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即將出爐 尋寶先導產業

2011-09-04 23:56:15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確定于9月6日正式出臺,包括新能源材料、功能膜材料、碳纖維材料、復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將會在“十二五”期間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每經記者  許金民  張小康

 

    石墨烯、鋰電池隔膜、稀土永磁、聚酰亞胺、生物降解材料……一個個曾在資本市場掀起波瀾的名詞,其實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稱——新材料。

    2010年9月,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新材料作為先導產業之一將被重點培育,加快推進。為此,由工信部原料工業司等部門組織開展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便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確定于9月6日正式出臺,包括新能源材料、功能膜材料、碳纖維材料、復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將會在“十二五”期間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與此相關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每日經濟新聞》今日將為投資者簡要解析。

規劃下周出爐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始于去年,一度傳出將于今年6月正式推出。5月,A股市場上不少涉足新材料領域的上市公司股票已躍躍欲試,只等著發令槍響,可惜最終落空。

    8月10日,工信部在北京組織召開《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專家論證會,專家組認為,規劃已具備報批條件,建議對部分內容和重點新材料產品目錄進一步修改完善后盡快發布實施,這無疑標志著文件出臺的時間已經臨近。

    9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確定將于9月6日在第一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發布;9月7日,組織開展編制工作的領導和專家將舉辦政策解讀會,對外詳細解讀這份關于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據悉,對于新材料產業“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方向,文件提出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推進碳纖維、半導體材料、高溫合金材料、超導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納米材料等研發及產業化。發展目標則是到2015年突破一批國家建設亟須、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關鍵新材料的自給率提高到70%。

    國家將對重點支持的項目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并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有政策的強力支持,毫無疑問,涉足這些領域的上市公司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新材料都有哪些?

 

    擺在非材料行業從業人員面前的一個難題是,什么是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的居學成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功能材料是指表現出力學性能以外的電、磁、光、生物、化學等特殊性質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包括電子信息、能源、納米、生物醫用、高溫超導、金剛石薄膜等材料。其中,最被外界熟知的有磁性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太陽能電池材料等。

    結構材料指以力學性能為主的工程材料,以某種形式的結構框架獲得其外形、大小和強度。鋼鐵、有色金屬等傳統材料都屬于此類。高性能結構材料一般指具有更高的強度、硬度、塑性、韌性等力學性能,并適應特殊環境要求的結構材料,例如高溫合金、新型鋁合金和鎂合金、高溫結構陶瓷材料和高分子合金等。

    高性能纖維比較好理解,深圳惠程(002168,收盤價15.85元)正在投資的聚酰亞胺纖維、中鋼吉炭(000928,收盤價12.10元)即將投產的碳纖維都屬于此類。

    復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多種性質不同的材料通過物理和化學復合,組成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態結構的材料。如博云新材(002297,收盤價16.95元)從事的碳/碳復合材料(C/C),便是碳纖維增強碳基復合材料,由碳纖維和基體碳兩部分組成。

/行業細分/

 

五類新材料  最受益公司是誰

 

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包括太陽能、核能、風能等一次能源以及二次能源中的氫能等。新能源材料則是指實現新能源的轉化和利用所要用到的關鍵材料,如以鈷酸鋰正極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以硅半導體材料為代表的太陽能電池材料等。

    投資者應該非常熟悉鋰離子電池,它由正電極、負電極、隔膜和電解液四部分組成,因為正電極、隔膜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最大,所以二者成本和毛利率也相對較高。正極材料約占鋰電池制造成本的40%,毛利率超過30%;隔膜約占成本的20%,毛利率超過50%。

    A股市場上,目前投身于正極材料的企業有杉杉股份  (600884,收盤價16.16元)、中國寶安(000009,收盤價18.67元)、橫店東磁(002056,收盤價26.60元)、當升科技(300073,收盤價13.79元)、拓邦股份(002139,收盤價17.89元)、六國化工(600470,收盤價9.32元)、澄星股份  (600078,收盤價12.83元)等。

    我國在鋰電池隔膜的研究與開發方面起步較晚,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目前滬深兩市僅有佛塑科技(000973,收盤價12.69元)量產,正在投資的則有南洋科技(002389,收盤價27.32元)、大東南(002263,收盤價10.55元)、滄州明珠(002108,收盤價9.21元)、中材科技(002080,收盤價13.96元)以及云天化(600096,收盤價23.69元)等。

    與正極材料相比,負極材料占鋰電池成本比重較低,幾乎全部實現產業化。其中電解液生產技術難度比較高,目前僅新宙邦(300037,收盤價40.75元)、天津金牛等少數廠家有供應。

稀土功能材料

 

    稀土被譽為21世紀新材料的“寵兒”,由于具有特殊的光、電、磁和催化性能,已在國民經濟和現代科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稀土功能材料主要包括稀土發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儲氫材料、稀土催化劑材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超導材料、稀土原子能材料等,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分為釤鈷永磁體和釹鐵硼系永磁體。由于稀土金屬占其成本比例達70%~80%,釹鐵硼永磁材料價格約為鐵氧體永磁材料價格的20~30倍。

    目前兩市生產永磁材料的上市公司主要為中科三環  (000970,收盤價26.64元)、寧波韻升(600366,收盤價20.46元)和銀河磁體(300127,收盤價22.23元)。

碳纖維材料

 

    碳纖維作為高性能纖維的一種,具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具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抗腐蝕性強、韌性大、電磁性能好、電阻率高,主要用于體育器材、航空航天、風力發電、汽車、醫療器械等領域,應用較普遍的是聚丙烯腈碳纖維和瀝青碳纖維。

