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7 01:40:35
一方面是打新頻遭被套,另一方面,不少基金公司又不斷給出新股高的報價,主承銷商與基金公司之間又存在何等“貓膩”?種種疑慮叢生,也就使得在高報價之后悄然離場的基金行為更值得質疑。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基金在詢價階段報價遠高于發行價,卻在決定是否買入時選擇遁形。這樣,就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推高了新股發行價格。這是日前發行的塞輪股份在網下發行數據中展示的細節。今年以來在上證所上市的23只新股中,這種現象時有發生。
一方面是打新頻遭被套,另一方面,不少基金公司又不斷給出新股高的報價,主承銷商與基金公司之間又存在何等“貓膩”?種種疑慮叢生,也就使得在高報價之后悄然離場的基金行為更值得質疑。
6月30日上市交易的塞輪股份(601058,收盤價11.70元)網下發行價為6.88元。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初始詢價階段報價高于發行價的博時、諾安等基金公司,并沒有最終獲配。相反,報價保守的工銀瑞信、中銀和富國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卻紛紛獲配。
基金高調打新 低調離場
塞輪股份的網下發行結果顯示,在初始詢價階段,共有49家詢價對象管理的81個配售對象參與了初步報價。其中包括易方達、長盛、華富和鵬華等21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多數基金公司報價在6元/股上下,相比之下比較保守。
諸多機構中,喊價最高的中金公司管理的全國社保基金四一零組合,報價9元/股。博時第三產業成長和諾安平衡,分別報價7元/股和8元/股,幾乎是參與初始報價中最 “激進”的基金公司。
按照上證所新股發行規定,初始報價只要高出發行價格區間下限,即可作為“提供有效報價的詢價對象”,從而進入認購階段,繳齊申購款,并再度提交申購數量及申購價格。
初始報價結束后,最終發行價格區間鎖定在6元/股~6.88元/股,博時和諾安2家基金公司產品提供了有效報價,并且及時繳納了申購款項。
令人意外的是,發行結果顯示,兩只基金均因為在提交申購價格時,低于最終確定的發行價6.88元/股,從而未能獲配股份。
看來,博時和諾安基金在初始詢價階段給出激進報價最終并沒有“兌現”,而是在申購時從激進派突然轉變成保守派。
除此之外,在初始詢價階段給出最高報價9元/股的全國社保四一零組合,也在隨后的認購階段悄然離場。
北京某券商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從機構申購的熱情來看,最終發行價確定為6.88元/股似乎水到渠成,博時、諾安等基金公司不可能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前后報價不一很有可能是進入申購階段后,通過申購價格故意低于發行價格從而退出。
“保守派”被迫接招
與博時、諾安等基金公司情況恰恰相反,在初始詢價階段給出報價較為保守的富國、工銀和中銀等3家基金公司旗下9只基金,卻意外全部出現在塞輪股份網下發行獲配單中。
數據顯示,工銀瑞信旗下增強收益、信用添利和工銀瑞信雙利,以及中銀旗下中國精選、穩健增利和穩健雙利等6只基金,初始詢價階段給出的報價均是6元/股,恰好進入發行區間底線,進入申購階段。富國天成、富國天豐和富國匯利等基金給出的報價也要低于最終6.88元/股的發行價。
按照上證所相關流程,工銀瑞信、富國和中銀旗下基金,在申購階段均將申購價格提高到了發行區間6元/股~6.88元/股的上限——6.88元/股。
同時,工銀瑞信在將申購價格從6元/股提高到6.88元/股的同時,申購數量也從900萬股增加到1800萬股;富國則反其道而行之,在提高申購價格的同時,3只基金的申購數量由2080萬股縮減到800萬股。
富國基金的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在打新股過程中提高報價,是“按照上證所的操作流程”進行。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按照一些基金公司的規定,基金經理最多只能報研究員給出的估值價格區間上限。如果必須提高申購價格,則會在申購數量上做出一些調整。
