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披上“洋馬甲”水果身價倍增

2011-05-18 01:25:21

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廣州街邊巷尾的水果零售店通常都有木瓜、榴蓮、奇異果等“身披”泰國、新西蘭等國外標簽的“洋水果”出售,其價格較普通水果高出數倍。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洋水果”其實被商家做了“土轉洋”手術。

    “這方面的規范確實比較困難。”廣東水果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新建昨日  (5月17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國內部分消費者購買水果時  “崇洋”心理較重,確實存在一些水果銷售商假冒產地或品牌的情況,但一些優質國產水果在外形和口感上和“洋水果”差別不是很大,因此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執法者,都較難辨認。

    據了解,目前廣州不少標榜“進口”的水果,其實產地與標簽并不一致,有新西蘭蘋果被發現標有“第二產地”為美國,“澳芒”則有不少來自海南,“日本愛宕梨”價格牌上的產地是東莞。用一個小小標簽,便讓水果身價倍增。據報道,這樣的標簽甚至在部分市場公開大量出售,儼然已是行業潛規則。

    我國對進口水果監管嚴格,真正的“洋水果”必須取得質監部門簽發的“檢疫許可證”,和輸出國或地區出具的植物檢疫證書;進口洋水果的包裝箱上,須用中文或英文注明水果名稱、產地、包裝廠名稱或代碼。

    陳新建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有不少水果在品質和口感上,也達到了進口水果的標準,但價格懸殊。從行業角度分析,國內消費者對于“洋水果”的偏愛也與本土水果品牌較少有關。

    雖然青睞“洋水果”,但事實上大多國內消費者對于水果的品牌認知并不高,卻對產地更加敏感,呼吁塑造本土水果品牌的聲音早已有之。

    但在國內水果行業,直至目前我國的水果生產仍然較為粗放,產業化程度低,幾乎沒有強勢水果品牌,這使得市場習慣于將水果以地區劃分作為整體來看。

    陳新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下市場上的國產水果假冒“洋水果”現象,需要等待整個產業慢慢進行升級,由“大的國產”變成“規范性的國產”,最后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并培養出自己的品牌,“到時候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可能也就不會那么多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