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

每經網首頁 > 房產 > 正文

舟山群島新區成為我國第四個國家級新區

新華網 2011-07-07 13:01:13

  新華網杭州7月7日電(記者柴驥程 張遙)舟山,我國唯一以群島建制的地級市,在陸域經濟年代,它只是以擁有“海天佛國”普陀山和舟山漁場而聞名。7日,浙江省省長呂祖善在北京宣布國務院批準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為我國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和重慶兩江后又一個國家級新區,也是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舟山群島,這顆久養深閨的“東海明珠”頓時散發出奪目的光芒。

  從這一國家戰略的高度重新審視舟山群島,我們發現,地處我國南北海運和長江水運的“T”型交匯要沖的舟山群島,猶如“長江之箭”伸向海洋的箭鏃,又與東北亞及西太平洋主要港口形成等距離扇形輻射,成為我國藍色國土的重要“坐標點”。呂祖善說,設立舟山群島新區是國家實施海洋發展戰略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浙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重大歷史機遇。

  舟山群島是我國深耕海洋的戰略“基點”

  舟山群島共有大小島嶼1390個,島嶼數量占全國的25.7%,并以多層島鏈的形態向外擴散,逐步深入到西太平洋。

  此外,途經我國的7條主要國際海運航線有6條經過舟山,此外舟山海域還有可供15萬噸級船舶進出的航道13條,可供30萬噸級船舶進出的航道3條,是包括上海港、寧波港在內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樞紐。以舟山為“基點”,與亞洲的主要航運中心釜山、長崎、高雄、香港、新加坡等構成500海里等距離的扇形海運網絡。

  有專家分析認為,“西北太平洋地區”將在21世紀影響甚至主導全球發展方向,該區域中包含的主要海洋國家和地區形成一個接近規則的五邊形,而舟山恰好處于這個五邊形區域的核心位置。

  浙江海洋學院教授黃建鋼認為,這個五邊形是東北亞通往太平洋從而走向世界的“咽喉要道”。中國工程院所作的《浙江沿海及海島綜合開發戰略研究》認為舟山群島是“我國開拓走出大陸通道、開發西太平洋資源的戰略前進基地”。

  舟山市委書記梁黎明說,基于舟山群島獨特的戰略地位和資源稟賦,“舟山群島新區”在今年2月和3月分別被列入國務院批復的《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點規劃》和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新區申報建設得到中央和各有關部委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

  依托“國際物流島”建設國家戰略物資儲運基地

  據浙江省常務副省長陳敏爾介紹,根據國務院的批復精神,舟山群島新區的立足五項發展目標,逐步建成我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海洋海島綜合保護開發示范區、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陸海統籌發展先行區。

  許多專家認為,世界知名島嶼發展都確定一種核心功能,舟山群島真正體現全球一流水準,最具國家戰略意義、最具稀缺價值的,還是舟山優越的港口資源、水水中轉、水陸中轉優勢和以島嶼為基地的戰略資源儲備條件。梁黎明認為,根據我國海洋戰略優先發展順序,舟山可以先行建設“國際物流島”,作為我國戰略物資儲備、配送、交易基地以及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

  “舟山是我國唯一的外海深水島群。”舟山市市長周國輝說,舟山港域適宜開發建港的深水岸段有54處,總長約297公里,接近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水深15米以上岸線198公里,水深20米以上岸線107公里,舟山港域港口資源可建碼頭泊位年吞吐量超過10億噸。

  周國輝告訴記者,舟山群島目前已經建成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全國最大商業原油儲運基地和礦砂中轉基地、浙江省最大的煤炭中轉基地。舟山港域去年完成油品吞吐量4500萬噸,礦砂7500多萬噸,煤炭2115萬噸,糧食539萬噸。同時舟山的油品倉儲能力也已達到1150萬立方米,中轉吞吐能力接近6600多萬噸,預計“十二五”內新增倉儲能力1900萬立方米,吞吐能力將達到1.2億噸,成為全國油品倉儲和中轉吞吐能力最大的港口區域。金屬礦石年吞吐能力也將在目前約7500萬噸基礎上增至1.4億噸。

  目前,舟山開始對位于舟山海域內諸多符合儲運條件島嶼進行了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大型油品、礦石、糧油和液化天然氣等戰略物資的儲運基地,提供儲運和貿易能力。周國輝表示,10年后舟山的資源性產品儲運能力可達到4-4.5億噸,建成全國重要的油品、鐵礦砂、煤炭、化工品、糧食、集裝箱中轉貿易加工六大基地,為解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撐。

  新區作“樣本”探索海洋開發保護新模式

  陳敏爾認為,未來10到20年,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挑戰。在舟山群島進行海洋海島開發并舉的綜合性的“先行先試”,有助于探索一條兼顧海洋開發與保護、海洋科技創新、陸海統籌和諧發展的道路,為我國今后建設各類海洋綜合開發基地積累經驗。

  許多專家認為,中國低層次的開發已經過度,沿海各省份尚未對海岸線及近海進行全面保護。陳敏爾說,浙江是全國海洋保護區數量和面積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國出臺海洋環境保護法規、規章和規劃最多的省份之一,“開發舟山群島新區,有可能在統籌布局、協調發展的前提下,在一個相對獨立且完備的海洋環境里探索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金翔龍表示,目前我國海島開發逐步常態化,但相關科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舟山群島已經開始實施的一系列綜合開發試驗將有望解決這一燃眉之急,并促進試驗成果就地轉換。

  據介紹,由浙江大學與舟山市政府共建的國內首個“海洋科技島”正在舟山摘箬山島興建,建設內容包括海洋科教實試基地、海上技術公共試驗場、海洋科技示范與成果轉化基地等,2013年初步建成后,將向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開放并提供相關的試驗技術支撐服務。

  “浙江的發展靠的是不斷突破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同樣需要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創新創業、敢為人先的浙江精神,凝聚改革共識,匯聚改革力量。”陳敏爾說,浙江正加大對新區改革政策和關鍵問題的研究,初步設想在創新海島開發保護體制、海洋開放體制、海洋開發投融資體制、用海用地管理體制、海洋綜合管理體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

責編 楊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