“按照慣例,如果基金公司希望獲配相應的新股,如果申購機構較多,較為理智的是在申購階段給出發行價格區間的上限。這也就可以解釋工銀瑞信、中銀和富國等基金公司的這種操作。”上述券商人士介紹。
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在有效詢價機構數量上有所規定,在制定價格區間時,主承銷商不得不考慮到初步詢價情況。“初步詢價階段給出的報價高,可以拉高新股的發行價格區間,但給報價較為保守的機構帶來較大的壓力。”
基金或充當“幫忙機構”
在其他基金高價打新后 “放空炮”的案例中,東材科技(601208,收盤價23.47元)的網下發行中,初始詢價后發行區間制定為18元/股~20元/股,而初始報價達到21元/股的鵬華豐潤、鵬華信用增利和鵬華豐收債等三只基金,以及報價20元/股的中海穩健收益等,均因為申購價格低于20元/股的發行價,而導致最終未能獲配。
統計數據顯示,最終獲配的16只基金中,有7只在詢價階段給出的報價只有18元/股。
而在5月30日上市的九牧王(601566,收盤價21.09元)網下發行過程中,最終獲配的15家基金中,僅中海旗下一只基金在詢價階段報價高于發行價22元/股。
北京某基金經理透露,“如果初始詢價給得太低,個別主承銷商會主動游說部分機構投資者提高報價,以保證在提高價格區間的同時,將‘提供有效報價的詢價對象’做的好看一些。如果要獲得配股,其他報價保守的機構不得不在主承銷商制定的價格區間內進行‘頂格’報價。”
“如果申購價格不是主承銷商制定價格區間的最大值,則很難獲配。”上述人士指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即使在今年上半年的弱市情況下,23只上證所上市的次新股中,最終發行價為價格區間上限的有16只,占到大多數。
據深圳某資深基金人士透露,由于基金公司和券商之間涉及到基金分倉、機構研究報告、席位和交易費等多種聯系,所以很難排除基金幫忙叫高發行價,幫助相關券商做好承銷業務的動機。
上述人士指出,雖然在第一輪詢價時,買方機構可以通過壓低報價從而影響發行價格區間的制定,不過主承銷商只要找幾家幫忙資金造勢即可拉高;價格區間制定后,詢價機構只有報高價才能獲得配售,而參與造勢的幫忙資金如果不想獲配只需要降低申購價格,就可以安全平穩的離場。
上述受訪基金經理建議,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應該適當控制網下中簽率。例如監管機構將網下中簽率強制規定在一個區間之內;禁止承銷商在詢價截止前看到實時報價,以防止對詢價對象進行干擾。
詢價解讀
詢價階段很“關鍵”主承銷商提前“溝通”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一些基金的“激進”報價導致主承銷商可以順理成章的抬高發行區間,在新股申購階段,這些高報價機構一旦轉身離開,則增加了其它機構的打新成本。
由于申購階段的報價將確定新股價格區間,所以這段時間的報價非常“關鍵”。據業內人士透露,不少主承銷商會在詢價階段不斷組織“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推介活動,甚至通過電話暗示新股發行的大致價格區間。
以日前上市的藍科高新(601798,收盤價14.85元)為例,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報價13元/股,這也是獲配機構中唯一報價超過12元/股的基金。同期,南方基金報價則低至5.6元/股,東方基金報價8元/股,因為低于制定的發行區間10元/股~11元/股,均被排除在獲配之外。
巧合的是,幾乎所有報價在10元/股到11元/股的基金,均在申購報價中,將報價提高至11元/股,從而獲得配股;相反,華夏債券雖然實施階梯報價,而且最高報價10.5元/股,尚在有效詢價范圍之內,不過依然在第二輪詢價中報價低于11元/股發行價放棄配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即使是長江證券、招商證券等券商旗下自營賬戶或理財產品,給予藍光高科的報價也不過7元~8元/股,與同行主承銷商給出的11.11元~15.90元/股的估值區間依然相差很遠。
北京某基金研究員指出,南方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報價相差1.6倍之多,不單單反映出的是基金公司研究員給出的估值水平差距,“也可能有主承銷私下溝通的功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