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7 01:28:03
5月25日,深圳新產業技術產權交易所揭牌首日便推出了中國智能資產指數和三大交易板塊。
其中中國智能資產指數將在6月17日進入證券衛星行情系統,而三大交易板塊又分別涉及到華為、中科院、廣東工業電子研究院,從細微處可以發現相關產品的推出將對中國未來的資本和科技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首推智能資產指數深圳新產業技術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新產交所)是由科技部、廣東省、深圳市共同籌建,本著“金融+科技+服務”的理念,以科技金融柜臺市場和全球并購市場為支撐,打造“技術產權銀行”模式,建立全球交易和服務網絡,逐步建成區域性統一互聯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新產交所副總經理李小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新產交所是依托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聯交所)建立起來的,其中的服務體系和創新的科技金融產品早有儲備。新產交所成立后,這些都已平移過來,因此業務的開展具有一定基礎。
在揭牌當天發布的中國第一支基于公司無形資產價值的股票指數——中國智能資產指數也是得益于聯交所多年的積淀,該指數將于6月17日進入證券衛星行情系統,代碼為000983。
李小強說,聯交所一直圍繞科技型企業開展工作,因此積累了大量相關公司的交易數據,對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有深刻的認識,并以此為平臺對公司進行深入研究。
李小強認為,由篩選出來的180家上市公司組成的中國智能資產指數的運行情況,證明新產交所最早提出的理念是經得起檢驗的,而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的合作則是基于其在資本市場數據授權和指數構建上有豐富的經驗。
據了解,已經有基金公司表示了針對中國智能資產指數合作發行產品的意向。
華為的專利轉換資金與中國智能資產指數同時推出的還有三大交易板塊,分別為華為專利技術交易板塊、中科院知識產權交易板塊、云計算交易中心。
資料顯示,華為參與了專利技術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行動計劃,具體為入選“華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行動計劃”的企業首期只需支付2萬元的技術轉讓費,企業在完成轉化應用并成功申請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后,再支付18萬元專利技術轉讓費,如果轉讓不成功則無需繳納余款。
華為此次拿出了2萬件 “沉睡”的專利技術,李小強認為,以新產交所為平臺,可以有效的將這些專利技術盤活,這對華為還有國內相關行業的中小企業都是有利的。
華為作為我國電信行業的龍頭企業,與金融市場一直保持距離,在大型公司紛紛選擇上市融資謀求發展的今天,依然堅持著自己的信念。
近期,外媒曝出了華為將融資15億美元的消息,有分析稱華為或許在醞釀大型收購,而同期財報顯示華為依然手持充沛現金。
業內人士稱,華為作為全球第二大通訊制造商,一直謀求再進一步發展,而北美市場則是其必須攻克的堡壘,這不僅需要華為擁有更為充沛的資金,還需要華為更開放,而這都需要其積極地參與金融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