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8 08:44:13
然而,一年過去,曾被熱捧的明星百元股們紛紛被打回原形,更有甚者,股價縮水超過百元。
在這些百元股的“破百”之路上,那些一路唱多的券商報告,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券商報告的背后,是否隱藏著貓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眾多百元明星股中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五大明星股,為您一探其涉及的120份唱多報告背后的券商心態(tài)。
百元股狂跌背后:券商評級暗藏三大潛規(guī)則 海普瑞、漢王科技、碧水源、國民技術、沃森生物,這五大百元股一度是小盤新股中的“寵兒”和標桿,卻在今年集體隕落,頭上的百元股光環(huán)黯然褪去。雖然是多種因素導致了這一結果,但原本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建議的研究評級報告,也或多或少扮演了不光彩角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對這些樣本的剖析和采訪,發(fā)現券商研報評級的一些潛規(guī)則。
潛規(guī)則一:閉門造車是常態(tài)研報,顧名思義是經過公司調研后得出的報告,但事實上,不少新股報告出爐的地點卻在券商研究員的辦公室。所謂“調研”,很多時候就是參加一下路演。
以漢王科技為例,某分析師兩次給出“增持”評級,兩次提出“漢王科技作為電子閱讀市場的龍頭供商,公司將成為最大收益者”。報告中關于蘋果iPad等平板電腦對電子書市場的沖擊、電子書原料成本的風險等卻未作說明,內容大多與招股書如出一轍,更像是上市公司的推薦廣告。
在其他四只百元股的上市定價報告中,也存在這種情況。
一位不愿具名的機構分析師表示,這種坐在辦公室里看著招股書撰寫研報的情況是存在的。一方面,是迫于買方券商機構的壓力;另一方面,對于剛上市的公司,原本就不怎么了解,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通過調研給出詳細報告。
如果說新股定價報告還情有可原,但某些券商在短期內頻頻調整公司評級和目標價的做法,就讓人費解了,比如一些券商對海普瑞和沃森生物的研報。某私募人士表示,這樣變來變去的研究報告,其質量很難讓人放心,也很難讓使用者相信。
潛規(guī)則二:賭博式評級心理面對跌幅較大的股票,是不是可以搏一把反彈行情?這是普通投資者常常萌發(fā)的炒股思路。即便在具備專業(yè)知識的分析師隊伍中,這種思想依然流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5只百元股的報告都存在這種情況,即連續(xù)下跌后,雖然得到眾多券商機構推薦,股價依然無法停止下跌態(tài)勢。
碧水源上市后,股價連漲三天,之后一路下跌,在去年6月29日跌破百元大關。此前在去年5月6日起的連續(xù)4個交易日下跌后,海通證券首次給出“增持”評級,相隔一天,申銀萬國也給出“增持”評級。
去年6月25日開始,漢王科技連跌5個交易日后,中信證券給出“持有”的首次評級,當日股價為109元,而現在的復權價僅為48.04元。
去年6月3日,國民技術經過連續(xù)兩天大跌后,西南證券給出 “增持”評級,當天該股跌停,收盤價為136.31元,目前的股價為84.19元。
這種讓投資者接飛刀似的 “推薦”,是否因為研報存在賭博心態(tài)?有業(yè)內人士暗自表示:“確實存在這樣一些現象和心態(tài)。”
某資深私募人士指出,下跌幅度較大的股票,存在反彈的可能性更大,同時也存在跌出歷史大底的可能。對分析師來說,如果評級與未來股價一致,就可能一戰(zhàn)成名;如果說錯,其觀點也不會為大多數人關注。這種手法與股評界的“死多頭”一樣,一直堅持唱多,總有一天說對,于是就成了投資者頂禮膜拜的預測大師。
潛規(guī)則三:不方便公開看空盡管5只百元股一路狂跌,但在眾多研報評級中,除了國信證券給予海普瑞“回避”評級,沒有一份涉及“賣出”評級。“中性”評級報告9份,占比不到8%。面對股價的不斷下跌,券商為何就沒有想過改變評級來提醒投資者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采訪了不久前剛給出海普瑞“增持”評級的一位分析師。他坦言,大多數券商報告一般不會給出 “賣出”評級,如果真的看空,就不會再寫評級報告,以免得罪上市公司和機構投資者。
