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9 01:28:43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5月18日),我國商務部網站一天之內刊登了三起歐盟對華發起的貿易救濟案件,引發了國內市場的強烈反響。業界人士指出,中歐互征“雙反”稅余音未了,歐盟又再次挑起貿易爭端。
商務部網站昨日公布,5月13日,歐盟發布公告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三聚氰胺征收反傾銷稅,征稅形式為每噸固定征收415歐元,對該案我國三家企業則實行每噸1153歐元的最低限價,在此價格以上對歐出口不需繳稅。
此外,商務部網站還公布了兩則來自歐盟的最新消息,昨日,應歐洲金屬協會的申請,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鉬絲進行反規避立案調查。與此同時,歐盟還決定對原產于中國和泰國的塑料袋作出反傾銷反規避終裁,取消廈門興廈塑料有限公司8.4%的反傾銷稅率,并對其征收28.8%的反傾銷稅。
塑料袋引發的貿易爭端
去年8月,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塑料袋進行反規避立案調查。
當時,歐盟委員會在立案公告中指出,部分生產商通過重組涉案產品的銷售模式和渠道來規避28.8%的普遍反傾銷稅率,這些生產商和出口商通過廈門興廈塑料有限公司來對歐盟成員國出口涉案產品,而廈門興廈塑料有限公司目前享有的反傾銷稅率為8.4%;此外有證據表明涉案產品進口價格以低于非損害價格進入歐盟,并以此削弱了反傾銷措施。
據了解,2006年,由于積極應對歐盟對中國塑料袋產品的反傾銷訴訟,興廈公司因此成為100家獲得8.4%的較低反傾銷稅率企業之一。
興廈公司負責人林興就曾解釋,他們來自歐盟國家的訂單數量因此直接增多。為了完成大量的訂單,興廈公司將包括塑料袋印刷在內的部分業務外包給其他工廠生產。
專家稱中歐貿易戰不會爆發
根據記者梳理,除上述三起案件之外,今年以來歐盟還對中國輸歐的玻璃纖維等五項產品發動貿易救濟調查和裁定。
盡管歐盟對華頻繁發難,但商務部發言人姚堅說,中國和歐盟的經貿關系密切,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在全球貿易中占10%左右的比重,所以中歐之間發生貿易糾紛并不奇怪,甚至可能會在部分品種方面表現為一個持續的常態,但整體的比例會很低,大概在1%~3%,每年會不太一樣。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也表示,中國和歐盟之間發生貿易戰的可能性并不大,全球經濟正在復蘇,各國對于貿易保護的要求不是很強烈;今年以來,中國對于進口的管理采取了放松管制的措施,促進貿易平衡;此外,中國和歐盟都很看重彼此之間穩定的貿易關系。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一位專家表示,事態還在WTO可控范圍內,目前涉案金額也相對有限,遠不到爆發貿易戰的地步,預計雙方后續也會保持相對克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 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