    2010年全球碳纖維總用量約為3.1萬噸,同比增長15%,行業人士預計今后將每年增長15%~20%。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數企業掌握了碳纖維生產的核心技術,我國進口依賴率超過80%,但也預示著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其中,中鋼吉炭最受關注,改性塑料龍頭金發科技也有200噸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纖維項目,但進度比較慢。

功能膜材料

 

    功能膜包括鋰電池隔膜、光學薄膜、光伏薄膜、水處理滲透膜、高阻隔包裝膜等,種類很多,目前是塑料制品中發展最快的。

    光學薄膜是指附著在光學器件表面的厚度薄而均勻的介質膜層,以目前主流的液晶面板為例,產品中包括防反射膜、偏光片、廣視角膜、棱鏡片、擴散膜、反射膜等,大多是聚酯薄膜(BOPET)。

    由于對原料質量、設備、加工環境要求極苛刻,棱鏡片和偏光片中的PVA膜(聚乙烯醇薄膜)、TAC膜(三醋酸纖維素薄膜),國內尚未實現產業化,深紡織A(000045,收盤價9.56元)和佛塑科技正在試圖攻關;擴散膜技術門檻稍低,康得新(002450,收盤價27.73元)已準備進入。

    光伏薄膜主要包括背膜和Eva膠膜,背膜由含氟膜、聚酯薄膜構成,含氟膜我國尚不能產業化;Eva膠膜技術門檻較低,鑫富藥業(002019,收盤價15.20元)、紅寶麗(002165,收盤價16.08元)正在研發。

    聚酯薄膜成熟度相對略高,國內東材科技(601208,收盤價27.02元)、常州裕興的產品已經通過下游國外大客戶認證,大東南、南洋科技等都準備進入。

    至于水處理滲透膜方面,時代沃頓是國內最大的復合反滲透膜專業化生產企業,南方匯通(000920,收盤價9.56元)持有時代沃頓42%的股權。碧水源是國內MBR(膜生物反應器)領域的領先者,占據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

復合材料

 

    復合材料按用途主要可分為結構復合材料和功能復合材料兩大類。結構材料通常按基體的不同分為聚合物基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碳基復合材料和水泥基復合材料等,碳/碳復合材料(C/C)就是其中一種。

    在樹脂基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以及陶瓷基復合材料等四大類復合材料中的研究與應用水平僅次于樹脂基復合材料,已經全面走向工程應用階段,上市公司有博云新材(002297,收盤價16.95元)投身于此行業。鑫科材料(600255,收盤價9.89元)則是金屬基復合材料的代表。

/重點個股/

 

當升科技(300073):正極材料后起之秀

 

    公司2004年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現有4400噸年產能,主要是鈷酸鋰、錳酸鋰制品,主要客戶為“諾基亞”等傳統手機廠家。公司在江蘇海門投資了3900噸/年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截至2011年6月30日,累計投入金額1776.83萬元,投資進度10.33%,預計2012年3月1日可達產。

杉杉股份(600884):負極材料產能較大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綜合材料供應商之一,擁有較完整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產品體系,覆蓋鋰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電解液。旗下上海杉杉、郴州杉杉主要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和銷售,上海杉杉目前產能6000噸/年,郴州杉杉產能為7200噸/年。

佛塑科技(000973):加碼投資鋰電隔膜

 

    公司與比亞迪共同設立的金輝高科已擁有6500萬平方米/年鋰電池隔膜產能。今年3月,公司公告將投資1.27億元建設鋰離子電池隔膜三期項目,項目建設期為18個月,項目建成后,預計可新增鋰離子電池隔膜4500萬平方米/年。

寧波韻升(600366):第二大釹鐵硼生產商

 

    釹鐵硼是公司核心業務和主要利潤來源,總產能5500噸/年,是國內第二大生產商。今年上半年釹鐵硼產品實現收入8.84億元,同比增長88.27%。

    相比于第一大釹鐵硼生產商中科三環,寧波韻升近三年來銣鐵硼占比都在50%左右;而中科三環產品相對單一,風險相對較大。

中鋼吉炭(000928):碳纖維最受關注

 

    公司在江城投資的碳纖維項目于2008年開建,一期500噸/年的生產線建設于今年8月投產,二期1500噸/年的生產線建設將于2012年年底投產,屆時江城碳纖維公司年產能將達到2000噸,成為國內重要碳纖維生產基地。公司目前擁有江城碳纖維公司30%股權。

博云新材(002297):碳/碳復合材料先鋒

 

    公司是我國先進復合材料領域龍頭企業,主營產品包括飛機剎車副、航天用碳/碳復合材料、環保型高性能汽車剎車材料和高性能模具材料。其中,今年上半年航天用碳/碳復合材料等(產品)營業收入2842.67萬,毛利率高達46.62%,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0.07%。目前,公司的航空飛機剎車副產能達到2000副,碳/碳復合材料產能達到2萬噸/年。

金發科技(600143):改性塑料龍頭

 

    公司在生物降解材料、耐高溫尼龍、聚醚醚酮等特種工程塑料、木塑復合材料等新材料領域都在積極拓展,珠海3萬噸可降解塑料項目開始量產,前景廣闊,將成為率先放量的新材料。

碧水源(300070):污水處理專家

 

    公司是中國MBR技術大規模工程應用的開拓者,承擔建設了國內第一個大規模MBR工程“北京密云再生水工程”(4.5萬噸/日)和世界已建成運行的超大規模的MBR工程“引溫濟潮奧運配套工程”(10萬噸/日)等,是目前國內城市污水處理領域MBR技術實力與綜合經營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在大型MBR項目建設方面已躋身國際先進企業行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