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9 01:50:25
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公示,4月下旬將有13宗經營性地塊出讓,其中包括居住功能用地的有11宗,規劃建筑面積達189.8萬平米,遠超第一季度推出的住宅土地總量。
公開資料顯示,這11宗住宅用地中,有9宗位于郊區。除豐臺兩宗、通州一宗住宅用地采取招標出讓外,其他9宗用地均啟用掛牌出讓。而從今日(4月19日)開始,位于順義和大興的3塊土地將率先接受報價,其中有兩宗住宅用地。
在上述11宗住宅用地中,有4宗將配建保障房,分別位于通州區通州新城、順義區仁和鎮、密云縣以及大興區生物醫藥基地。其中,順義區仁和鎮梅溝營村地塊需配建12.5萬平方米“兩限房”,占該地塊總建筑面積的一半。
這是今年北京最大規模的一次宅地出讓。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僅成交6宗住宅及含居住性質的用地,土地面積715531.8平方米,同比下跌73.8%。其中,今年1月和2月,北京分別成交4宗和2宗含居住性質的土地,3月則出現了宅地零成交的尷尬局面。
按慣例,各地供地情況往往呈現“前松后緊”狀態——年初節奏緩慢,年末則迎來供地熱潮。有分析認為,此輪供地的開閘,或將拉開北京“供地潮”序幕。
按照北京市此前公布的數據,今年北京計劃供應住宅用地2550公頃,比去年的計劃多出50公頃;其中,廉租房及公租房用地300公頃,是去年的6倍。容積率小于1的住宅用地將被嚴禁入市。
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表示,隨著各類保障房供地的提速,商品住宅配建保障房的形式將成常態。同時,“限房價、競地價”和“限房價、競保障房面積”的出讓方式將更多地被采用。
需求方面,上述機構認為,開發企業的拿地意愿將隨市場好轉而有所增強,但在調控環境重壓、企業資金情況趨緊的情況下,開發企業拿地將會更加謹慎,火爆的拍地場景難以再現,土地價格也很難被抬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3月15日當天,北京共拍出3個“地王”,且全部為“央企制造”。
歷史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市住宅用地實際供應2525公頃,完成計劃的101%。當年,北京的土地出讓總收入超過1600億元,為各城市之最,并創歷史新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