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2 06:55:42
猶如多變的天氣,眼下的A股市場,也讓投資者感到無奈,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既擔心利空僅僅虛晃一槍,不幸踏空,又擔心市場突變,成為股市絞肉的“犧牲品”,在投資者的內心,欲望與理智不斷地博弈。一個詞,壓抑!
市場疲弱個股“蹦極”端午節前的暴跌,讓投資者心有余悸,但節后的首個交易日,則讓投資者喜出望外,大盤低開高走,延續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強勁表現,繼續向上反彈,個股紛紛漲停,場景一片喜洋洋。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市場的臉變得那么快。
6月8日,滬指低開后迅速探底,一度跌至2715點,強勢股紛紛補跌,不少股民選擇割肉止損,豈料,一波殺跌之后,大盤突然反攻,竟然于尾盤翻紅。懊惱、郁悶、感慨之聲四起,A股先抑后揚的走勢令人難以捉摸。
6月9日,幾乎翻版5月23日的暴跌走勢,盡管大盤下跌未超過2%,但是個股跌幅巨大,還是讓股民頭疼不已,經歷了6月8日的盤中逆轉,又經歷了6月9日的墜落深淵,投資者的疑問不禁油然而生,當前的市場,到底可以買股票么?
看看漲幅榜,摘帽概念股百花村(600721,收盤價22.17元)、國農科技(000004,收盤價14.16元)表現搶眼,填權概念股迪康藥業 (600466,收盤價13.01元)、康恩貝 (600572,收盤價13.79元)走勢同樣意氣風發。乍一看,個股風采依舊。
如果真是這么想,后果將不堪設想,從以往經驗來看,弱勢中的強勢股,最擅長的就是補跌。
昨日(6月10日),前一交易日還漲停的國農科技、迪康藥業等強勢股,昨日紛紛暴跌,高位接盤的資金,結結實實中了一次“飛刀”!
大盤憋悶股民壓抑可以明顯感覺到,在接近年線時,市場被一座大山壓住,氣息難以吐納正常,憋悶之際,無法呼出只能下咽,大盤也就自然選擇向下,當然,期間B股暴跌,讓大盤的下行之路走得極其順暢,多頭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本周短短4個交易日,個股如落葉一般滑落,市場慘不忍睹,股指從2702點到2672點,不斷創出年內新低,不斷撥動著投資者早已繃緊的神經。
茶余飯后,很多投資者已經不再談論股票,談論的話題轉向到高考、體壇盛事,關注的重點轉為旱災、洪災以及物價指數。其實,不是投資者不愿關注股票,只是看著手中個股一片綠,心里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壓抑至極,也許,最好的治療方法便是轉移視線,靜待市場轉機出現。
市場現狀股民苦苦煎熬 大盤疲弱重傷公募私募每經記者 劉明濤多數時候,希望與現實總是有差距。
年初,當世人都以為國足能在亞洲杯上有所作為,至少沖進8強,但是國足最終小組未能出線;擁有關注度最高的美國職業籃球比賽,都以為詹姆斯率領的熱火隊能輕松奪冠,如今似乎遇到了重重麻煩,與冠軍漸行漸遠;剛剛結束的法國網球公開賽,在世界各大媒體不看好李娜的情況下,中國金花用汗水和努力換取冠軍,贏得世人尊重。這種現實與預想之間的差別,有時讓人苦惱,有時卻讓人驚喜。回到A股市場,股民苦苦盼望的反彈終究未能等來。
思漲反成“甕中鱉”當看好市場反彈買入個股最終被套時,這種感覺就如同“甕中之鱉”,即便有再大的力氣,也動彈不得。
其實,不光是普通投資者,就連機構資金,如今也是難以把脈行情,盡管選擇降低倉位,但市場仍然將他們困住。
根據好買基金網公布的最新公募私募凈值來看,不少公募的凈值都在1元以下,低迷的市場環境讓這些市場大佬毫無還手之力,而從私募基金凈值來看,表現同樣尷尬,一個月以來有超過20只私募基金跌幅超過10%,而實現漲幅超過5%的私募,還不足5只。
在這一波下跌行情期間,基金、私募也曾憧憬過市場進一步反彈,無奈市場環境過于撲朔迷離,投資者心中有太多憂慮,以至于每每迎來一波小幅反彈,接下來都是無情的暴跌。
期待上攻,結果卻是大跌,大盤就像“扶不起的阿斗”,讓人無奈,持股者只能苦苦煎熬。
兩因素困擾大盤當前,大盤正受到兩大因素的困擾,讓其舉步維艱。
“CPI又創新高!”