這一說法在漢王科技身上得到了印證。自去年5月24日到達175元最高價后,漢王科技股價一直處于下跌趨勢,去年8月25日后,就沒有機構對其評級,在今年,關于漢王科技的評級報告更是一份都沒有。對于這樣一家知名的消費類電子公司,券商的集體緘默的確很異常。
看來,券商機構對上市公司的評級有“難言之隱”,在對待研報評級的態(tài)度上,投資者必須要多個心眼。
海普瑞大跌超百元 卻有七成研報唱多 曾經的明星股海普 瑞(002399,收盤價36.22元),上市伊始就受到高度關注,特別是創(chuàng)紀錄的148元發(fā)行價,造就了首次公開募集資金的一個神話。截至今年4月底,關于海普瑞的研究報告多達41份。如果除去上市時的新股定價報告,海普瑞上市后有20份報告對其進行了評級,其中,“推薦”、“增持”和“買入”評級報告14份,占報告總數的七成。
然后,海普瑞股價的實際走勢,卻明顯不太“配合”這些唱多的報告,幾乎是一路下跌,與上市后的最高價188.88元相比,即使以目前股價復權74.44元計算,也已縮水超過100元。如此走勢,讓券商大跌眼鏡。
在關于海普瑞的各大券商報告中,國信證券研究員上演了令人吃驚的快速“變臉”。今年3月28日,研究員給出“維持推薦”評級。之后不到一個月時間,于4月19日又下調為“回避”評級。
記者注意到,在國信證券的評級類別中,“推薦”是最高預期,定義為股價表現優(yōu)于市場指數20%以上;“回避”是最低預期,定義為股價表現弱于市場指數10%以上。
在3月28日的推薦研報中,該研究員曾表示,海普瑞“2010年價漲量微增促主業(yè)增長,素粗品和肝素鈉原料藥價格保持高位震蕩,預計2012年因產能釋放有望重回高增長”。而在其后的“回避”研報中,該研究員的評價卻變?yōu)椋耙患径仍蟽r升成品價跌促業(yè)績下滑,產銷量低于預期”。
評級落差如此大,令人不解。記者致電撰寫報告的分析師賀平鴿,詢問其中玄機,對方以拒絕采訪為由,掛斷了電話。
與國信證券分析師的大變臉不同,宏源證券分析師奉獻給投資者的則是一份“刻骨銘心”的報告。
3月27日,宏源證券分析師首次對海普瑞給出“增持”評級,但該分析師在研報中更多的筆墨是圍繞原料成本上漲吞噬公司利潤展開,未給出令人信服的增持理由。
記者致電該評級分析師詢問相關情況,他表示,報告把風險列出來,公司的優(yōu)勢和發(fā)展?jié)摿κ枪_的,沒必要寫出來。
就在這份報告出爐后的第14個交易日,海普瑞股價開始跳水,從126元跌到90元以下,而宏源證券此前的目標價為140元。
漢王科技券商冷落上市后只有4份評級報告 與其他明星股不同,被電子書龍頭光環(huán)籠罩的漢王科技(002362,收盤價24.02元),似乎并不得寵,被眾多券商一再冷落。在19份研究報告中,除去15份上市前的新股定價報告,僅有3家機構給出4份評級報告。漢王科技去年半年報顯示,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321.53%,每股收益0.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2.31%。如此好的業(yè)績,卻鮮有機構關注和看好,這是很少見的。而且,自去年8月25日以來,漢王科技在評級機構的報告中幾乎消失。
漢王科技上市首日開盤價78元,較發(fā)行價41.9元上漲86.16%,高于多數機構預測的開盤價。之后震蕩上揚,去年3月11日漲停收盤105.6元,加入百元股陣營。去年5月24日達到最高股價175元。
然而,漢王科技股價一路上揚的強勢表現,并沒有引起券商的關注和看好,在上市到沖至最高價階段,僅有天相投顧一家在去年4月19日與4月29日給出“增持”評級,其他券商集體緘默。
此后,漢王科技股價出現大反轉,一路狂跌,目前股價復權48.04元,不足最高價的30%,已接近發(fā)行價,不得不讓人擔憂破發(f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兩次給出“增持”評級的天相投顧分析師王均恒,被告知該分析師已離職。頻頻引發(fā)媒體關注報道的漢王科技,卻如此不受券商青睞,背后隱藏著什么?
