘家村商圈、王家灣商圈。
反映到A股市場上,武漢成為僅次于上海和北京擁有商業零售類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即隸屬于武商聯旗下的鄂武商A、武漢中百、武漢中商,以及漢陽區國資辦旗下的漢商集團(600774,收盤價9.84元)。
然而,近年來外來商業勢力的擴張,正將武漢本土商業企業的“勢力范圍”逐漸蠶食。
在武昌,亞貿-中南商圈因地鐵施工已不復當年之勇,取而代之的是街道口商圈,不過此地是“外來客”的天堂:群光廣場來自臺灣、新世界來自上海、準備籌建的銀泰百貨來自浙江。相反,對于鄂武商A、武漢中商來說,其能夠讓人想起的勢力范圍,似乎只有一些老商業中心,比如武展商圈、徐東商圈。在新發展起來的高新區商業中心,如光谷商圈、王家灣商圈等,鮮有它們的身影。
對于武漢商業企業的前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整合是唯一途徑,但整合久難推進,根本原因是三家公司的利益無法整合。
“再難,難得過友誼和百聯嗎?”上海某券商零售行業研究員認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會有利益沖突,這不應該是阻礙重組的關鍵因素。
也有武漢商業圈內人士曾表示,當地政府的意思是讓企業自主經營,不再干預,然而,在上海、重慶等城市早已大張旗鼓推進國資重組時,如果武漢國資“袖手旁觀”,又如何實現成立武商聯時提出的 “努力將武漢市三家商業龍頭企業發展成為躋身于全國前三位的大型商業集團”目標呢?
上述研究員表示,在武商聯遲遲沒有動靜的情況下,當初的三年規劃已付諸東流,而今又面臨產業資本的虎視眈眈,武商聯只有思變了,否則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銀泰”前來挑戰。
四輪攻守戰回合一:2006年4月銀泰系:增持鄂武商A股權,持股18.11%,宣稱成為第一大股東武漢方面:稱相關股份尚未過戶,自己持股19.66%,仍是第一大股東回合二:2006年9月銀泰系:不含未過戶股權,增持后持股20.24%,成為第一大股東武漢方面:尋得新的一致行動人,持股增至22.68%,奪回老大位置回合三:2011年3月銀泰系:繼續增持,持股22.71%,成為第一大股東武漢方面:再次增加一致行動人,持股增至22.81%,保住老大位置回合四:2011年4月銀泰系:宣稱通過二級市場將持股比例增至23.83%,再次反超武商聯武漢方面:申請停牌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