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7 08:07:22
揭秘長虹權證的交易邏輯
如今長虹已經擺開了架勢,釋放業績也有了動力,那么對權證和正股,投資者應該怎樣去把握?
資料顯示,長虹CWB1最早源自2009年7月的300萬手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按照1手分離交易可轉債分拆為1手公司債券和191份認購權證的比例,將300萬手分離交易可轉債最終變成了300萬手公司債券和5.73億份認購權證,當時定下的行權價格為5.23元/股,行權比例為1:1,存續期為2009年8月19日~2011年8月18日。后來又因2010年6月和2011年6月實施了兩次轉增股本,最終將行權價調整為目前的2.79元/股,行權比例為1:1.87。權證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為2011年8月11日,其后的5個交易日為行權期,在8月18日完成行權。
北京一位在去年跟蹤過江銅權證的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權證在最后的交易日大部分都有“末日輪”的現象,權證價格往往在之前被推高出現溢價后,最后幾個交易日中實現價值回歸出現暴跌,由于可怕的杠桿效應導致風險非常大,“要做的話也是做短線”。
按照他的說法,很多新進買入權證的投資者,都是沖著權證杠桿效應而去,希望在權證市場賺取暴利,只要持有者的“權證價格>(正股-行權價)1.87”,投資者就都會選擇在權證市場施行套現(不計傭金,下同)。
假設以7月15日長虹CWB1收盤價為計算基數來計算行權成本:
長虹CWB1收盤價2.669元/1.87+行權價格2.79元=4.22元
行權成本4.22元遠遠超過了正股價格(3.68元),只有在正股價格大于4.22元,新買入權證的投資者行權才有利可圖。
如果以周五四川長虹正股股價為計算基數來計算權證價格:
(正股價3.68元-行權價2.79元)1.87=1.66元
權證價需要低于1.66元,投資者才會選擇行權。
當然,如果進入行權期還持有權證的,理論上只要正股價>行權價2.79元,也會選擇去行權,畢竟權證終歸為廢紙,只要能在二級市場中有套現空間,行權都是值得的。當然也有可能出現行權后大家都搶著去套現而產生的拋壓導致正股價跌破行權價的情況,這就需要正股股價的堅挺做后盾了。
不管怎樣,拉開正股價和行權價之間的價差,勢必都會加大行權成功的概率。對于非激進的投機者來說,選擇正股或許更加有把穩。不過上述分析師仍然不失提醒:“行權成功畢竟少數,很多公司也是想做高正股價,比如之前的武鋼權證就是,股價做起來后又暴跌,行權最終還是失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