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尹中立:市場為什么拋棄銀行股

2011-08-31 01:46:53

尹中立(社科院金融專家)

    眼下,銀行股估值很低,有些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5倍,平均市盈率也不到10倍,而市凈率平均只有1.4倍。銀行股如此廉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銀行盈利水平大幅度增長,今年上半年平均盈利增長超過三成;其二是股價的節節走低,自4月底以來,銀行股平均下跌了20%,最大跌幅達25%,而同期上證指數或滬深300指數的平均跌幅只有銀行股的一半。

    為什么銀行業績大幅度增長而股票卻遭到拋售?筆者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剖析這個問題:

市場擔心融資平臺出壞賬

    一是投資者對銀行信貸資產不良率的擔憂。從上半年的報表看,多數銀行同時實現了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的“雙降”。但靚麗業績背后,多數上市銀行逾期貸款額出現“抬頭”,其中,建行逾期貸款較年初增長約10.09%;中行較年初增10.13%;交通銀行增幅為約11%;利潤增長較快的民生、深發展逾期貸款額增幅分別達到25%和16%;浦發、光大增幅則達到22%和18%。值得注意的是,銀行逾期貸款中相當大一部分為新近出現,數據顯示,建行、中行3個月內逾期貸款額分別較年初增長40.6%和36.1%;股份制銀行中,光大、民生、深發展3個月以內逾期貸款占比也分別達到61%、54%和54%。如果說幾個月前投資者對逾期貸款普遍上升的擔憂還是推測的話,那么,現在該擔憂正在變成現實。

    中報披露的逾期貸款只是冰山一角,市場最擔心的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究竟會有多少會出現壞賬。從各家銀行公布的數據看,工行對各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余額超過9340億元;農行為5301億元;中行為5315億元;建行為5800億元;交行為3083億元。五大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總計達到2.87萬億元。從實際情況看,多數地方政府的融資還款來源寄希望于土地出讓收入。而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今年土地市場十分不景氣,截至目前,土地出讓面積只完成今年年度計劃的三成,土地流標的數量卻大大增加  (比去年增加2倍)。土地出讓收入減少,而還款的時間越來越緊迫,這將考驗銀行家的智慧,也將考驗地方政府官員的能力。對于股市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不確定性,選擇回避才是最安全的策略。

流動性不改  銀行股還走低

    二是市場流動性的減少。因為物價的快速上漲,今年上半年人民銀行采取了提高存準率、提高利率、信貸規??刂频仁侄慰刂剖袌龅牧鲃有?,使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出現明顯下滑,由2009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于是,市場流動性明顯緊張,民間借貸利率已經超過20%,資金價格的飆升必然導致估值水平的快速下降。因此,當我們在看到估值水平接近歷史底部時,不要忽視資金價格也在創歷史新高的事實。

    在市場缺乏流動性支持的情況下,受影響最大首先是大盤藍籌股,尤其是銀行股。按行業來劃分的話,銀行股的流通市值占比在股市里居第一位,銀行板塊的股票數量占總市場的42%,總市值占比達30%,流通市值占市場總流通市值比例的15%以上。單只銀行股票的流通市值都比較大,“塊頭”最小的光大銀行的流通市值也在100億元以上。因此,炒作銀行股需要大量的資金,在市場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銀行股必然遭到拋棄。只要市場流動性沒有出現改善,以銀行為代表的藍籌股價格還將不斷走低。

    目前資金緊張的原因,是過去兩三年政府投資規模過大占用了太多信貸資源。在正常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的50%是靠融資的,去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27萬億元,融資規模約為14萬億元,今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至少比2010年多20%,因此,總規模應該在32.5萬億元左右,需要配套的融資規模是16萬億元左右。如果將融資規模控制在去年的14萬億元,資金自然緊張。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銀行首先要滿足國有企業及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民營企業的貸款就被壓縮。

    如果不壓縮,中國每年增加十幾萬億元的貨幣投放,物價穩定將是很大的問題。7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下半年“穩定物價是第一位的工作”。顯然,資金緊張的問題在下半年還不會緩解。

    近日,在市場期盼貨幣政策放松的“緊要關頭”,貨幣當局又傳出了“緊”的聲音,人民銀行又開始將商業銀行的保證金列入存款準備金的基數。假設按照21%的平均比例計算,商業銀行體系累計需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在9000億元左右。這幾乎相當于在原有基數上,上調2~3次存款準備金的效果。

    上述分析說明“適度從緊”將是未來一段時期貨幣政策的主要基調,銀行股依然不會有機會。

“主力部隊”缺乏“彈藥”

    三是主力機構不斷“減員”,缺少戰斗力。從投資者結構看,投資藍籌股的主要是以基金為主的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及散戶投資者對藍籌股沒有興趣(除非藍籌股形成了明顯上升的趨勢)。因此,基金規模擴張的快慢就決定了藍籌股股價上漲的速度。2008年以后,基金的總規模一直沒有擺脫凈減少的悲慘命運,即使2009年基金業績大增的情況下,基金規模也是縮水的。藍籌股的主力買家不斷縮水,藍籌股股價當然只有不斷下跌了。假如出現2007年的情形,基金投資者瘋狂買基金,則藍籌股將有大牛市行情了。

    今年80%股票型基金出現虧損,虧損總額達1200多億元。與此對應的是投資者對證券投資基金的信任度越來越低,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市場一直處于亢奮狀態,但基民對此卻不買賬。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今年以來總共成立新基金152只,而去年全年總共成立新基金154只。由此,今年前8個月所誕生新基金數目已與去年全年水平持平。而年內成立的新基金平均單只募集規模僅為13.42億元,這不僅低于去年的21.30億元和2009年的31.89億元,而且還低于2008年大熊市創出的單只基金首發18.2億元的最慘銷售業績。

    因為主力部隊缺乏充足的彈藥,無法展開大規模的陣地戰。這就是當前股市的真實寫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