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02:47:54
日前,中國證監會通報了兩起違規交易案件。一起是ST高新副總王風順的短線交易案,另一起則為個人投資者陳國生的短線操縱股價案。在股指處于3000點上下震蕩,并且個股行情此起彼伏的背景下,監管層通報違規交易的查處結果,背后的意義確實值得回味。
無論是《證券法》還是《上市公司高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都對上市公司高管交易自家公司股票行為作出了嚴格的規定。
作為ST高新的副總,王風順不可能不知道上述規定,也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其違規交易行為,本質上就是頂風作案。而陳國生違規交易案則具有典型的操縱股價的特征,即通過集中資金優勢,采用拉抬股價、虛假申報、迅速撤單等方式拔高股價,然后再在高位兌現籌碼,繼而達到牟利的目的。
與內幕交易一樣,操縱股價的危害性同樣不言自明,更何況陳國生實施的是短線操縱股價。從2009年10月23日開始“坐莊”中捷股份,到當年的11月4日出貨完畢,短短的9個交易日,陳國生就獲利335萬余元。在此之前,陳國生幾乎以同樣的方法還在力合股份上大“玩”了一把,獲利百余萬元。但違規意味著要付出代價,王風順的“內鬼”行為最終招致巨虧,亦被罰款3萬元;陳國生的違規行為,也為財政“貢獻”了870萬元。
操縱個股股價,此前主要是大資金、多個機構等“大兵團”作戰,近年來更多的是個人“單打獨斗”。相對而言,其隱蔽性更強,也更難以被發覺與查處。但無論怎么講,操縱股價,都是違規違法行為,必須進行懲處。
值得注意的是,陳國生操縱股價的行為,擾亂了證券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侵害了其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盡管在其賣出相關個股之后股價仍然出現上漲,卻絲毫不能掩蓋其操縱股價的事實。
或許在高位為陳國生接盤的投資者是幸運的,畢竟此后股價繼續保持上漲的態勢。但對于其他更多所持股票股價被操縱的投資者而言,則沒有那么幸運了。高位接盤“站崗”,要么遭受長期套牢之苦,要么割肉離場,成為其不得不面對的無奈結局。
事實上,對于操縱股價的行為,對其實施懲罰固然是必要的,但這還遠遠不夠。在諸如內幕交易、操縱股價(市場)等違規行為中,受害投資者的權益并沒有得到任何的保障。
筆者以為,在對內幕交易者、操縱股價者沒收其違法所得以及處以罰款的同時,還應該引入民事索賠制度,規定受害者可以向違規者進行索賠。此舉不僅保護了受害者的利益,也讓這些害群之馬付出更大的代價。如此,才能真正體現出法律的威嚴與震懾力,才能讓那些欲鋌而走險者不敢輕易地跨越紅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