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1 01:34:32
此前,伴隨著一級城市汽車保有量的不斷飽和,二三線城市成為汽車消費的主要陣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消費能力的不斷釋放,支撐起了汽車市場的總體增長。但受到經濟環境和用車環境的影響,今年二三線市場的增長也出現同比下滑。
“眼下,汽車市場已提前進入淡季。”以銷售日產品牌為主的河南威佳集團市場總監程琴表示。
二三線城市銷售低迷“為了年中沖量,車展都搞了好幾次,但沒見到實際效果。”西安玉林汽車市場副總經理鄭益斌坦率地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4月份以來,市場就非常冷清,銷量同比下滑了20%~30%。”據他介紹,去年上半年西安玉林汽車市場的交易量超過1萬輛,今年上半年累計僅銷售7000多輛。
西安玉林汽車市場位于西安市蓮湖區大慶路,是當地較為成熟和集中的汽車銷售和零配件市場,入駐的商戶約有500家。
“玉林微車的銷量占西安汽車市場的六成以上,但是今年這一業務下滑得最為明顯。”鄭益斌說。據他介紹,西安玉林市場主要銷售微型車和中低端家用轎車,消費人群主要是個體商戶,但由于去年年底“下鄉補貼”政策退出,今年的微車消費受到較大影響。
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認同政策因素影響消費的觀點。他表示,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在鼓勵政策刺激下,極容易迅速釋放出購買力,但政策導致的價格變化也會讓他們變得謹慎。
“近幾年二三線城市私家車的保有量在不斷增加,但從車的檔次上看,還是以微型和經濟型車居多。”顏景輝解釋說,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相比,較低的消費結構決定了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對車價變化更敏感。
無獨有偶,以成都為核心的西南部汽車市場同樣低迷。
成都西部汽車城總經理張靜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市場銷量同比下滑超過10%,而且市場份額比不上以前了。”
作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專業化汽車市場之一,成都西部汽車城在微型車和家用轎車銷量上位居當地前列。
據張靜波介紹,去年西部汽車市場的月交易量在4000輛以上,今年的月銷量基本維持在3000輛左右。“目前招商情況也不太理想,廠家和商家沒有什么促銷計劃,都想熬過這個淡季再做打算。”他表示,西部汽車城計劃在8月下旬搞一些促銷,嘗試拉動消費。
市場持續觀望自北京于去年年底出臺汽車限購政策后,深圳、廣州等地相繼傳出將對汽車消費進行限制。由于城市改造等因素,部分二三線城市也出臺了臨時性的限行政策。
“油價上漲,城市限行政策都打擊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張靜波說。
“市場上搞促銷活動的很多,送油票送大禮包,送什么的都有,但買車的人還是寥寥。”鄭益斌無奈地表示,“消費者還是看重政策帶來的優惠,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
一家微車企業的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市場環境不好,我們現在經常四處出差。”據該負責人介紹,該品牌的經銷網絡已滲入縣市四級市場,但是今年銷售仍不容樂觀。
在全國車市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很多經銷商都面臨庫存直線上升的壓力。
“目前銷量不如預期,但從集團層面來看,銷量的絕對值仍在增長。”程琴說,“銷量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有新網絡加入,估計全國的銷售狀況都差不多。但從整個大環境來看,河南的人均汽車保有量仍處于較低水平,因此市場前景仍然看好。”
行業數據顯示,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千人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00輛,但許多二三線城市不足百輛。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曾表示,中國的二三線城市正處于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發展期,經歷了二季度的低點后,下半年汽車市場增速可以增長到10%左右,但是任何不利的汽車政策都極有可能造成“車市熄火”。
車市觀察利潤受損讓企業更受傷祝賀 進入7月,汽車市場將進入傳統淡季,對于今年慘淡的車市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受國家宏觀調控、汽車消費刺激政策退出、日本地震等因素影響,今年我國汽車產銷出現了大幅回落。但是,真正令企業受傷的不是產銷量下滑,而是利潤受損。
早在今年5月,汽車企業就已出現盈利下滑的苗頭。一季度財報統計顯示,我國21家整車上市企業的營業收入總計1775.1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凈利潤總計78.29億元,同比增長14.2%;凈利率由去年一季度的5.1%降至4.41%。
在5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召開的月度信息發布會上,協會負責人稱,“我國汽車行業歷來是銷售額增長幅度高于產量增長幅度,利潤增長幅度高于銷售額增長幅度。但在今年,利潤增速明顯低于銷售額的增速,說明汽車行業的效益在下降。”
他進一步解釋,按照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期望,應該是產銷增速下降的同時效益不斷提高,但現在是增速和效益同時下降,可見汽車行業并沒有達到國務院提出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對于汽車企業來說,今年最大的困難不是銷量,而是效益。
不可否認的是,銷量增速的放緩對汽車企業的成長大有裨益,比如有利于企業加快核心技術的研發,有利于行業進行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甚至有利于加速行業整合的步伐、順應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在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下,汽車產業應順應這一趨勢,改變粗放型的增長。
但是,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10年的高速增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維持在2%~3%。正是汽車工業地位的不斷提升,令汽車企業及主管部門對于這一市場的預期偏于樂觀,各地擴充產能的工程不斷進行。
但是,汽車市場的突然轉冷令人措手不及,部分汽車企業的庫存壓力已經出現。在處理庫存車的過程中,汽車企業和經銷商都要出讓不少的利潤;同時,制造原材料價格的居高不下,汽車行業的毛利率將明顯下滑。可以預見,汽車上市公司的半年報表不會好看。
保持利潤增長是汽車企業得以生存的頭等大事。未來十年,中國汽車工業將經歷由大變強的涅槃重生,但在當下,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讓汽車企業得以生存,才是未來成長壯大的前提條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