對漢王科技的4份報告,都建立在預期電子書業(yè)務向好的基礎上。中信證券在去年7月1日的研報中提出,漢王科技在國內率先推出平板電腦,有望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而資料顯示,早在公司上市之前的去年1月27日,蘋果公司就發(fā)布了iPad,而漢王推出的平板電腦TouchPad于去年5月10日才上市。中信證券的研報對iPad這種同類產品的競爭風險未作提示或僅一帶而過。
對于電子書市場的巨變,其他券商機構依然延續(xù)上市初的緘默態(tài)度,不發(fā)表任何看法。最近一份評級報告出自去年8月25日,信達證券稱,短期來看,漢王科技的銷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是確定無疑的。
個別券商高呼持有,卻被市場無情否決。漢王科技股價在去年9月30日跌至歷史低點82元后,有過短暫反彈,但自去年11月24日開始,一路下跌至今。
碧水源讓金牌分析師失手的“大眾情人” 碧水源(300070,收盤價89.39元)一直是券商的寵兒,從2010年4月21日上市以來,除了上市定價報告,各券商推出68份評級報告,其中給出“推薦”、“增持”或“買入”評級的多達63份。但在上市后三個交易日沖到最高價175.58元后,碧水源股價一路震蕩下跌,最低跌至77.01元。
雖然表現不佳,碧水源卻是破百股中當之無愧的“大眾情人”。
據記者統(tǒng)計,去年7月以來,每月都會有券商出報告,給出“推薦”或“買入”評級。從去年7月到12月,碧水源也走出一波反彈行情,7月29日股價見底77.01元,10月20日以100.15元的收盤價重新回到百元股行列。
但自去年12月14日以來,碧水源股價的走勢發(fā)生了重要變化,股價從138.8元一路下跌至89.39元,再也沒能反彈起來。
就在如此兇猛的跌勢面前,依然有32份券商報告看好碧水源,大量報告集中在1月到3月之間,力撐其股價站到百元之上。然后市場不大配合,3月底開始的新一輪創(chuàng)業(yè)板大跌行情,使該股在今年3月30日再次跌破百元。
中信證券的吳非及其研究小組,剛在2010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水電等公用事業(yè)板塊榮登榜首,轉眼間就在碧水源上馬失前蹄。
今年2月28日,中信證券吳非和王海旭兩位分析師出了一份關于碧水源的研究報告,給出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60元。當時碧水源的股價是117.85元。不久之后的3月8日,他們繼續(xù)看好碧水源,再次給出“買入”評級。
事隔兩三個月,碧水源的股價早已跌破百元大關,現價89.39元離當初160元的目標價已是越來越遠。
記者致電王海旭分析師,他的解釋是:“這種大盤震蕩,我們也沒有辦法。”他還表示,他們對碧水源的態(tài)度依然不變,維持原有評級。
國民技術券商定價三級跳 市場不買賬 從去年4月30日上市開始,國民技術(300077,收盤價84.19元)就被多家券商青睞,截至日前,共有18份研報看多。其中,國金證券的研報占了近四成。在8次“買入”評級中,有7次來自國金證券。上市之初,國民技術的表現還是很給力,兩次沖上170元高點,在去年5月6日達到183.77元的最高價。然而在此后震蕩下跌,今年4月22日跌破百元。
國金證券的7次研報全部建議“買入”,可謂是最忠實的擁躉。
去年4月18日,在國民技術上市前,國金出了一份調研報告,定價為69.17元~76.37元。國民技術上市第一天以161元開盤,之后維持在170元左右。
從去年6月初開始,國民技術的股價經過一波大跌,來到120元上下。去年7月28日和7月30日,國金接連出了兩份評級為 “買入”的研報,目標價為130.61元~163.75元。短短3個月,目標價翻了兩倍。