今年市場的一大主題詞,便是CPI,它的變化,左右著市場的動向以及股民心態,一有風吹草動,便心中忐忑。
的確,今年重重自然災害,讓CPI很是糾結,不論政府怎樣調控,怎樣收緊流動性,CPI卻一直居高不下,5月份CPI是否見頂,又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中之重。
西域投資周水江認為,5月CPI會繼續高于預期。目前農民收入低,糧價上漲是正常的,豬肉漲價也在情理之中;農民工工資低,繼續上漲也正常;電企虧損,電價上漲也合理,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通脹不可能下來。
此外,6月到底加息還是不加息,也讓投資者忐忑不安,沒有到靴子落地的時刻,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這也正好解釋了當前滬市每日不到千億元低迷的成交金額。
數據分析夢回1664點 四大征兆堪比史上最低迷時期每經記者 劉明濤否和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稱為天地交謂之泰,天地不交謂之否!當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由此來看當下的A股市場,正處于“否”,極為不順,據此判斷,“泰”或將不遠。
如果說黑洞能將萬物吸引,一旦掉進,永遠無法逃脫的話,那么,2650點就像是一個“黑洞”,一次又一次將上行的市場拽回。
進入今年4月中旬,股指又經歷了一場連續下跌,6月10日,股指跌至2672點,再次接近了當初的缺口。與年初一樣,如今市場正經歷新股低迷,交投低迷極其疲軟的態勢。而目前的市場環境,與2008年的1664點也有著極其相似的一面,低市盈率、資金撤離、新股降溫等4大跡象似乎預示著,黎明即將來臨。
1.市盈率接近歷史底部昨日,滬指創近5個月以來的新低,盡管尾盤有驚無險守住2700點,但是隨著藍籌股的下跌,目前A股的市盈率已經跌至14倍左右,接近1664點時的估值,并且,銀行股的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低點。
市場人士表示,2008年滬指跌至1664點,可以說當時所有悲觀預期進行了極端釋放。由于2008年下半年上市公司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業績水平急劇倒退,當時如果按靜態市盈率看,市場估值水平僅有15倍,但實際上按2008年年報計算的估值水平為17倍。目前,A股整體業績逐漸回暖,股價持續下跌,折射出A股估值逐漸理性回歸到2008年水平,A股整體動態市盈率已下降至17倍,幾乎接近1664點水平。
2.新股乏人問津從0.5%到5%,10倍的差距,折射出當前新股已成為 “燙手山芋”,不再成為資金的“香餑餑”。
即便遇見12.9元的低價股,申購資金也顯得相當謹慎,申購中簽率只有0.86%,與新股最火熱時期的平均0.5%的中簽率相距甚遠。
數據顯示,自2011年5月份以來,新股網上發行的中簽率不斷攀升,遠遠超出了此前的平均水平,發行的32只新股中,網上發行的平均中簽率已經達到了7.7%。其中,包括史丹利(002588,收盤價31.07元)等多只新股的網上發行中簽率均超過了10%,而雙星新材(002585,收盤價31.07元)的網上發行中簽率甚至達到了史無前例的65.5%,不難看出,投資者對新股申購的熱情無疑已經跌到了冰點。
這種冰點在今年1月市場最低迷的時候也曾經出現,當時,新股迎來一輪破發潮,其中東富龍(300171,收盤價40.91元)7.16%的中簽率曾讓市場驚訝。
3.基金倉位靠近歷史低位基金倉位高時,需要注意風險,倉位低時,是否預示機會來臨呢?
在市場沒能持續反彈時,基金的情緒也較悲觀,據數據監測,上周基金倉位再度創下階段性新低至71.60%,這一數據已經低于2010年6月底7月初的水平。此外,私募基金5月份倉位亦大幅下移。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日前表示,6月是市場確認底部的一個月,各種利空因素集中來襲,投資者需要耐心等待市場反彈機會,戰勝恐慌心理。
而根據海通證券對基金倉位的測算,1664點附近時,基金的倉位在65%上下。由此可見,目前基金倉位處于歷史中下水平。
4.場內資金加速逃離與市場死氣沉沉的交投相呼應,目前A股市場資金撤離的狀況非常嚴重。
根據申萬研究所對全國各營業部的分層抽樣,截至5月末,滬深二級市場資金為1.39萬億元左右,一級市場為1000億元左右,均比上個月明顯下降。其中,二級市場資金當月資金總量減少達400億元,為近一年來資金流出最為嚴重的月份。
此外,A股市場的個人保證金出現最近12個月以來的首度下降。相關數據顯示,5月初至6月初,A股市場的個人保證金直接流出200億元。
另外,根據銀河證券研究數據顯示,上周證券賬戶保證金余額繼續創出新低,尤其是上周四保證金余額達到了8718.32億元,這一數字與今年春節前后的8692.2億元僅僅一步之遙。根據往年數據,每年春節長假前后的保證金余額往往是全年的最低點,而上周四該數據如此接近這一全年低點,目前市場資金的匱乏程度可見一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