去年9月1日,國民技術的股價小幅反彈到130.6元,國金又出了一份“買入”評級的研報,目標價為180元。同月14日,國金再出“買入”評級的研報,維持目標價。短短5個月,目標價翻了近三倍。
去年10月22日,國民技術的股價再次下跌到128元,國金再次出“買入”評級的研報,但這次沒有給出目標價。一個月后,其股價開始新一輪狂跌,到今年1月底,已跌到110元左右。2月25日,股價小幅上調為119.95元,國金再給“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58元。3月15日國民技術出年報,國金證券的研報稱,業(yè)績低于預期但仍看好公司長期前景,維持158元的目標價。
可市場并不買賬,之后該公司股價繼續(xù)下跌,4月22日跌破百元,如今跌到80元上下。 從去年7月28日到9月14日,國金的4份研報給出“買入”評級的理由,都是2.4GRF-SIM移動支付具有投資價值。
國金研報還稱,國民技術的新產品研發(fā)可開拓巨大增量市場,是國內少數能夠量產CMMBTuner射頻芯片的廠商之一,是TD-LTE的領先廠商。
但記者發(fā)現,CMMB市場上目前已有多家國內外的廠商競爭。另外,TD產業(yè)鏈已趨成熟,大唐電信集團僅在2010年上半年就申請TD-LTE專利近300項。
面對競爭激烈的TD和CMMB市場,還在研發(fā)中的國民技術會有幾成勝算?國金證券研究員還會用這些理由給出第八次“買入”評級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采訪該分析師,但對方拒絕接受采訪。
沃森生物民族證券5個月三次改變目標價 在五大破百股中,沃森生物(300142,收盤價64.50元)的基本面很突出,跌幅相對較小,僅從最高158元跌至96.75元(復權價)。自去年11月12日上市以來,除上市時的11份新股定價報告,沃森生物后期有9家券商給出18份研報,多為“買入”或“推薦”評級,沒有一份“中性”或“減持”評級。其中,民族證券、興業(yè)證券是最堅定的 “粉絲”,持續(xù)發(fā)布報告進行追蹤,但是,這兩家券商的評級報告卻留給市場飄忽不定之感。
去年11月9日,沃森生物還未上市,民族證券發(fā)布了一份調研報告,給出106元的估值,表現得較為理性。在當時新股的瘋狂投機潮中,沃森生物的開盤價高達138元,之后一度漲到150元左右。
今年1月25日,沃森生物經過一輪下跌后反彈至112元,民族證券再出研報,給了“推薦”評級,目標價132.5元,比第一次提高26.5元。
今年4月2日,沃森生物股價又一次大跌,然后小幅反彈至106元左右,民族證券第三次發(fā)布研報,觀點是 “謹慎推薦”,目標價變?yōu)?20元,比上次調低12.5元。
不難發(fā)現,5個月里,民族證券對沃森生物的估值定價起伏不定。也就是在這5個月里,沃森生物的股價從頂峰時期的158元跌破百元大關。
去年11月4日,興業(yè)證券也發(fā)布一份調研報告,認為沃森生物的合理估值為86元~98元。從股價走勢和實際價位來看,如果興業(yè)證券一直堅持這個估值,無疑相當出彩。
而在去年12月28日,興業(yè)證券再次發(fā)布報告,分析師表示,隨著近期二級市場股價的調整,公司的投資價值正在逐步顯現。但作為創(chuàng)業(yè)板新股,相比其他一線生物制品上市企業(yè),目前估值仍然偏高,因此暫無評級,繼續(xù)著此前“謹慎”觀點。
今年2月27日,興業(yè)證券發(fā)布首份推薦沃森生物的研報,卻突然表示“維持推薦”評級,但之前興業(yè)證券并未給出“推薦”評級,何來“維持”一說?
該報告發(fā)布時,沃森生物正處于下跌期,股價在117元~118元波動,在3月14日見頂125.09元后,展開了破百之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